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朗诵诗

拼音:lǎng sòng shī

注音:ㄌㄤˇ ㄙㄨㄙˋ ㄕㄧ

繁体:

基本解释

无固定格律,以节奏明快、音调和谐为特色,适合于朗诵的诗体。 朱自清 《论朗诵诗》:“笔者以为朗诵诗应该有独立的地位,不应该有独占的地位。” 朱自清 《论朗诵诗》:“这正是朗诵诗的力量,它活在行动里,在行动里完成。”

基本含义
指以朗朗上口的方式,将诗歌进行口头演讲或背诵。
详细解释
朗诵诗是指将诗歌通过声音表达出来,以传达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朗诵诗强调发音准确、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使用场景
朗诵诗常见于诗歌比赛、文学演讲、校园活动等场合。朗诵诗也可用于个人自我表达,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故事起源
朗诵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常以朗诵诗为娱乐活动。朗诵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
成语结构
朗诵诗属于动词短语,由“朗诵”和“诗”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他以朗诵诗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2. 她的朗诵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朗诵诗这个词语:将“朗诵”与“诗”两个词的发音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韵律感强的词组。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诗人的作品和风格,以及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朗诵诗,可以让我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2. 初中生:朗诵诗是我的爱好,我经常参加学校的诗歌比赛。3. 高中生:通过朗诵诗,我能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美和情感。4. 大学生:我正在学习朗诵诗的技巧,准备参加诗歌演讲比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