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重视针刺多手法,补泻透穴加漆针


重视针刺手法是浙江针灸医家的一大特点。在宋明时期,北有窦汉卿,南有席弘、徐凤等针灸名家,在针刺手法上都有建树,手法之繁多,几乎已臻完备之境界,而杨继州在《针灸大成》中详述《内》、《难》等前贤手法,将其归纳为下手八法和十二法,其基本内容后来被吴谦等所编的《医宗金鉴》所收载,成为指导针灸医家具有规范性质的基本真次法。同时,他详述了四十四种单式和复式补泻手法,其中以天、地、人三才法为主的“截担补泻法”、“进火补进水泻”的冷热补泻法,补前人所未备,直到现在,言针刺手法最详者,仍首推杨继州。

元代王国瑞在《玉龙赋》首创“一针两穴”的透穴针法,后来杨继州扩充至二十余法,至《循经考穴编》时已发展到八十余法,被后世称为“玉龙透针”之法,至今已为针灸临床医家所广泛使用。王国瑞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创用的“十二经夫妻相合、逐日按时选用原穴法”和“飞腾八法”。高武的“十二经病井荣俞经合需虚泻实法”(即“子午流注纳支法”),都是以经脉气血流注与针灸时间相结合的一种刺法,在子午流注针法这一流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此外,流行于浙西地区的漆针,是我国其他省区所少见的,也是浙江特有的针刺法之一。其方法是用乳香、肉桂、川乌、血竭、京墨、米醋、麝香等药物,铺敷在患者皮肤上,然后再用针尖点刺至皮肤稍突起,再施以松花粉,待5~6天后花粉自行脱去,在皮肤上留下黄色的针痕,状如漆染,故名漆针。漆针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及腰痛等病。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