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拾翠人

拼音:shí cuì rén

注音:ㄕㄧˊ ㄘㄨㄟˋ ㄖ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指游春的妇女。 唐 郑谷 《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 五代 刘兼 《莲塘霁望》诗:“採莲女散 吴 歌闋,拾翠人归 楚 雨晴。”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俺想小姐临终之言,依旧向湖山石儿靠也。怕等得箇拾翠人来把画粉销。”参见“ 拾翠 ”。

基本含义
指懂得珍惜自然资源、勤俭节约的人。
详细解释
拾翠人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拾意为捡取,翠指翠绿色,人指人类。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那些懂得珍惜自然资源,勤俭节约的人。在中国文化中,绿色被视为生命的象征,而拾翠人则被认为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感激的表现。
使用场景
拾翠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善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表扬那些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朋友、同事或家人。
故事起源
拾翠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贵族,他非常喜欢翡翠,收集了很多珍贵的翡翠饰品。有一天,他在山上散步时,看到了一块普通的石头,但是他觉得这块石头的颜色非常美丽,就拾起来收藏了起来。后来,这块石头竟然变成了一块非常珍贵的翡翠。孟尝君因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即珍贵的东西也可能隐藏在平凡的事物中。他从此开始珍惜自然资源,勤俭节约,成为了一个拾翠人。这个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了形容珍惜资源的成语。
成语结构
拾翠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例句
1. 他是一个拾翠人,从不浪费任何资源。2. 她是一个拾翠人,总是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山上捡起一块普通的石头,然后发现它竟然变成了一块珍贵的翡翠,从而悟出珍贵的东西也可能隐藏在平凡的事物中。这样的故事很有趣,也很容易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相关的成语来进一步学习。例如,拾金不昧指拾到金钱财物不私藏,及时归还给失主。拾遗补阙指发现别人遗漏的东西并补充完善。这些成语都与拾翠人类似,都是强调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的品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成为一个拾翠人,不浪费食物,好好珍惜每一粒米饭。2. 初中生:作为一名拾翠人,我会尽量节约用水,保护环境。3. 高中生:我们应该成为拾翠人,从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