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漂橹

拼音:piāo lǔ

注音:ㄆㄧㄠ ㄌ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漂樐 ”。亦作“ 漂卤 ”。谓血流浮起大盾牌。形容杀伤极多。《战国策·中山策》:“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秦 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尸百万,流血漂櫓。”櫓,一本作“ 樐 ”。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元戎启行,未鼓而破,伏尸千万,流血漂樐。”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或流血漂櫓,积尸筑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特以神武不杀,哀者能胜,故无取乎漂櫓成渠耳。”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思想、行为等不固定、不稳定,随波逐流。
详细解释
漂橹是由“漂”和“橹”两个词组成的,其中“漂”指漂流,表示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方向;“橹”指船桨,表示人们没有自己的主见,只随着潮流的方向行动。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的思想、行为等没有固定方向,只是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或独立思考能力。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只跟风从众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些没有自己主见的人,或者指那些没有追求独特个性的人。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做“橹夫”的人,他的职责是划船。有一天,橹夫在江上划船时,看到了一支漂流的橹,他心生贪念,想要将漂流的橹捡回来作为自己的船桨。于是,他放下手中的橹,去追逐那支漂流的橹。然而,由于他没有顾及船的方向,船被水流带走,最终橹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如果没有自己的主见,只随波逐流,最终可能会付出代价。
成语结构
漂橹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总是漂橹地跟随别人的意见,缺乏独立思考能力。2. 别只是漂橹地追随别人,要有自己的主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橹夫,在江上划船时,看到一支漂流的橹,但你决定坚守自己的方向,不去随波逐流。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随波逐流”、“风雨同舟”等,来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喜欢漂橹,总是坚持自己的想法。2. 初中生:我不想成为一个漂橹的人,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3. 高中生:在大学选择专业时,不要漂橹,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决策。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