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盗财

拼音:dào cái

注音:ㄉㄠˋ ㄘ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1).盗窃财物。《淮南子·说山训》:“以非义为义,以非礼为礼,譬犹倮走而追狂人,盗财而予乞者。”《宋史·刑法志二》:“臣闻敕下 京东 、 西 灾伤州军,如贫户以饥偷盗斛斗因而盗财者,与减等断放,臣窃以为非便。”
(2).盗贼的财物。 清 袁枚 《复两江制府策公问兴革事宜》:“且以忠恕之道待捕役,势有不得不取盗财者。”

基本含义
指盗窃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强调盗窃行为不可取,但也传达出对于智慧和技巧的一种赞赏。
详细解释
成语“盗亦有道”源于《淮南子·修真训》:“盗师者,盗之也。盗之,不过数十金而已。盗之有道。”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盗窃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成语中的“道”指的是规范的行为准则。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些行为或者手段虽然不正当,但是却很高明,或者用来批评那些虽然从事不正当行为,但是却以其聪明才智而自豪的人。
故事起源
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名叫孙武的人,他曾经是一位盗贼,但他以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巧而闻名。有一次,孙武偷取了一位官员的财物,被当地官府发现并捉拿。在审判的过程中,孙武以他的智慧和技巧使审判官刮目相看,最终被释放。此后,人们用“盗亦有道”来形容那些聪明才智的盗贼。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有+宾语
例句
1. 他虽然是个盗贼,但他的技巧真的很高明,可以说是盗亦有道。2. 这位艺术家的绘画技巧高超,可以说是画亦有道。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盗亦有道”中的“亦有道”与“盗贼”之间的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结合故事起源中的孙武的故事,来记忆成语的背景和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盗亦有道”相关的成语,如“偷天换日”、“窃玉偷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是个小偷,但是他的偷窃手法真的很高明,可以说是盗亦有道。2. 初中生:这个电影里的主角是个聪明的盗贼,他的盗窃手法让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是盗亦有道。3. 高中生:尽管他从事着不正当的行业,但是他的智慧和技巧让人佩服,可以说是盗亦有道。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