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 zāi ㄗㄞˉ ◎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水灾。火灾。灾难(nàn )。灾害。灾患。 ◎ 个人的不幸遭遇:招灾惹祸。幸灾乐祸。破财消灾。
◎ 灾 calamity disaster personal misfortune
详细字义◎ 灾 災、烖、菑 zāi 〈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2) 同本义 [fire as a disaster] 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说文》。或体灾。 大者曰灾,小者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释名》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左传·昭公九年》 (3) 又如:灾火(火灾);灾燀(火灾) (4) 灾害,祸患 [disaster;calamity;catastrophe] 大烖。——《周礼·司服》。注:“水火为害。” 祸烖杀礼。——《周礼·掌客》。注:“新有兵寇水火也。” 国有大故天烖。——《周礼·大祝》。注:“疫疠水旱也。” 灾及其身。——《荀子·臣道》 天灾降戾。(戾:猛,凶)——《国语·周语》 (5) 又如:灾晦(灾祸;恶运);灾燀(灾祸;灾难);天灾(自然灾害);受灾(遭受灾害);灾殃(灾难);灾兵(战争的灾难);灾疫(指疫疠这种灾祸);灾时(灾变的时间);灾疚(祸患疾苦);灾毒(祸患);灾故(灾患);灾魔(祸患;灾难) (6) 罪恶 [crime] 灾,纪也。——《谷梁传》。范宁注:“灾,谓罪恶;纪,治理也。”词性变化 ◎ 灾 zāi 〈动〉 (1) 伤害,使受灾害 [injury] 人君失政,天为异;不改,灾其人民;不改,乃灾其身也。——《论衡》 (2) 焚烧 [burn] 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汉书》 (3) 另见 zī
[①][zāi][《廣韻》祖才切,平咍,精。]亦作“烖1”。亦作“菑3”。亦作“灾1”。(1)自然发生的火灾。(2)泛指灾害,祸患。(3)罪恶;错误。(4)危害。(5)焚烧。(6)个人遭遇的不幸。
[广 韵]:祖才切,上平16咍,zāi,蟹開一平咍精[平水韵]:上平十灰[粤 语]:zoi1[闽南语]:chai1,che1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