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鞫审

拼音:jū shěn

注音:ㄐㄨ ㄕ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审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奉圣旨下大理寺鞫审,即刻便自进牢。”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供者,具也。鞫审之际,两造以口具事之始末也。”

基本含义
指审问、盘问、审讯。
详细解释
鞫审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鞫”是指审讯、盘问,而“审”则表示审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严厉的审讯或盘问。
使用场景
鞫审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严厉的审讯或盘问。它可以用在描述犯罪案件的调查过程中,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被严格盘问的情况。
故事起源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淮阴侯刘邦在刘邦被项羽围困时,被项羽的手下鞫审的情景。刘邦被严刑拷打,但他始终不肯泄露军事机密。最终,项羽放过了刘邦,并称赞他的坚强。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式为“鞫审”。
例句
1.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鞫审,最终揭露了整个犯罪网络。2. 这个嫌疑人被警方鞫审了一整晚,终于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警察正在对一个嫌疑人进行盘问,手里拿着鞫子,对嫌疑人进行鞫审。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鞭长莫及”、“鞠躬尽瘁”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警察叔叔正在对坏人进行鞫审,他们要抓到坏人的同伙。2. 初中生:这个嫌疑人在被警方鞫审后终于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3. 高中生:这个案件需要经过严格的鞫审才能找到真相。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