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散涣

拼音:sàn huàn

注音:ㄙㄢˋ ㄏ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形容水四散而流。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涣夷陆,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散涣长惊,电透箭疾。” 唐 柳宗元 《愚溪对》:“西海有水,散涣而无力,不能负芥。”
(2).引申指团体或民心涣散松懈。 明 李东阳 《改建忻庙学记》:“虽严驱力禁,强而使之学,亦散涣流荡而不可得。”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第六章:“又以为 中国 人公德缺乏,团体散涣。”
(3).分布。 汉 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

基本含义
指分散、疏散或散失,不聚集或不集中。
详细解释
散涣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人或物在空间或时间上分散、疏散或散失的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人群的散去、物品的散乱或思维的松散等情况。
使用场景
1. 在描述人群散去的情况时,可以使用散涣。例如:“会议结束后,人们散涣而去。”2. 在形容物品散乱的情况时,可以使用散涣。例如:“地震后,房间里的物品散涣一地。”3. 在描述思维或注意力松散的情况时,可以使用散涣。例如:“他的思维散涣,无法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故事起源
散涣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是根据汉语词汇“散”和“涣”的意思组合而成的。
成语结构
散涣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
例句
1. 他的注意力散涣,无法集中精力学习。2. 战争结束后,人们开始散涣回家。3. 风把树叶吹散涣了。
记忆技巧
1. 将“散涣”拆分为两个部分,“散”和“涣”。2. “散”可以联想到散步,表示分散的行走。3. “涣”可以联想到水流涣散,表示水流分散。
延伸学习
1. 可以学习其他含有“散”和“涣”的成语,例如“散漫”、“涣散”等。2. 可以学习相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例如“集中”、“聚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放学后,同学们散涣回家。2. 初中生:课间休息时,同学们散涣到操场上玩耍。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同学们散涣到图书馆自习。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