词典是按一定的次序编列语词,分别加以解释的工具书。信息论兴起以后,词典的概念有所扩大。凡是学科就有信息,有信息就有必要编出词典以便检索,于是词典就和知识的储存和编排同义了。和“词典”同属词典学的有“难词汇”、“词汇”、“名著或名家用词索引”、“分类词汇”;中国古时有“字源”、“字通”、“字鉴”等书名,而“字书”是通称。
据古希腊记载,公元前 2世纪已有字书家35人,不过他们的书没有传下来。中古世纪所出拉丁文词典多为解释《圣经》和古典作品之用,语词释义不足。1612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学士院编出《词集》,释义用文史引语,是第一部欧洲民族语词典(图1)。1694年法兰西学士院出版《法语词典》。1726~1739年西班牙学士院编出 6卷本《西班牙标准语词典》。第一部大型英语词典出版于1755年,编者S.约翰逊,收 43500词,文史引语118000条。近代西方最大的词典是《牛津英语词典》,倡议于1857年,1928年成书,共12卷,又补编一卷。这部词典收1150年以后曾见于英语文献的414000词,每词有引语为证,按年代列明词的意义和形态的演变,共1827000条。此书出版后,成为英语民族的骄傲,各国也相继仿效,编出同样规模的词典。
中国古代的字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8世纪的《史籀篇》,现存最古的是史游的《急就篇》(公元前 1世纪),是一种儿童识字课本。按意义编排的《尔雅》大约成书于公元前 3世纪,是解释字义和分类编排事物名称的字书。扬雄的《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成书于公元1世纪初。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它将汉字分为 540部,并按“六书”说明文字。中国从汉代以后,词典学即分为①没有注解的分类识字课本,②有注解,按意义编排的分类字典,③按部首编排并解释字的形、声、义字典,④按意义排列的方言字汇。清代官修的《康熙字典》成书于1716年,收47021字。按部首编排近几十年出版的词典,通行最广的是《辞源》和《辞海》。此外,《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从1986年起陆续出版。
词典惯常分历时性的和共时性的,规定性的和描写性的,语文性的和百科性的,通用的和专科性的等类。但在信息时代,词典数量很多,有必要采取更为概括的分类法。新的分类法把一切词典分为两类,一是语文词典,二是专科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