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毫帛

拼音:háo bó

注音:ㄏㄠˊ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毫素。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慙无献赋才,洗污奉毫帛。”参见“ 毫素 ”。

基本含义
指非常微小的东西,也用来形容价值低廉的物品。
详细解释
毫帛由两个词组成,毫指的是一根头发,帛指的是细薄的丝织品。毫帛原指极其微小的东西,后来也用来形容价值低廉的物品。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物品的微小或者价值不高。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或者表示某物的价值不高。
故事起源
毫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十年》。当时,晋国的襄公想要向齐国的庆封夫人送礼物,但是他只送了一块毫帛,非常微小且价值不高。庆封夫人非常生气,因为她认为襄公对她的礼物不够重视。从此以后,毫帛就成为了形容微不足道或者价值低廉的物品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贡献只是毫帛般微小,对整个项目的成功没有任何影响。2. 这本书的价值毫帛不足,你不必浪费时间去读它。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的两个字分开记忆,毫帛,毫可以联想到头发,帛可以联想到细薄的丝织品,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鸡毛蒜皮”、“琐屑之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只玩具的价值就像毫帛一样微小。2. 初中生:他的建议对项目的成功没有任何毫帛般的贡献。3. 高中生:这本书的内容毫帛不足,不值得我们去阅读。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可以帮助你全面了解和记忆中国词语“毫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