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查古籍

国学文化

全梁文

作者: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录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传,是迄今为止收录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总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涵盖时间最长的一部文学总集,对唐以前历史、文学、宗教、语言等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乐府诗集

作者:郭茂倩

  《乐府诗集》是一部专收汉代以迄唐五代乐府诗的诗歌总集,也编入部分汉以前传说的古歌辞。

  乐府诗的编纂开始得很早,《汉书·礼乐志》已著录了部分汉郊庙乐歌,可以说是编纂工作的滥觞。可惜这位封建史家囿于雅俗之见,对汉代的民间歌辞,仅在《艺文志》中存其数目,歌辞一概屏弃不录。此后的官修正史,大都类同《汉书》。唯有《宋书·乐志》“自郊庙以下,凡诸乐章,非淫哇之辞,并皆详载”,著录了不少汉相和歌辞。今存汉乐府民歌,绝大部分都是藉《宋书·乐志》流传下来的。私家的编纂工作,大约始于两晋,而盛于南朝。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专录乐府的诗集,见于《隋书》、新、旧《唐书》的《艺文志》的就达三十余种。但是,这些书籍几乎全已亡佚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乐府诗总集,就是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关于郭茂倩的生平,我们知道得甚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裒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 他是浑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乐府诗集》上署为太原郭茂倩,是以通例指郡望而言。其它生平事迹均不详。可以说是《乐府诗集》这一书使得他的声名千古不朽。

  《乐府诗集》共一百卷,是一部卷帙浩大、极有价值的乐府诗研究要籍。它搜录宏富,分类精当。全书凡郊庙歌辞十二卷,燕射歌辞三卷,鼓吹曲辞五卷,横吹曲辞五卷,相和歌辞十八卷,清商曲辞八卷,舞曲歌辞五卷,琴曲歌辞四卷,杂曲歌辞十八卷,近代曲辞四卷,杂歌谣辞七卷,新乐府辞十一卷。将五代以前的乐府诗要而不烦、比较恰当地分为十二类加以著录,不仅收录了郊庙之类的贵族乐歌,而且大量收录民间歌辞,如南北朝的乐府民歌都是靠了《乐府诗集》而得以流传至今。虽然民间歌辞在《乐府诗集》中仅占全部歌辞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在诗歌史上毕竟是一份难得的珍贵遗产。

  对各类歌辞、各种曲调的源流、内容,《乐府诗集》也都有详尽的考核。它在编排上很见特色,每一题下,都以古辞列在前面,而后依次附以历代模拟之作。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同一曲调的不同形式的递变。同时,于每一曲调前,又都有必要的解题,以阐明该曲调的来龙去脉,“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四库总目提要》),后世考乐府者常据以为凭。郭茂倩的时代,不少佚书遗典犹存,得以借鉴,他对于乐府的体制又有深入的了解,因而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乐府诗集》确是研究乐府诗的渊薮。

十八家诗抄

作者:曾国藩

  曹子建五古五十五首箜篌引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薤露行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惟汉行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三光炤极,天道甚著明。为人立君长,欲以遂其生。

  行仁章以瑞,变故诫骄盈。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明主敬细微,三季瞢天经。

  二皇称至化,盛哉唐虞廷。禹汤继厥德,周亦致太平。在昔怀帝京,日昃不敢宁。

  济济在公朝,万载驰其名。

  □□篇□□游潢潦,不知江海流。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汎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吁嗟篇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豫章行二首穷达难豫图,祸福信亦然。虞舜不逢尧,耕耘处中田。太公未遭文,渔钓终渭川。

  不见鲁孔丘,穷困陈蔡间。周公下白屋,天下称其贤。

  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他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

  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

  蒲生行浮萍篇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行云有反期,君恩傥中还。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门有万里客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泰山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怨歌行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公佐成王,金胜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素服开金胜,感悟求其端。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

  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揵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  馀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脍鲤臇胎□,炮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当欲游南山行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良木不十围,洪条无所因。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锥刀各异能,何所独却前。

  嘉善而矜愚,大圣亦同然。仁者各寿考,四坐咸万年。

  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按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升天行二首乘□追术士,远之蓬莱山。灵液飞素波,兰桂上参天。玄豹游其下,翔昆鸟戏其颠。

  乘风忽登举,仿佛见众仙。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奚谷。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  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

  五游篇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逍遥八磒外,游目历遐荒。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

  华盖纷晻霭,六龙仰天骧。曜灵未移景,倏忽造昊苍。阊阖启丹扉,双阙曜朱光。

  徘徊文昌殿,登陟太微堂。上帝休西棂,群后集东厢。带我琼瑶佩,氵敕我沆瀣浆。

  踟蹰玩灵芝,徙倚弄华芳。王子奉仙药,羡门进奇方。服食享遐纪,延寿保无疆。

  远游篇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大鱼若曲陵,承浪相经过。灵鳌戴方丈,神岳俨嵯峨。  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琼蕊可疗饥,仰首吸朝霞。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

  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鼓翼舞时风,长啸激清歌。金石固易敝,日月同光华。

  齐年与天地,万乘安足多。

  仙人篇仙人揽六著,对博太山隅。湘娥抚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阊阖自嵯峨,双阙万丈馀。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斗鸡篇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

  群雄正翕赫,双翅自飞扬。挥羽激清风,悍目发朱光。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

  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

  盘石篇盘石山巅石,飘□涧底蓬。我本太山人,何为客淮东。睞葭弥斥土,林木无分重。

  岸岩若崩缺,湖水何汹汹。蚌蛤被滨涯,光彩如锦虹。高彼凌云霄,浮气象螭龙。  鲸脊若丘陵,须若山上松。呼吸吞船[木丽],澎濞戏中鸿。方舟寻高价,珍宝丽以通。

  一举必千里,乘□举帆幢。经危履险阻,未知命所钟。常恐沉黄垆,下与鼋鳖同。

  南极苍梧野,游眄穷九江。中夜指参辰,欲师当定从。仰天长太息,思想怀故邦。

  乘桴何所志,吁嗟我孔公。

  驱车篇驱车掸驽马,东到奉高城。神哉彼太山,五岳专其名。隆高贯云霓,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堠,间置十二亭。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历代无不遵,礼记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唯德享利贞。封者七十帝,轩皇元独灵。飧霞氵敕沆瀣,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廷升窈冥。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

  种葛篇种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阴。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欢爱在枕席,夙昔同衣衾。

  窃慕棠棣篇,好乐和瑟琴。行年将晚暮,佳人怀异心。恩纪旷不接,我情遂抑沉。

  出门当何顾,徘徊步北林。下有交颈兽,仰见双栖禽。攀枝长叹息,泪下沾罗襟。

  良马知我悲,延颈代我吟。昔为同池鱼,今为商与参。往古皆欢遇,我独困于今。

  弃置委天命,悠悠安可任。

  弃妇篇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丹华灼烈烈,璀彩有光荣。光荣晔流离,可以处淑灵。  有鸟飞来集,拊翼以悲鸣。悲鸣夫何为,丹华实不成。拊心长叹息,无子当归宁。

  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天月相终始,流星没无精。栖迟失所宜,下与瓦石并。  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反侧不能寐,逍遥于前庭。踟蹰还入房,肃肃帷幕声。

  搴帷更摄带,抚弦调鸣筝。慷慨有馀音,要妙悲且清。收泪长叹息,何以负神灵。

  招摇待霜露。何必春夏成。晚获为良实,愿君且安宁。  公宴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放志意,千古长若斯。  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志士荣世业,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

  顾念蓬室士,贫贱诚足怜。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亮怀璠玙美,积久德逾宣。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

  赠丁仪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赠王粲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又赠丁仪王粲从军度函谷,驱马过西京。山岑高无极,泾渭扬浊清。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

  员阙出浮云,承露概泰清。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兵。权家虽爱胜,全国为令名。

  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丁生怨在朝,王子欢自营。欢怨非贞则,中和诚可经。

  赠丁翼嘉宾填城阙,丰膳出中厨。吾与二三子,曲宴此城隅。秦筝发西气,齐瑟扬东讴。

  肴来不虚归,觞至反无馀。我岂狎异人,朋友与我俱。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

  君子义休偫,小人德无储。积善有馀庆,荣枯立可须。滔荡固大节,时俗多所拘。

  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

  赠白马王彪七首并序序曰#黄初四年正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蕃,道路宜异宿止,意每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

  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自顾非金石,咄口昔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彼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疹,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  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送应氏诗二首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愿得展燕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三良诗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

  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游仙诗人生不满百,戚戚少欢娱。意欲奋六翮,排雾凌紫虚。蝉蜕同松乔,翻迹登鼎湖。

  翱翔九天上,骋辔远行游。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北极玄天渚,南翔陟丹丘。

  杂诗六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转蓬离本根,飘□随长风。何意回飙举,吹我入云中。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飞鸟绕树翔,[口敫][口敫]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远行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飞观百馀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雠亮不塞,甘心思丧元。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闺情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我并。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欢会难再遇,芝兰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傥终顾盼恩,永副我中情。  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借问叹者谁,言是荡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情诗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遥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喜雨诗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群生。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嘉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中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失题双鹤俱遨游,相失东海旁。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阮嗣宗五古八十一首咏怀八十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

  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愿睹卒欢好,不见悲别离。

  灼灼西阝贵日,馀光照我衣。回风吹西壁,寒鸟相因依。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

  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鸣雁飞南征,□□发哀音。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沉。捷径从狭路,亻黾俛趋荒淫。

  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眄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夕同衣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口敫口敫令自嗤。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

  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濛汜受其荣。

  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再生。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君子在何许,旷世未合并。  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寄颜云霄间,挥袖凌虚翔。飘□恍惚中,流眄顾我旁。

  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杨朱泣路歧,墨子悲染丝。揖让长离别,飘□难与期。

  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赵女媚中山,谦柔愈见欺。

  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于心怀寸阴,羲阳将欲冥。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

  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晏鸟游,连翩戏中庭。  夏后乘灵舆,夸父为邓林。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凤凰鸣参差,伶伦发其音。

  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东南有射山,汾水出其阳。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  寝息一纯和,呼吸成露霜。沐浴丹渊中,炤耀日月光。岂安通灵台,游瀁去高翔。

  殷忧令志结,怵惕常若惊。逍遥未终晏,朱阳忽西倾。蟋蟀在户牖,蟪蛄号中庭。  心肠未相好,谁云谅我情。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但畏工言子,称我三江旁。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

  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势路有穷达,咨嗟安可长。

  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荆棘被原野,群鸟飞翩翩。鸾睮时栖宿,性命有自然。

  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周郑天下交,街术当三河。妖冶闲都子,焕耀何芬葩。玄发发朱颜,睇眄有光华。

  倾城思一顾,遗视来相夸。愿为三春游,朝阳忽蹉跎。盛衰在须臾,离别将如何。

  若花耀西海,扶桑翳瀛洲。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雠。穷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

  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阴阳有变化,谁云沉不浮。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  俯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车舟。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

  所怜者谁子,明察自照妍。应龙沉冀州,妖女不得眠。肆侈凌世俗,岂云永厥年。

  驱马出门去,意欲远征行。征行安所如,背弃夸与名。夸名不在己,但愿适中情。

  单帷蔽皎日,高榭隔微声。谗邪使交疏,浮云令昼冥。燕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  从容在一时,繁华不再荣。晨朝奄复暮,不见所欢形。黄鸟东南飞,寄言谢友生。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愁苦在一时,高行伤微身。

  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

  世务何缤纷,人道苦不遑。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

  天阶路殊绝,云汉邈无梁。濯发旸谷滨,远游昆岳旁。登彼列仙岨,采此秋兰芳。

  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谁言万事□□,逍遥可终生。临堂翳华树,悠悠念无形。彷徨思亲友,倏忽复至冥。

  寄言东飞鸟,可用慰我情。  嘉时在今辰,零雨洒尘埃。临路望所思,日夕复不来。人情有感慨,荡漾焉能排。

  挥涕怀哀伤,辛酸谁语哉。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混元生两仪,四象运衡玑。曒日布炎精,素月垂景晖。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

  飘若风尘逝,忽若庆云晞。修龄适余愿,光宠非己威。安期步天路,松子与世违。

  焉得凌霄翼,飘□登云湄。嗟哉尼父志,何为居九夷。  天网弥四野,六翮掩不舒。随波纷纶客,泛泛若浮凫。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

  列仙停修龄,养志在冲虚。飘□云日间,邈与世路殊。荣名非己宝,声色焉足娱。

  采药无旋返,神仙志不符。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踌躇。

  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元凯康哉美,多士颂声隆。阴阳有舛错,日月不常融。

  天时有否泰,人事多盈冲。园绮遁南岳,伯阳隐西戎。保身念道真,宠耀焉足崇。

  人谁不善始,鲜能克厥终。休哉上世士,万载垂清风。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俦物终始殊,修短各异方。琅玕生高山,芝英曜朱堂。荧荧桃李花,成蹊将夭伤。

  焉敢希千术,三春表微光。自非凌风树,憔悴乌有常。

  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葛藟延幽谷,绵绵瓜瓞生。

  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竟如忧无益,岂若归太清。

  □鸠飞桑榆,海鸟运天池。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招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

  下集蓬艾间,上游园圃篱。但尔亦自足,用子为追随。

  生命辰安在,忧戚涕沾襟。高鸟翔山冈,燕雀栖下林。青云蔽前庭,素琴凄我心。

  崇山有鸣鹤,岂可相追寻。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群。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

  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谁云君子贤,明达安可能。乘云招松乔,呼噏永矣哉。

  丹心失恩泽,重德丧所宜。善言焉可长,慈惠未易施。不见南飞燕,羽翼正差池。

  高子怨新诗,三闾悼乖离。何为混沌氏,倏忽体貌隳。

  十日出旸谷,弭节驰万里。经天耀四海,倏忽潜濛汜。谁言焱炎久,游没可行俟。

  逝者岂长生,亦去荆与杞。千载犹崇朝,一餐聊自已。是非得失间,焉足相讥理。

  计利知术穷,哀情遽能止。

  自然有成理,生死道无常。智巧万端出,大要不易方。如何夸毘子,作色怀骄肠。

  乘轩驱良马,凭几向膏粱。被服纤罗衣,深榭设闲房。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

  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

  一餐度万世,千岁再浮沉。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

  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黄鹄呼子安,千秋未可期。独坐山岩中,恻怆怀所思。

  王子亦何好,猗靡相携持。悦怿犹今辰,计校在一时。置此明朝事,日夕将见欺。

  贵贱在天命,穷达自有时。婉娈邪佞子,随利来相欺。孤恩损惠施,但为谗夫嗤。  鹡鸰鸣云中,载飞靡所期。焉知倾侧士,一旦不可持。

  惊风振四野,回云荫堂隅。床帷为谁设,几杖为谁扶。虽非明君子,岂暗桑与榆。

  世有此聋目贵,芒芒将焉如。翩翩从风飞,悠悠去故居。离麾玉山下,遗弃毁与誉。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

  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甘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岂效缤纷子,良马骋龙舆。

  朝生衢路傍,夕瘗横术隅。欢笑不终宴,俯仰复欷歔。鉴兹二三者,愤懑从此舒。

  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渴饮清泉流,饥食天一箪。

  岁时无以祀,衣服常苦寒。屣履咏南风,缊袍笑华轩。信道守诗书,义不受一餐。  烈烈褒贬辞,老氏用长叹。

  少年学击刺,妙伎过曲城。英风捷云霓,超世发奇声。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垌。  旗帜何翩翩,但闻金鼓鸣。军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念我平常时,悔恨从此生。

  平昼整衣冠,思见客与宾。宾客者谁子,倏忽若飞尘。裳衣佩云气,言语究灵神。

  须臾相背弃,何时见斯人。

  多虑令志散,寂寞使心忧。翱翔观陂泽,抚剑登轻舟。但愿长闲暇,后岁复来游。

  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基。松柏郁森沉,鹂黄相与嬉。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

  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

  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朱颜茂春华,辩慧怀清真。焉见浮丘公,举手谢诗人。

  轻荡易恍惚,飘□弃其身。飞飞鸣且翔,挥翼且酸辛。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  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

  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

  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北临乾昧溪,西行游少任。遥顾望天津,骀荡乐我心。绮靡存亡门,一游不再寻。

  倘遇晨风鸟,飞驾出南林。漭□瑶光中,忽忽肆荒淫。休息宴清都,超世又谁禁。

  人知结交易,交友诚独难。险路多疑惑,明珠未可干。彼求飨太牢,我欲并一餐。

  损益在怨毒,咄咄复何言。

  有悲则有情,无悲亦无思。苟非婴网罟,何必万里畿。翔风拂重霄,庆云招所晞。

  灰心寄枯宅,曷顾人间姿。始得忘我难,焉知嘿自遗。

  木槿荣丘墓,煌煌有光色。白日颓林中,翩翩零路侧。蟋蟀吟户牖,蟪蛄鸣荆棘。

  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衣裳为谁施,俯仰自收拭。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雠。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横术有奇士,黄骏服其箱。朝起瀛洲野,日夕宿明光。再抚四海外,羽翼自飞扬。

  去置世上事,岂足愁我肠。一去长离绝,千岁复相望。

  猗欤上世士,恬淡志安贫。季叶道陵迟,驰鹜纷垢尘。宁子岂不类,扬歌谁肯殉。

  栖栖非我偶,皇皇非己伦。咄嗟荣辱事,去来味道真。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

  巢由抗高节,从此适河滨。

  梁东有芳草,一朝再三荣。色容艳姿美,光华耀倾城。岂为明哲士,妖蛊谄媚生。

  轻薄在一时,安知百世名。路端便娟子,但恐日月倾。焉见冥灵木,悠悠竟无形。  秋驾安可学,东野穷路旁。纶深鱼渊潜,矢曾设鸟高翔。泛泛乘轻舟,演漾靡所望。

  吹嘘谁以益,江湖相捐忘。都冶难为颜,修容是我常。兹年在松乔,恍惚诚未央。  咄嗟行至老,亻黾俛常若忧。临川羡洪波,同始异支流。百年何足忧,但恐怨与雠。

  雠怨者谁子,耳目还相羞。声色为胡越,人情自逼遒。招彼玄通士,去来归羡游。

  昔有神仙士,乃处射山阿。乘云御飞龙,嘘噏叽琼华。可闻不可见,慷慨叹咨嗟。

  自伤非畴类,愁苦来相加。下学而上达,忽忽将如何。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皇。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立,怆悢使心伤。

  出门望佳人,佳人岂在兹。三山招松乔,万世谁与期。存亡有长短,慷慨将焉知。

  忽忽朝日阝贵,行行将何之。不见入秋草,摧折在今时。  昔有神仙者,羡门及松乔。噏习九阳间,升近叽云霄。人生乐长久,百世自言辽。

  白日陨隅谷,一夕不再朝。岂若遗世物,登明遂飘□。

  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荣好未终朝,车飙陨其葩。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

  垂影临增城,馀光照九阿。宁微少年子,日夕难咨嗟

全陈文

作者: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录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传,是迄今为止收录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总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涵盖时间最长的一部文学总集,对唐以前历史、文学、宗教、语言等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全唐诗

作者:扬州诗局本

  清人彭定求等所编《全唐诗》共收集有唐一代2200余位诗人的48900多首诗歌。唐诗的作家上有帝王将相、下有渔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诗坛上不仅涌现了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璀灿的群星,而且升起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位光照千秋的诗坛巨星。唐诗在诗体上日臻完善,以五七言为主,四言、杂言的古体诗、乐府诗乃至律诗、绝句无不具备,许多诗人对近体诗体制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唐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派、边塞派、韩孟派、元白派等,风格上呈出雄浑、冲淡、纤禾农、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疏野、清奇、飘逸、旷达等多姿多态之景象,唐诗意象的选择、摄取极为广泛,举凡社会生活、人物内心世界无不涉及,真实记录了有唐一代的社会史实,表达了不同阶层人物的情感和愿望。唐诗以其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开拓,创造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取得了后人难以逾越的艺术成就。

全上古三代文

作者: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录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传,是迄今为止收录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总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涵盖时间最长的一部文学总集,对唐以前历史、文学、宗教、语言等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全后魏文

作者: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录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传,是迄今为止收录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总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涵盖时间最长的一部文学总集,对唐以前历史、文学、宗教、语言等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箧中集

作者:元结

  沈千运

  沈千运,吴兴人,家于汝北。为诗力矫时习,一出雅正,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徵明、元融,皆其同调也。乾元中,季川兄结尝编七人诗为《箧中集》,千运为之冠。诗五首。

  ——————————————————————————————

  卷259_1「感怀弟妹(一作汝坟示弟妹)」沈千运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拆。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

  神仙杳难准,中寿稀满百。近世多夭伤,喜见鬓发白。

  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

  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

  唯念得尔辈,时看慰朝夕。平生兹已矣,此外尽非适。

  卷259_2「赠史修文」沈千运

  故人阻千里,会面非别期。握手于此地,当欢反成悲。

  念离宛犹昨,俄已经数期。畴昔皆少年,别来鬓如丝。

  不道旧姓名,相逢知是谁。曩游尽鶱翥,与君仍布衣。  岂曰无其才,命理应有时。别路渐欲少,不觉生涕洟。

  卷259_3「濮中言怀」沈千运

  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匿。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

  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讟。

  栖栖去人世,屯踬日穷迫。不如守田园,岁晏望丰熟。

  壮年失宜尽,老大无筋力。始觉前计非,将贻后生福。

  童儿新学稼,少女未能织。顾此烦知己,终日求衣食。

  卷259_4「山中作」沈千运

  栖隐非别事,所愿离风尘。不辞城邑游,礼乐拘束人。

  迩来归山林,庶事皆吾身。何者为形骸,谁是智与仁。

  寂寞了闲事,而后知天真。咳唾矜崇华,迂俯相屈伸。

  如何巢与由,天子不知臣。

  卷259_5「古歌」沈千运

  北邙不种田,但种松与柏。松柏未生处,留待市朝客。

  ——————————————————————————————王季友  王季友,河南人。家贫卖履,博极群书。豫章太守李勉引为宾客,甚敬之,杜甫诗所谓丰城客子王季友也。诗十一首。

  ——————————————————————————————卷259_6「别李季友」王季友

  栖鸟不恋枝,喈喈在同声。行子驰出户,依依主人情。

  昔时霜台镜,丑妇羞尔形。闭匣二十年,皎洁常独明。

  今日照离别,前途白发生。

  卷259_7「寄韦子春(一作山中赠十四秘书兄)」王季友

  出山秋云曙,山木已再春。食我山中药,不忆山中人。

  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

  依依北舍松,不厌吾南邻。有情尽弃捐,土石为同身。

  夫子质千寻,天泽枝叶新。余以不材寿,非智免斧斤。

  卷259_8「杂诗」王季友  采山仍采隐,在山不在深。持斧事远游,固非匠者心。

  翳翳青桐枝,樵爨日所侵。斧声出岩壑,四听无知音。

  岂为鼎下薪,当复堂上琴。凤鸟久不栖,且与枳棘林。  卷259_9「滑中赠崔高士瑾」王季友

  夫子保药命,外身得无咎。日月不能老,化肠为筋否。

  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寿。于何今相逢,华发在我后。  近而知其远,少见今白首。遥信蓬莱宫,不死世世有。

  玄石采盈担,神方秘其肘。问家惟指云,爱气常言酒。

  摄生固如此,履道当不朽。未能太玄同,愿亦天地久。

  实腹以芝朮,贱形乃刍狗。自勉将勉余,良药在苦口。

  卷259_10「还山留别长安知己」王季友  出山不见家,还山见家在。山门是门前,此去长樵采。

  青溪谁招隐,白发自相待。惟馀涧底松,依依色不改。

  卷259_11「代贺若令誉赠沈千运」王季友  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村南村西车马道,一宿通舟水浩浩。

  涧中磊磊十里石,河上淤泥种桑麦。平坡冢墓皆我亲,满田主人是旧客。举声酸鼻问同年,十人六七归下泉。  分手如何更此地,回头不语泪潸然。

  卷259_12「酬李十六岐」王季友

  炼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俱逃名。出谷迷行洛阳道,乘流醉卧滑台城。城下故人久离怨,一欢适我两家愿。

  朝饮杖悬沽酒钱,暮餐囊有松花饭。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门馆争登龙。千宾揖对若流水,五经发难如叩钟。

  下笔新诗行满壁,立谈古人坐在席。问我草堂有卧云,知我山储无儋石。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

  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

  卷259_13「宿东溪李十五山亭」王季友  上山下山入山谷,溪中落日留我宿。松石依依当主人,主人不在意亦足。名花出地两重阶,绝顶平天一小斋。

  本意由来是山水,何用相逢语旧怀。

  卷259_14「观于舍人壁画山水」王季友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卷259_15「玉壶冰」王季友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壁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

  卷259_16「古塞曲」王季友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

  騂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于逖

  于逖,开元时人,李白、独孤及皆有诗赠之,亦与元结友善。诗二首。

  ——————————————————————————————

  卷259_17「野外行」于逖

  老病无乐事,岁秋悲更长。穷郊日萧索,生意已苍黄。  小弟发亦白,两男俱不强。有才且未达,况我非贤良。

  幸以朽钝姿,野外老风霜。寒鸦噪晚景,乔木思故乡。  魏人宅蓬池,结网伫鳣鲂。水清鱼不来,岁暮空彷徨。  卷259_18「忆舍弟」于逖

  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  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

  茫茫天地间,万类各有亲。安知汝与我,乖隔同胡秦。

  何时对形影,愤懑当共陈。

  ——————————————————————————————孟云卿

  孟云卿,河南人,一曰武昌人。第进士,为校书郎。与杜甫、元结友善。诗一卷。  ——————————————————————————————

  卷157_1「古别离」孟云卿

  朝日上高台,离人怨秋草。但见万里天,不见万里道。

  君行本迢远,苦乐良难保。宿昔梦同衾,忧心常倾倒。

  含酸欲谁诉,展转伤怀抱。结发年已迟,征行去何早。

  寒暄有时谢,憔悴难再好。人皆算年寿,死者何曾老。

  少壮无见期,水深风浩浩。

  卷157_2「今别离(一作别离曲)」孟云卿

  结发生别离,相思复相保。如何日已久,五变庭中草。

  渺渺大海途,悠悠吴江岛。但恐不出门,出门无远道。

  远道行既难,家贫衣复单。严风吹积雪,晨起鼻何酸。

  人生各有志,岂不怀所安。分明天上日,生死愿同欢。

  卷157_3「悲哉行」孟云卿

  孤儿去慈亲,远客丧主人。莫吟苦辛曲,此曲谁忍闻。

  可闻不可说,去去无期别。行人念前程,不待参辰没。

  朝亦常苦饥,暮亦常苦饥。飘飘万馀里,贫贱多是非。

  少年莫远游,远游多不归。

  卷157_4「行行且游猎篇」孟云卿  少年多武力,勇气冠幽州。何以纵心赏,马啼春草头。

  迟迟平原上,狐兔奔林丘。猛虎忽前逝,俊鹰连下鞲。

  俯身逐南北,轻捷固难俦。所发无不中,失之如我雠。

  岂唯务驰骋,猗尔暴田畴。残杀非不痛,古来良有由。

  卷157_5「古挽歌」孟云卿

  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冥冥何所须,尽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远,此别终天地。临穴频抚棺,至哀反无泪。

  尔形未衰老,尔息才童稚。骨肉安可离,皇天若容易。

  房帷即灵帐,庭宇为哀次。薤露歌若斯,人生尽如寄。

  卷157_6「放歌行」孟云卿  吾观天地图,世界亦可小。落落大海中,飘浮数洲岛。

  贤愚与蚁虱,一种同草草。地脉日夜流,天衣有时扫。

  东山谒居士,了我生死道。目见难噬脐,心通可亲脑。

  轩皇竟磨灭,周孔亦衰老。永谢当时人,吾将宝非宝。

  卷157_7「伤怀赠故人」孟云卿

  稍稍晨鸟翔,淅淅草上霜。人生早罹苦,寿命恐不长。

  二十学已成,三十名不彰。岂无同门友,贵贱易中肠。  驱马行万里,悠悠过帝乡。幸因弦歌末,得上君子堂。

  众乐互喧奏,独子备笙簧。坐中无知音,安得神扬扬。

  愿因高风起,上感白日光。

  卷157_8「邺城怀古」孟云卿

  朝发淇水南,将寻北燕路。魏家旧城阙,寥落无人住。

  伊昔天地屯,曹公独中据。群臣将北面,白日忽西暮。

  三台竟寂寞,万事良难固。雄图安在哉,衰草沾霜露。

  崔嵬长河北,尚见应刘墓。古树藏龙蛇,荒茅伏狐兔。

  永怀故池馆,数子连章句。逸兴驱山河,雄词变云雾。

  我行睹遗迹,精爽如可遇。斗酒将酹君,悲风白杨树。

  卷157_9「伤情」孟云卿

  为长心易忧,早孤意常伤。出门先踌躇,入户亦彷徨。

  此生一何苦,前事安可忘。兄弟先我没,孤幼盈我傍。

  旧居近东南,河水新为梁。松柏今在兹,安忍思故乡。

  四时与日月,万物各有常。秋风已一起,草木无不霜。

  行行当自勉,不忍再思量。

  卷157_10「伤时二首(一作宋郊)」孟云卿  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亲。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

  大方载群物,先死有常伦。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太空流素月,三五何明明。光耀侵白日,贤愚迷至精。  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常恐今夜没,须臾还复生。

  卷157_11「田园观雨兼晴后作」孟云卿  贫贱少情欲,借荒种南陂。我非老农圃,安得良土宜。

  秋成不廉俭,岁馀多馁饥。顾视仓廪间,有粮不成炊。

  晨登南园上,暮歇清蝉悲。早苗既芃芃,晚田尚离离。

  五行孰堪废,万物当及时。贤哉数夫子,开翅慎勿迟。

  卷157_12「汴河阻风」孟云卿

  清晨自梁宋,挂席之楚荆。出浦风渐恶,傍滩舟欲横。  大河喷东注,群动皆窅冥。白雾鱼龙气,黑云牛马形。

  苍茫迷所适,危安惧暂宁。信此天地内,孰为身命轻。

  丈夫苟未达,所向须存诚。前路舍舟去,东南仍晓晴。  卷157_13「行路难」孟云卿  君不见高山万仞连苍旻,天长地久成埃尘。

  君不见长松百尺多劲节,狂风暴雨终摧折。

  古今何世无圣贤,吾爱伯阳真乃天。金堂玉阙朝群仙,拍手东海成桑田。海中之水慎勿枯,乌鸢啄蚌伤明珠。

  行路难,艰险莫踟蹰。

  卷157_14「途中寄友人」孟云卿  昔时闻远路,谓是等闲行。及到求人地,始知为客情。

  事将公道背,尘绕马蹄生。倘使长如此,便堪休去程。

  卷157_15「寒食」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卷157_16「新安江上寄处士」孟云卿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人远禽鱼静,山空水木寒。

  啸起青蘋末,吟瞩白云端。即事遂幽赏,何必挂儒冠。

  卷157_17「句」孟云卿

  群物归大化,六龙颓西荒。(《感怀》)

  安知浮云外,日月不运行。(苦雨。见张为《主客图》)

  ——————————————————————————————张彪

  张彪,颍、洛间人。天宝末,将母避乱,杜甫诗所称张山人者是也。诗四首。

  ——————————————————————————————

  卷259_19「杂诗」张彪

  富贵多胜事,贫贱无良图。上德兼济心,中才不如愚。

  商者多巧智,农者争膏腴。儒生未遇时,衣食不自如。

  久与故交别,他荣我穷居。到门懒入门,何况千里馀。

  君子有褊性,矧乃寻常徒。行行任天地,无为强亲疏。  卷259_20「神仙」张彪

  神仙可学无,百岁名大约。天地何苍茫,人间半哀乐。

  浮生亮多惑,善事翻为恶。争先等驰驱,中路苦瘦弱。

  长老思养寿,后生笑寂寞。五谷非长年,四气乃灵药。

  列子何必待,吾心满寥廓。

  卷259_21「北游还酬孟云卿」张彪

  忽忽忘前事,志愿能相乖。衣马久羸弊,谁信文与才。  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心,壈坎难归来。

  慈母忧疾疹,至家念栖哀。与君宿姻亲,深见中外怀。

  俟余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卷259_22「古别离」张彪

  别离无远近,事欢情亦悲。不闻车轮声,后会将何时。

  去日忘寄书,来日乖前期。纵知明当返,一息千万思。  ——————————————————————————————赵徵明

  赵徵明,天水人。工书,窦臮《述书赋》称之。诗三首。

  ——————————————————————————————

  卷259_23「回军跛者」赵徵明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卷259_24「挽歌词」赵徵明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素车谁家子,丹旐引将去。

  原下荆棘丛,丛边有新墓。人间痛伤别,此是长别处。

  旷野多萧条,青松白杨树。  卷259_25「思归(一作古离别)」赵徵明

  为别未几日,去日如三秋。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  惟见分手处,白蘋满芳洲。寸心宁死别,不忍生离忧。

  卷259_26「泉上雨后作」元融

  风雨荡繁暑,雷息佳霁初。众峰带云雨,清气入我庐。  飒飒凉飙来,临窥惬所图。绿萝长新蔓,褭褭垂坐隅。

  流水复檐下,丹砂发清渠。养葛为我衣,种芋为我蔬。

  谁是畹与畦,瀰漫连野芜。

  ———————————————————————————————元融  元季川,名融,元结弟。大历、贞元间诗人也。诗四首。

  ———————————————————————————————

  卷259_27「登云中」元融  灌田东山下,取乐在尔休。清兴相引行,日日三四周。

  白鸥与我心,不厌此中游。穷览颇有适,不极趣无幽。

  憀然歌采薇,曲尽心悠悠。

  卷259_28「山中晓兴」元融

  河汉降玄霜,昨来节物殊。愧无神仙姿,岂有阴阳俱。

  灵鸟望不见,慨然悲高梧。华叶随风扬,珍条杂榛芜。

  为君寒谷吟,叹息知何如。

  卷259_29「古远行」元融

  悠悠远行者,羁独当时思。道与日月长,人无茅舍期。

  出门万里心,谁不伤别离。纵远当白发,岁月悲今时。

  何况异形容,安须与尔悲。

全秦文

作者: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录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传,是迄今为止收录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总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涵盖时间最长的一部文学总集,对唐以前历史、文学、宗教、语言等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全北齐文

作者:严可均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清代严可均所辑,共分十五集:《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全宋文》《全齐文》《全梁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北齐文》《全后周文》《全隋文》《先唐文》,共收录唐以前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七人(或作三千五百二十人),每人附有小传,是迄今为止收录唐以前文章最全的一部总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涵盖时间最长的一部文学总集,对唐以前历史、文学、宗教、语言等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为《全文》之一集,收辑了《全北齐文》及《全后周文》两册。 《全北齐文》自神武帝(北齐高祖、名高欢)始,至释慧可(佛教三世祖)止,计10卷,共84人,其文主要涉及奏章、表文、上疏、论兵、地象等。 《全后周文》自文帝(即宇化、讳泰)始,至释青年蔼止,计24卷,共61人,于表文,上疏文理字间。 透露出昔时古人之风采!而今我辈当更胜!

精选古籍
古籍分类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