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迁论

作者:僧肇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是东晋僧人僧肇的两篇佛教哲学论文,《神灭论》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学者范缜的无神论作品。这三篇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名篇,颇有代表性。

  僧肇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于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精于老庄及佛经,年将20即为关中名僧,后拜鸠摩罗什为师,协助译经,成为罗什的高足,他的文章得到罗什和慧远的称赞,是年青的佛学哲学家。他的佛教哲学论文《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四篇总编为《肇论》。现存《肇论》注疏有晋惠达《肇论疏》、唐元康《肇论疏》、元文才《肇论新疏》等。《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收集在当代学者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一书附录中,井有今译可参阅。

  《不真空论》讨论世界的存在问题,其主要论点是说一切人和事物都生灭无常,缘会则生,缘了则灭,所以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所谓“不真空”即是说世界不真实故空。但事物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假有而已。《物不迁论》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它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故曰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它只肯定事物变化的间断性而否定其连续性。以上两篇是对当时佛学理论讨论的总结。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约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卒于梁武帝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范缜经历齐梁两代,在南齐时曾与竟陵王萧子良辩论因果问题,并退而写出《神灭论》。该论是在梁武帝时正式发表全文载《弘明集》,梁武帝指使曹思文等64人围攻范缤而不能屈。《神灭论》针对当时佛教神不灭而发,讨论形神关系,认为人的精神离不开形体,“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与神不是两个东西;合在一起,“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两者是质用一体的,精神依于形体,好比刀的锋利离不开刀刃一样;所以人死之后灵魂是不存在的。范缜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元论,成为形神关系学说史上的一座理论高峰。可参看任继愈《关于《神灭论》》附今译,载《汉唐佛教思想论集。附录》和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相关资料
古籍分类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