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中医古籍
查中医古籍
当前位置:中医文化 > 经验杂集

有效保护中药材资源应从源头抓起


我国自从1957年开始对供应紧缺的中药材进行人工种养试验以来,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着成绩,目前已经获得人工种养成功的中药材200多种,所提供的商品量占药用总量的70%左右,一些药用量大的品种如茯苓、白术、白芍、党参、桔梗、黄芪、天麻、杜仲、黄柏、厚朴、山茱萸、黄连、生地、山药、红花、菊花、当归、牛膝、三七、枸杞、白芷、栀子、枳壳、枣仁、玄参、连翘、泽泻、丹皮、川芎、麦冬、元胡、附子、云木香、鹿茸、牛黄等,基本上全是人工种养的,这对满足患者的药用需求和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成药工业的迅猛发展,所需中药材原料越来越多,中药材供应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2002年我国中成药产值达到717亿元,比1980年的11.5亿元翻了近6番,是1990年的70.6亿元的3.26倍;而中药保健品产值也达270亿元。中成药工业生产和中药保健品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中药材资源,使中药需求品种数量迅速增加,部分中药材供应紧缺加剧,甚至使不少野生品种遭到毁灭或处于濒危状态。如甲片仅广西1964年就收购商品100吨,按1:10的比例计算,当年宰杀的穿山甲达1000吨左右;而如今广西的石斛,上世纪60年代还有鲜石斛专门供应到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配方,最高年收购量达1万担以上,如今也基本上无商品收购,目前国内药用石斛主要来自越南、泰国等邻国。防风、龙胆草、五味子、大芸、贝母、冬虫夏草等几十种药材供不应求,直接影响到中医治病用药需求和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解决中药材供应紧缺问题,一是药加强现有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二是要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三是积极寻找代用品;四要加强科学研究,寻求新的药材品种。其中最重要的是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以避免再出现新的中药品种的灭绝。

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最有效的措施是从源头上加强管理,使中药材的消耗维持在现有资源能够承受的水平上而得以永续利用。这要求我们首先严格控制中药生产企业的开办。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200多个中成药工业生产企业,大部分西药厂也有中成药生产车间和流水线。由于生产企业过多,互相争原料的情况越演越烈。因此,应当加强对现有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整顿,通过整顿、取缔和关闭一些无独特品种、生产规模小、厂房设备陈旧简陋,产品疗效不稳的中药生产企业,从而使中药生产走向规模化、集约化,提高中成药生产的总体水平;其次严格控制重复产品的审批,努力提高新品种的科技含量。新品种的审批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凡是资源不能连续使用的品种一律不批,特别是对西部一些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产品的审批,一定要坚持以不损害现有资源为前提,因为这些地区资源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得以恢复,甚至可能面临灭绝之灾。如西藏的红景天、新疆的雪莲、青海的冬虫夏草,现在资源已处于濒危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加大保护力度,严格控制使用,才能有效地保护现有中药材资源的永续利用。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医药方
中药材
知识杂集
中医导航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