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苦口

拼音:kǔ kǒu

注音:ㄎㄨˇ ㄎ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1) (形)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苦口相劝。(作状语)
(2) (名)引起苦的味觉。良药苦口。(作谓语)
[构成]
偏正式:苦(口

英文翻译

1.(反复恳切地说) (admonish) in earnest

详细解释

◎ 苦口 kǔkǒu
(1) [earnestly;in earnest]∶反复恳切地说
苦口相劝
(2) [be bitter to the taste]∶引起苦的味觉
良药苦口利于病
(1).味苦难尝。《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 唐 元稹 《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念臣有丹赤之愚,故赐臣以洗心之物;察臣有木訥之性,故赐臣以苦口之滋。”
(2).不辞烦劳地再三规劝。《宋书·赵普传》:“卿社稷元臣,忠言苦口,三復来奏,嘉愧实深。” 清 李渔 《凰求凤·堕计》:“我方纔在里面,已曾苦口劝他,等他出来,讨箇决烈便了。”

基本含义
指艰苦的劳动或辛辣的言辞。
详细解释
苦口意为艰苦的工作或辛辣的言辞。在劳动方面,表示付出辛勤努力,经历艰辛才能取得成果。在言辞方面,表示直言不讳,说出令人不悦的事实或批评。
使用场景
苦口通常用于形容艰苦的劳动或直言不讳的言辞。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努力工作的赞赏,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直言不讳的批评。
故事起源
成语“苦口”源于古代,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八年》。故事发生在鲁国的僖公时期,有个名叫孟孙的人,他很懒散,不肯努力工作。有一次,孟孙带着一群孩子去打猎,结果大家都累得不行,只有孟孙一脸轻松。大家非常气愤,于是有人对孟孙说:“你总是苦口咬人,却从来不苦口咬自己!”意思是说孟孙总是对别人要求严格,却从不对自己要求。后来,人们就用“苦口”来形容艰苦的工作或辛辣的言辞。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以苦口批评激励我们不断进步。2. 这个项目需要大量的苦口劳动才能完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苦”字相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苦口中的“苦”字可以让你联想到艰苦的劳动或辛辣的言辞。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劳动或直言不讳相关的成语,如“苦心孤诣”、“直言不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每天都苦口劝告我要好好学习。2. 初中生:老师在班会上苦口批评了我们的不文明行为。3. 高中生:学习考试的道路是苦口的,但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经历了很多苦口的劳动,但这让我更加珍惜工作的机会。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