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极地气候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极地气候 终年寒冷。分两种类型: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苔原植物可以生长,叫“苔原气候”;最热月气温在0°以下,冰雪终年不化的,叫“冰原气候”。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常冬无夏,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等植物。

详细解释


 简介

地球南、北极地区终年寒冷的气候。其范围因气候分类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天文分类法以南极圈(南纬66°33′~90°)和北极圈(北纬66°33′~90°)内的气候为极地气候;气团分类法以北极锋至北极和南极锋至南极范围的气候为极地气候;气候要素和自然景观分类法则以最暖月平均气温小于10℃,树木不能生长的高纬度地区的气候为极地气候。

南极洲和北冰洋以及环绕它们的洋面和陆地的寒冷气候。在北半球可以把树木生长的北界作为极地气候的南界。在北半球大部极地气候区为大陆环绕的永冻水域。冬半年在极夜无太阳辐射。夏半年极昼期间终日太阳不落,但冰雪反射率强。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尚不足以融化冰雪,故夏温仍低。只有大陆边缘部分的夏季气温可达0~10℃间,可生长苔藓之类的低等植物,故称苔原气候。其他极区均为低于0℃的永冻气候。南极洲大陆为冰雪覆盖,是全球最冷地区。在沿海和南极圈附近,年平均温度约为-10℃,内陆地区低达-50~-60℃。在东方站曾观测到-88.3℃(1960年3月24日)的低温。全大陆年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剧减,平均约为120毫米。在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达到15~20米/秒。

特点

极地气候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辐射差额全年为负值。在任何季节,下垫面均比空气冷,因而形成稳定的北极气团和南极气团。

②有极昼和极夜,最长各占半年。极昼时间虽长,但因太阳高度角小,光照微弱,雪面反射强,故气温低。

③蒸发小,产生降水的水汽是外来的。降水以雪的形式,量少而温度低,难融化,长年积累,形成很厚的大陆冰盖。

④风大雪干,能见度差,极昼时期沿岸地带多雾。

分布

终年冰封的极地地区,气侯寒冷,降水极少,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原,风几乎成年累月不停的呼叫着,气温经常降到零下几十度。那里人稀少,是一片荒凉寂寞的景象。人们把南北极圈内的气侯,称为极地气侯或寒带气侯,它包括北冰洋、环饶极地的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大六边缘地区及整个南极大陆和附近海洋地区。

由于极地气侯区大部分位于极圈内,太阳光只能是很少的角度斜射这个的区,因而这个的区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再加上地面多为冰雪覆盖,地面的反射率很高,获得的少许热量中的一部分被反射回去,未被反射掉的能量双大多消耗于冰雪的融化,因此,极地气侯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终年严寒,无明显的四季更替变化。

分类

极地气候有两个类型:①苔原气候。相当于柯本气候分类的ET气候。最暖月平均温度低于10℃,但高于0℃。一年中只有2~4个月的月平均温度在 0℃以上。有苔藓、地衣之类植物生长。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加拿大北冰洋沿岸和邻近岛屿,以及格陵兰岛沿岸狭窄地带属此气候。②冻原气候。相当于柯本气候分类的EF气候。气温终年在0℃以下,冰雪长年不化。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大部分和北冰洋中央水域属此气候。

气候类型:全年皆冬、降水稀少、烈风。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苔原气候出现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沿岸,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下,0°c以上,年降水量200~300毫米,降水大都为雪。冰原气候出现在南极洲、格陵兰岛以及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全年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c以下,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降水全部为雪,积雪终年不化。

降雨

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

(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相关

极地气候带分布于南北极圈以内的极地域。在两极点昼夜等长,都是半年,随着纬度降低,昼夜时间逐渐递减;但是在极圈以内,至少有一天,即夏至日昼长24小时。到冬至日则整日不见太阳。极点直到春分点太阳才冉冉升起。春分前辐射不断冷却,所以最低温度在春分前出现。当纬度降低时,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提早。在夏季虽然白天时间特长,但因太阳光斜射,太阳辐射已大大减弱,达到地面的辐射又被冰雪表面强烈反射。地面实际吸收的辐射能量,大部分要用于融雪。

因此,极地气候的显著特点就是终年寒冷。夏季最热月气温在10℃以下。接近极点附近,夏季最热月气温更低于0℃,仍然很寒冷。在靠近极圈附近,地表冰雪虽然能够在夏季融解成沼泽,下面的土层却仍然冻结,成为终年不化的永冻土。极地冬季温度更低,最冷月气温在-30℃~-40℃,如果遇上雪暴发生,风雪交加,更是奇冷异常。

极地地面温度低,又在极地高压的笼罩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到极点附近或大陆内部,降水量更在100毫米以下,降水全部是雪,并且大多是干燥坚硬的雪粒。在极圈附近,因为偶然有气旋侵入,降水量增多,可在300毫米以上。所以极地气候的另一特点是干燥少降水。

推荐词语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