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檄手

拼音:xí shǒu

注音:ㄒㄧˊ ㄕ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汉 陈琳 草檄,妙绝; 曹操 正患头风,读后喜曰:“此愈我病。”后因以“檄手”称文章高手。 宋 苏轼 《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诗:“头风已倩檄手愈,背痒恰得仙爪爬。” 明 高启 《雨中就陈卿饮酒醉归闻丁二卧病客楼酌慰之》诗:“题诗非檄手,那得愈头风。”参见“ 檄医头疾 ”。

基本含义
指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某项任务的人,比喻行动迅速、效率高。
详细解释
檄手源自古代军队的行军檄文,檄文是指将军发布的命令或通告,传达给全军。檄手则是指负责将檄文传递给各个部队的信使。檄手通常要具备快速、灵活、精确的特点,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将檄文迅速送达给各个部队,以确保军队能够迅速行动。
使用场景
檄手一词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迅速高效地完成任务,特别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例如,你可以形容一个同事是一个檄手,因为他总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另外,檄手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运动员或者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迅速完成任务。
故事起源
檄手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当时,军队需要通过檄文来传达命令或通告,而檄手则是负责将檄文传递给各个部队的信使。檄手的任务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需要快速、准确地将檄文送达给各个部队,以确保军队的行动能够迅速协调。
成语结构
檄手是一个名词短语,由“檄”和“手”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是我们团队的檄手,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2. 这个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真是一位真正的檄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古代军队的檄文和檄手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檄手快速奔跑着将檄文送达给各个部队,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檄手的含义和特点。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檄文的内容和传递方式,以及古代军队的组织和指挥系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级的檄手,总是能够迅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2. 初中生:在比赛中,他表现出色,成为了我们学校的檄手。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她总是能够迅速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真是一位檄手。4. 大学生:他是我们团队的檄手,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工作,给大家树立了榜样。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