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羁役

拼音:jī yì

注音:ㄐㄧ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羇役”。羁旅行役。 晋 陶潜 《杂诗》之九:“遥遥从羇役,一心处两端。”

基本含义
指受制约、受困扰,无法自由行动。
详细解释
羁役由两个字组成,羁意为束缚,役意为奴役。成语羁役形容人受困于某种约束或困扰,无法自由行动。常用来形容人受限于某种条件或环境,无法自由发展。
使用场景
羁役多用于描述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受到限制、束缚,无法自由发展的情境。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感到束手无策,无法自主决策的状态。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叫子犯的大夫,他以忠诚聪明而著称。但是,由于他的身份低微,受到了贵族的排挤和压迫。他常常感到自己受到了束缚和限制,无法施展才华。后来,子犯被贬为平民,成为羁役。这个故事成为了“羁役”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例句
1. 他的才华受到了限制,一直处于羁役的状态。2. 在这个工作环境下,我感到自己像是一只羁役的鸟。
记忆技巧
可以将“羁役”理解为被束缚的羊和被奴役的人,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限制、束缚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缚自己”等,可以帮助加深对“羁役”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家里不能随便玩电脑游戏,感觉自己像是一只羁役的小鸟。2. 初中生:学习太紧张了,感觉自己被各种功课羁役住了。3. 高中生:为了考试,我每天都要在图书馆学习,感觉自己被学业羁役了。4. 大学生:实习期间,我只能按照老板的要求工作,感觉自己被工作羁役住了。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