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信纳

拼音:xìn nà

注音:ㄒㄧㄣˋ ㄣ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相信和采纳。《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魴 远在边隅,江汜分絶,恩泽教化,未蒙抚及,而於山谷之间,遥陈所怀,惧以大义,未见信纳。”《晋书·裴秀传》:“顷之,为廷尉正,歷 文帝 安东及卫将军司马,军国之政,多见信纳。”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或异略嘉谋,为上信纳者,自有特恩改迁,非磨勘之可滞也。”

基本含义
相信并接纳他人的意见、建议或批评。
详细解释
信纳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分别是“信”和“纳”。其中,“信”表示相信,相信他人的意见或建议;“纳”表示接纳,接受他人的批评或指导。信纳表示一个人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并且能够接受他人的批评或指导,不固执己见。
使用场景
信纳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开明的思维,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建议。在工作场合中,如果一个人能够信纳他人的意见,他会更容易与他人合作,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在日常生活中,信纳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从他人的指导中不断学习进步。
故事起源
关于信纳这个成语的起源,目前没有特定的故事或典故可考。这个成语是根据汉语词汇的含义和用法而形成的。
成语结构
信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信”和动词“纳”组成。
例句
1. 他是一个很能信纳他人意见的领导者。2. 她总是能够信纳他人的批评,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3. 在团队合作中,信纳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能够帮助团队更好地发展。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信纳”与“相信”和“接纳”两个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通过构造例句来巩固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信纳相关的成语,如“信口开河”、“信誓旦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信纳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进步。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信纳同学们的建议,帮助班级变得更好。3. 高中生:在学习中,我们要信纳老师的批评,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信纳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能够促进团队的发展。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信纳同事的意见,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