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孤族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孤族 - 简介

“孤族”,是日本社会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族群——他们由众多离异或丧偶、乃至一直未婚的中老年组成,有的为了能找到余生的伴侣而不懈地寻找婚介信息,更多的则是在没人知道的地方孤独地离开人世。

孤族 - 社会现象

2010年岁末,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在第一版连续10天推出专题报道——“孤族之国”。“孤族”,可以说是日本社会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族群——他们由众多离异或丧偶、乃至一直未婚的中老年组成,有的为了能找到余生的伴侣而不懈地寻找婚介信息,更多的则是在没人知道的地方孤独地离开人世。他们当中许多离去的老者出现尸体腐烂无法辨认,而地方政府机构因为没有收到“死亡证明书”而仍然留存着他们的资料,造成了很多“只存在纸上而无法查证的老人”。

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推测,到本世纪20年代,日本每年死亡的人数将达到150万,是出生人数的两倍,高龄化进一步加速;到本世纪30年代,日本因未婚、离异、丧偶的中老年单身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四成。即便是现在,东京都内每天平均有10人在孤独中死去。

显然,“孤族”与“孤独死”,已经成为了日本社会新的族群与新的社会现象。问题在于,这种“孤族”在日本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孤族 - 组成人群

由众多离异或丧偶、乃至一直未婚的中老年组成,有人指出,日本社会现存的“宅男”、“宅女”可以看作是“孤族”的后备军。其中最新涌现的“干物女”、“草食男”等,简直可以视为是“孤族”的候补梯队。

孤族 - 现象启示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拓展与发展,让人的传统交通模式、交往模式等等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方面让人的交往开始显得扁平化,比如通过互联网、通过“织围脖”等就可以交流,另一方也让人即使擦肩而过,也可以不说上一言半语,私家车出行就是最好的例证。城市的发展,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日新日异的城市现象都是时代的大趋势,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但是,作为以解决城市问题(诸如现代城市人的孤独)为己任的城市规划是应该有所作为的。

孤族 - 解决方法

日本为了解决城市的“孤族”,在设计居住小区的交往空间下了功夫,让小区交往空间能够真正起到交往的作用,让小区转变成为社区。此外,日本对城市人出行模式进行新的研究,对城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进行新的布局,这些对中国都应该有启示意义。

此外,还应该看到日本历届政府都在为解决老龄人口的“孤独死”而努力。比如,2000年4月,日本开始实行“看护保险制度”。针对社会的高龄化现象,日本政府还通过修改《雇用保险法》推动高龄雇用工作。他们还采取鼓励延长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等措施,引导老年人由“老有所养”转变为“老有所为”。其中包括推迟退休年龄及为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工作、提供钟点工或合同工等非全职岗位和家庭扶助。

尽管如此,日本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孤独问题,也还没有找到解决老年人孤独死的办法。问题在于,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会不会走日本的老路?能不能创造出一个超越日本的解决未来城市“孤族”和“孤独死”的方法,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基本含义
指孤独无援的人或群体。
详细解释
孤族是由“孤”和“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孤”表示独自、单独,没有伴侣或支持;“族”表示一群人或一类人。因此,孤族指的是孤独无援的人或群体,没有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使用场景
孤族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在某种情境下没有得到他人的支持、援助或陪伴。可以用于描述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境、孤立或无助感。
故事起源
孤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尚不明确,但它反映了人们对孤独和无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社交和互助的重视。
成语结构
孤族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感到自己成了一个孤族。2. 这个团队缺乏合作精神,成为了一个孤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孤族”与“独自无援”、“没有伴侣或支持”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孤族相关的成语,如“孤军”、“孤立无援”等,以丰富对孤独与无助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走了,他感到自己成了一个孤族。2. 小学生:我在新学校没有朋友,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孤族。3.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都不理解我,我感到自己成了一个孤族。4. 高中生:考试前大家都在复习,而我没有参加补习班,感觉自己成了一个孤族。5. 大学生:远离家乡上大学,刚开始时感到自己成了一个孤族。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