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卫气,要纠正《内经》给我们留下的一连串的错误!是需要学术界解决的问题。
一、对营卫属性的质疑
《内经》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1),愿闻其会。歧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2),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3)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
从营在脉中可以看出,营即营血(古今看法一致)。《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表明卫气是一种轻飘之气。营卫相对而言,即营血为阴,卫气为阳,对此的看法,也是古今皆一致的。《内经》有:“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质疑:阴阳的划分是,清(轻)为阳;浊(重)为阴。“清者为营,浊者为卫”从何说起?
二、对营卫运行的质疑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的“在”即“行”的意思,即营行脉内,卫行脉外。对此的看法,古今也没有分歧。那么,真的如此吗?还是让我们看看以下的事实吧:
为了避免脱离古人的原意,把“脉”先搞清楚:“脉”虽然不能肯定是指今天的血管,但是,古人所说的脉,也是管子的意思。因为营行脉内就是行于脉管内。卫行脉外之说,给人的印象是:卫为阳,阳主升,卫气从上焦宣发;因卫气轻飘滑利,见开则出,即使玄府紧闭,部分卫气照样散出;也就是说,卫气出上焦后,部分就散出了,卫阳上升,头上应该有卫气;如果卫气行于脉外,组织细胞间的循环全是动静脉,若卫气不能行于脉内,那么,卫气只能从无血管的皮肤角化层上升了。这只是按自然规律阳气上升而言,其实,角化层上升是不可能的。如果卫气不能从皮肤的角化层运行,教科书所说的真是卫气行与脉外,那么,头上,足下都应该没有卫气。然而,实际上,头上足下皆有卫气,那么卫气是怎么运行的?谁能答复这个问题?
“营卫各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我们看看古人对此的计算方法:《灵枢*五十营》篇记载,“人身上下左右前后共二十八条经脉,总长度为十六仗二尺。气行一周,水下二刻,日行于阳二十五周,水下五十刻,夜行于阴二十五周,水亦下五十刻,日夜五十周,则水下百刻,漏壶之水皆尽”。
对漏壶滴水的质疑是:要想计算的准确,壶中之水应该永远保持一个水平的位置;或者水满时出水口小,水少时出水口大,但是,这个方法很难掌握。如果不按以上两种方法,壶中之水满时,水应该是喷射。然后是流,再后是滴,壶水将尽时是渗。根据“则水下百刻,漏壶之水皆尽”来看,表明古人并没有采取以上两中方法。也就是说,壶中之水满的喷射,相当于滴或渗的数倍、或数十倍、数百倍,用这种方法来说明一种理论怎能让人相信呢?
三、对教科书卫气功能的质疑
《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对卫气生理功能而言:“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入;卫,就是保卫的意思……司腠理之开合……”。
质疑:护卫肌表:“护卫”把守之意。卫气是从内向外散发,只不过是从肌表通过而已。卫气“护卫”何有“散”能“守”乎?
司腠理之开合:腠理开,卫气见开而出;腠理之合,合即封闭的意思,散出的卫气已经消逝了,卫气的“合”从何说起?
四、对《内经》卫气病理的质疑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卫气者,出其悍气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程士德老师对此的解释是:“目不瞑,应作‘目不得眠者’;阳跷陷,应作‘阳跷满’据《灵枢*大或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跷满’”。
对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之说法,我坚决反对!因为卫气不论昼夜皆是从里向外散发,只不过是日暖,汗孔闭的松些,卫气多散点而已;夜间寒,汗孔闭的紧些,卫气散的少点而已。绝不可能卫气日向外散,夜向里聚!既然卫气性热为阳,就应该是:卫气不得入于阴(里),里则亏阳,里亏阳,则阴盛(寒)。阴盛应该是:多静(睡眠多),何有亏阳目不得眠之理?
如果以卫气的盛衰出入来阐述不眠症,正确的理解是:卫气被郁,郁而自热,内热则烦,故不能眠。“卫气不得入于阴不得眠”纯属理论上的错误!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