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驻京八旗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zhù jīng bā qí

介绍

词语释义

福临进关后,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与镇压,抵御外来侵略和扩大国土,在全国各地驻防部队。而满洲八旗的主力则按旗驻扎在北京城内外,人们称之为“驻京八旗”,也叫禁旅八旗或京旗。

组织构成

侍卫处:是皇帝和皇宫的警卫部队。清初挑选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才艺出众之子弟为侍卫。“用备随侍宿卫,亦得选预环列”。“凡轮值殿庭,以领侍卫内大臣等总统之。其侍卫等更番轮值,凡六班、分两翼。宿卫乾清门、右内门、神武门、宁寿门为内班。宿卫太和门为外班。行幸驻跸宿卫亦如之”。(《光绪会典事例》卷1106)顺治初年定,领侍卫内大臣6人,即上三旗每旗2人。内大臣6人,散秩大臣无定员。侍卫的人数规定为上三旗每旗20人,共60人为一等侍卫;每旗50人,共150人为二等侍卫;每旗90人,共270人为三等侍卫;每旗30人,共90人为蓝翎侍卫。上三旗总共出侍卫570人。此外,还设有宗室侍卫。在侍卫之上又设侍卫班领12人、署班领24人、侍卫什长60人、宗室侍卫什长9人,均由上三旗等额出任。

基本含义
指清朝时期驻守在北京的八个旗制部队。
详细解释
驻京八旗是指清朝时期驻守在北京的八个旗制部队,分别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这些旗制部队是清朝的主要军事力量,负责守卫京城,并参与各种战争和军事行动。
使用场景
驻京八旗常用于描述某个地方或组织的主力军事力量。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团队或集体的核心成员。
故事起源
驻京八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当时的明朝统治者为了应对辽东地区的军事威胁,开始组建旗制部队。后来,清朝建立后,这些旗制部队成为了清朝的主要军事力量,并驻扎在北京。
成语结构
驻京八旗的结构是“动词 + 名词 + 数字”。
例句
1. 这支队伍是我们公司的驻京八旗,负责推动公司的发展。2. 这个部门是我们学校的驻京八旗,负责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
记忆技巧
将驻京八旗的“驻京”与“八旗”进行联想,可以想象清朝时期的旗制部队驻扎在北京的场景,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清朝的历史,以及旗制部队的组织结构和作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宠物狗是我们家的驻京八旗,每天守卫着我们的家。2. 初中生:篮球队的队长是我们班级的驻京八旗,带领我们取得了很多胜利。3. 高中生: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是我们学校的驻京八旗,负责组织各种活动和管理学生事务。4. 大学生:我所在的社团的负责人是我们社团的驻京八旗,带领我们组织各种活动并推动社团发展。5. 成年人:公司的总经理是我们公司的驻京八旗,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决策。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