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宝钵

拼音:bǎo bō

注音:ㄅㄠˇ ㄅㄛ

繁体:

基本解释

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法苑珠林》卷五一:“男女擎持宝鉢,满中七宝,取无穷尽。”《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六和持宝鉢,八敬捧金臺。”

基本含义
比喻珍贵的东西或宝贝。
详细解释
宝钵是佛教中的一种容器,用来盛放经文或珍贵的物品。这个成语比喻非常珍贵的东西或宝贝。
使用场景
宝钵常常用来形容珍贵的财物、宝贝或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可以用来形容珍藏的古董、珠宝首饰、重要文件等。
故事起源
宝钵一词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的佛经中,用来形容佛教经文的珍贵。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引申为珍贵的物品。在中国文化中,宝钵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比喻词语。
成语结构
宝钵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这幅字画是我爷爷留下的宝钵,非常珍贵。2. 这本书是我妈妈的宝钵,她一直珍藏了很多年。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宝钵”与珍贵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盛满珍宝的宝钵,以及人们对宝钵的珍视和保护,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珍贵物品相关的成语,如宝库、珍宝等。也可以学习与佛教相关的词语,深入了解佛教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收藏了一些宝石,它们是我的宝钵。2. 初中生:这本书是我奶奶给我留下的,对我来说是一本珍贵的宝钵。3. 高中生:这幅字画是国宝级的艺术品,被视为国家的宝钵。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