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痿痹

拼音:wěi bì

注音:ㄨㄟˇ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痿痹 ”。
亦作“ 痿痺 ”。1.肢体不能动作或丧失感觉。《汉书·哀帝纪赞》:“即位痿痺,末年寖剧,饗国不永。”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高宗 ﹞忽然患了个痿痺的症候,两隻脚都站不起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晚得奇疾,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四支不能动,周身并痿痺,不知痛痒。”
(2).犹麻木不仁。比喻对事物的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人主被其薰陶渐摩,亦潜化于痿痹不仁而莫之觉。” 梁启超 《俄罗斯革命之影响》四:“又我国虽号称专制,而此痿痹之政府,其专制之根础脆弱殊甚。”
(3).喻指柔靡的风格。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五六:“在当时,‘文必 秦 汉 ’的口号,事实上是同 江西 诗人之讲句法诗律是同样的纯艺术的观点,而且也是同样的手法,都是想用古硬、雄厚、峻峭的风格来振起痿痹,而不知只从形式上着眼,就必然走上聱牙戟口的道路。”

基本含义
指身体或事物力量衰弱,无法继续运动或发展。
详细解释
痿痹一词形容人体的肌肉或事物的力量衰退,无法正常运动或发展。它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消沉,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使用场景
痿痹可以用于形容身体虚弱、精神萎靡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停滞不前、无法继续发展的状态。
故事起源
痿痹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据说,在古代中国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痿痹的记载。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的意志消沉和事物的停滞不前。
成语结构
痿痹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身体痿痹得无法站立。2. 这个项目因为资金问题痿痹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痿痹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身体变得瘫软无力,无法行动,就像痿痹一样。通过将形象与词语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痿痹相关的成语,如病入膏肓、病入骨髓等。同时,还可以学习与痿痹相反的成语,如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手脚痿痹,无法参加体育课。2. 初中生:她的学习态度痿痹了,不再努力学习。3. 高中生:这个社团因为领导层的痿痹而无法继续发展。4. 大学生:他的创业激情痿痹了,无法坚持下去。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