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欺德

拼音:qī dé

注音:ㄑㄧ ㄉ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谓以外力矫拂人的本性。《庄子·应帝王》:“ 肩吾 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 狂接舆 曰:‘是欺德也。’” 成玄英 疏:“以己制物,物丧其真,是欺誑之德,非实道。”

基本含义
指欺骗、违背道德准则行事。
详细解释
欺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欺”意为欺骗、欺负,“德”意为道德、品德。欺德的基本含义是指以欺骗的手段违背道德准则行事,背离正道。
使用场景
欺德一词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讲道德、不守信义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欺诈行为、不诚实的行为或违背道德的行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商人以欺骗的手段获取利益,或者一个人对朋友不忠诚。
故事起源
欺德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中国。相传,齐国的一个官员叫晏子,他非常聪明而且懂得政治。有一天,晏子与齐国的国君讨论如何治理国家。晏子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但是国君却不予采纳。于是,晏子感到非常失望,他决定离开齐国。在他离开的时候,国君对他说:“你可以走,但是你必须留下你的智慧。”晏子非常生气,他回答说:“如果我把我的智慧留下来,那么国君将会用它来欺骗人民,违背道德。”于是,晏子离开了齐国,他的离去成为了后来欺德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欺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他以欺德的手段骗取了许多人的钱财。2. 这个政府官员被指控欺德,因为他违背了自己的承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欺”字与“德”字进行对比来记忆这个成语。欺德即为欺骗和违背道德准则。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一边偷偷欺骗他人,一边违背道德准则,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与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守信”、“正直”等,可以加深对欺德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欺德地作弊,获得了高分。2. 初中生:那个学生欺德地说谎,逃避了责任。3. 高中生:他们以欺德的手段竞争,没有赢得真正的成功。4. 大学生:这个公司欺德地虚报了业绩,导致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