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袭廕

拼音:xí yìn

注音:ㄒㄧˊ ㄧ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见“ 袭荫 ”。
封建时代,子孙承继先祖的官位爵号。

基本含义
指突然袭击敌人的后方,迅速攻占敌人的根据地。
详细解释
袭廕是一个军事术语,廕指敌人的后方根据地,袭指突然袭击。成语袭廕形容军队或作战方在战争中采取奇袭的战术,迅速攻占敌人的根据地,打击敌人的后方,造成敌人的混乱和困惑。
使用场景
袭廕一词常用于军事领域,形容军队在战争中采取奇袭战术。也可以用于比喻,表示突然袭击敌人的弱点或破绽,取得战略上的优势。
故事起源
袭廕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当时,淮阴侯刘邦率领军队与楚军作战,为了避免与楚军正面交战,他决定采取袭廕战术。刘邦派遣军队突袭楚军的根据地,迅速占领敌人的阵地,打乱了楚军的防守布局,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成语结构
袭廕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例句
1. 我们必须采取袭廕战术,迅速攻占敌人的据点。2. 这支军队运用了袭廕战术,成功地打乱了敌人的防守。
记忆技巧
可以将袭廕的“袭”字理解为突然袭击,而“廕”字理解为敌人的后方根据地。通过将两个字的意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袭廕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对袭廕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军事战术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奇袭”、“战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的班级采取了袭廕的方式,迅速夺得了足球比赛的冠军。2. 初中生:这本小说中,主人公使用了袭廕战术,成功地摧毁了敌人的基地。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袭廕战役,例如淮海战役和辽沈战役,对改变整个战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