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查询
查姓氏

拼音: xiè

百家姓谢姓专栏主要介绍谢姓的起源知识及由来历史资料,以及推荐多个好听的谢姓男孩/女孩名字。

谢姓来源
谢姓起源
谢姓起源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申伯之后。
据《姓谱》、 《元和姓纂》等所载,相传上古部落首领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氏之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宣王,宣王继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发兵攻申,不久灭掉申国。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炎帝,世称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为世代所敬仰,也被谢姓奉为始祖之一。关于谢姓的先祖来源,许多姓氏书都说它出自炎帝,是姜姓部落的后裔。如《元和姓纂》卷九去声四十杩:“谢,姜姓,炎帝之胤。”《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二·以国为氏》:“周异姓国:……谢氏,姜姓,炎帝之裔。”《万姓统谱》卷一。五去声二二杩:“谢,陈留,商者。炎帝之胤。”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司马迁作《史记》,依据《世本》,不将其正式列入《五帝本纪》之中,把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作为五帝,而将炎帝附于黄帝,故其名不显。
炎帝为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于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较早于黄帝,所以《史记》说:“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根据《竹书约年》的说法,“炎帝……育于姜水,故姜为姓”。可知炎帝最早的活动区域在姜水一带。姜水,在今天陕西的岐山、武功一带,属渭水流域。
炎帝部落后来还有多次迁徙。上述引《帝王世纪》说炎帝“初都陈”,即今河南的淮阳县;又说“又徙鲁”,鲁即曲阜,在山东西南部。炎帝还有一支向南发展,《竹书纪年》说:“炎帝……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烈山后来成了厉国,其地望在湖北省的随州市,与河南省桐柏县接壤。《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阪泉在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县城东一里,说明炎帝的足迹除到过陕西、河南、湖北外,还到达过河北地区。
至于炎帝一生的事迹,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白虎通》:“制耒耜,教民农作。”第二,《帝王世纪》:“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第三,《太平御览众“神农耕而陶。”第四,《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第五,《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
近年来,考工作者在炎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先后发现了距今七千多年、新石器时代前期的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出土了许多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铲和石镰等石质农具(木质农具难以保存不知其形),还有石磨棒、石磨盘之类的粮食加工工具,以及储存在窑穴中的碳化粟谷,炎帝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业文化,因而被后人尊称为神农氏,当做农业神世代敬仰。
二、是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
据《左传》、 《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相传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由此,谢姓另一部为黄帝后裔,得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
当今谢姓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黄帝为祖先,自称是黄帝的裔孙。其实,这种说法由来已久。
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章》引《世本》曰:“谢,任姓,黄帝之后。”《世本》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记黄帝迄春秋时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这是谢姓出于黄帝的最早说法。
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谢、章、昌、采、祝、结、泉、卑、过、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东汉时期人,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汉代有人认为谢姓是黄帝之后。
宋罗泌《路史·国名纪》:“谢,伯爵。《荆州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又:“黄帝之宗:欧阳修《谢绛铭》云: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见《诗·嵩高》。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上述意思是说,谢姓得名于谢国,黄帝之后,诸侯国,伯爵。至周代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后人以国名为姓氏。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人声四十马》:“谢,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嵩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为氏。”
三、他姓该姓
两唐书《谢偃传》记载,隋末唐初有个人叫谢偃,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淇县,唐贞观元年移治汲县,即今河南卫辉市)人,他在隋朝任散从正员郎,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应诏对策高第(即考试成绩优秀),被太宗李世民任为弘文馆直学士,又调任魏王府功曹,受诏献赋(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能得规讽之意,受到太宗的称赞。当时有李百药工诗,而谢偃善赋,人称李诗谢赋,可见谢偃以文学知名当时。谢偃的祖辈本姓直勒,《旧唐书·文苑传》说,他的祖父叫孝政,在北齐任散骑常侍,改姓谢。
直勒氏又称敕勒氏、敕力氏,出自南北朝时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高车部。高车本是匈奴人近属,在语言上属土耳其语系,汉代称丁零。至南北朝时,北方的鲜卑、柔然人称它为敕勒,汉人则因为其“俗多乘高轮车”而称之为高车或狄历,南朝人则仍旧称为丁零。直勒、敕勒、敕力、狄历、丁零,都是译音之转。他们原分布在今西伯利亚南部的安加拉河和叶尼塞河一带,以后逐渐南迁,到达色楞格河以西至阿尔泰山以东地区。南北朝初期,他们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时代,后来因为经常与北魏作战,受其影响,才慢慢进入阶级社会。公元5世纪时,被北魏打败的数十万敕勒人被迫从漠北迁居大漠以南,开始接受北魏的统治,负担赋税和兵役。由于不堪忍受奴役,到北魏末年,他们在酋长胡琛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各族人民联合发动的反抗运动,推倒北魏王朝后,便与汉民族融合在一起了。
直勒人粗犷豪放,曾在公元460年前后举行过一次有数万人参加的民族盛会,“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遨,歌吟欣欣”。后来追随北齐武帝高欢创业,又唱出了传颂千古的《敕勒歌》:“敕勒歌,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万里的草原风光和天仙般的敕勒民族生活尽在歌声之中。
后来被改谢姓的直勒人就出在这样的民族中。在谢偃父直勒思政被改姓以前,直勒族中早已有人以族名为姓。如据《魏书·太祖纪》和《高车传》记载,天兴三年(400年)十一月,高车直利曷部酋长敕力犍率九百余落内附,被授以扬威将军之职,置司马、参军,并赐谷两万斛。《周书·陈欣传》也说,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陈欣与开府敕勒庆破齐将王鸾嵩。从时间上推算,敕勒庆应是与谢偃父同时的人。按照高车人的习俗,部落酋长世代相袭,则谢偃父与敕勒庆都可能是敕力犍的后裔,或者二人之中还有一人接任了本部落的最高职务。如果这种推断无误的话,那么,改姓谢的直勒政就出在高车直利曷部落,而率众降魏的敕力犍也就是他的血缘先祖。
另外,先秦时期,姓氏之中有射氏,因与谢字同音,常被写作谢,后人遂有以谢为氏者关于射氏的来源,史书记载不一。《万姓统谱》说出自晋大夫貌之后,《姓氏考略》则认为由古代司射官而来,《汉书》颜师古注更认为是谢氏的分支。
还有一种改姓谢的情况是:周宣王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乎王东迁洛邑后,这部分人被迫东迁兖州龚邱县(今山东宁阳县)。为了纪念故地,也把新到的地方称作谢丘。后来又以谢丘为姓。
四、少数民族谢姓:
涪陵谢氏
居住在今四川彭水县一带的谢姓人祖先。据研究,他们可能出自被楚文王南迁荆山一带的谢人,约在战国时迁居涪陵,与巴人杂居,有的融人巴人。东汉末年,一个叫谢本的人请求以丹兴(今四川黔江)、汉葭(今彭水县东)二县设涪陵郡,得到批准,可知他在当地已有相当的势力。另据晋人常琚所撰《华阳国志·巴志》说,蜀后主延熙十三年(250年),涪陵大姓徐巨起兵作乱,被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分赢弱配督将韩、蒋,名为助郡军。遂世掌部曲,为大姓。晋初,移弩士于冯翊莲勺。其人性质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故迄今有蜀、汉、关中、涪陵,其为军在南方者犹存。”就是说,谢姓作为涪陵四大姓之一,因受徐巨的牵连,被邓芝北迁于蜀(今四川成都一带),担任猎射官或助郡军,后来又被称为弩士,在蜀汉亡国后北迁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县东北)。这些被两度迁移的涪陵谢氏,人数当在千家以上,可见其势力之大。也正是因为这种迁徙,涪陵谢氏一分为三,在蜀郡和冯翊都留下了生活的足迹。
早在东汉时,涪陵谢氏的一些人还与当地的白虎夷人融合在一起,甚至有人当了他们的首领。《东汉繁长张禅等题名碑》中有“白虎夷王谢节”,显然就是其中之一。白虎夷是巴人中的一支,繁县在今四川鼓县西北,正是谢人的迁徙之地。 邓芝迁徙涪陵谢氏之后,勉强留下来的谢姓人又有南迁南中地区者。《华阳国志·南中志》说永昌郡有陈、赵、谢、杨四姓,都是“大姓”,可见谢氏迁到这里以后仍然保持其大族地位。永昌郡就是今天以云南保山县为中心,包括缅甸东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由于涪陵谢氏居住在古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他们很早就扮演了民族融合的先驱者角色。早在东汉初年,他们中的一支南人黔中,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领袖,后采演变为隋唐时期的东、南、西三谢蛮。据《华阳国志》等书记载说,西汉末年,(片羊)柯郡(今贵州凯里县西北)功曹谢暹与郡中大姓龙、傅、尹、董氏拥郡自保,后听说光武帝起于河北,乃派人绕道番禺江(即今珠江)北上,奉贡汉朝。光武帝嘉之,赐号义郎。从此,谢氏世代承袭,发展为大姓。至西晋末年,巴人李特据成都称帝,晋宁州刺史王逊“欲迁烊柯太守谢恕为涪陵太守”,以抵抗李特。谢恕就是(片羊)柯人。其后,李特侄李寿控制了南中地区,“惟烊柯谢恕不为寿所用,遂保郡独为晋”。不久,东晋灭亡李氏政权,对烊柯实行羁縻政策,实际上是承认了谢恕对烊柯的世袭特权。于是,谢恕便分封子弟到郡内其他各县,出任长官,也允许他们世代相继,从而使谢氏势力在烊柯郡内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为了便于进行区分,居住在郡南庄州(今贵州贵阳市南青岩附近)者称南谢,郡东应州 (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者称东谢,郡西琰州(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者称西谢。而以后的隋唐王朝因为他们居住在蛮族人生活的地区,则习惯把他们称作南谢蛮、东谢蛮和西谢蛮。所以《旧唐书·南蛮传》有这样的记载: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白蛮。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甚尊畏之。贞观三年(629年),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俱来朝见,拜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此外,在《新唐书·南蛮传》中,也有一系列关于谢蛮人活动的记载,如:武德三年(620年),授谢龙羽为烊州刺史、夜郎郡公;龙朔三年(663年),矩州刺史谢法成率七千户内附;开元十年(722年),烊柯大首领谢元齐死,诏以其孙谢嘉艺袭封;贞元中(785—805年),谢讪出任邛州(今四川邛崃县)刺史;十三年(797年),谢文经任(片羊)州录事参军;等等。他们活动的地区和统辖范围,主要是贵州东南部一带。
三谢蛮“蛮”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三谢”指东、南、西三支,因其首领姓谢而得名。三谢蛮原为一支,是西汉时自四川涪陵南迁至今贵州省境及广西一些地方的,因其居地属(片羊)柯郡,故通称掸柯蛮。他们从事畲(she)田耕作(即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耕种),无文字,刻木为契,宴聚则击铜鼓。他们据有万寿、且兰、广谈、毋敛等县地,族大人众,酋长世袭,以后居住的方位约于南朝时期分为东谢蛮、南谢蛮、西谢蛮,至唐朝初期,他们的首领向唐朝贡,才再次正式归入中央王朝统治。据《旧唐书》、《新唐书》等书记载,唐代“东谢蛮,其地在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县)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官僚,西连夷子,北至蛮,其酋长谢元深世为酋长”。唐贞观三年(629年)闰十二月丁未,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向唐朝贡。唐以其地置应州(今贵州东北的思南、德江一带),以谢元深为刺史,隶属黔州都督府。同一时期,南谢蛮首领谢强也向唐朝贡。唐以谢强为南寿州刺史,隶黔州都督府,次年改任庄州(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青岩附近)。西谢蛮在琰州(治所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首领叫谢汕,贞观中被任为功州(治所在今贵州修文县东北)刺史。又,唐武德三年(620年),授谢龙羽((片羊)柯蛮)为(片羊)治州(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东北草塘)刺史、夜郎郡(治所在夜郎县,即今贵州正安县西北)公;龙朔三年(663年),矩州(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刺史谢法成招慰比楼等七千户内附;开元十年(722年),胖柯大首领谢元齐死,诏其孙谢嘉艺袭封,其权后被西赵蛮赵氏夺取。三谢蛮所统辖境域地方千里,约东起今榕江县,北至贵州东北境,北邻剑河,西及八寨,南迄广西北境。贵州谢氏,大多为汉族,部分融入布依、壮等少数民族。
瑶族谢姓
瑶族主要居住在广西、湖南等地。族中谢姓的来源,一部分与先秦时迁居谢沐的谢人有关,另则由壮族谢姓融人。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石灰窑村瑶族《评皇券牒》中有“奉东门大将军、金骑都尉谢思宠”,可知当地瑶族中有谢姓;《武岗州志》卷五三记载,当地瑶族主要居住在13个地方,其中居于上下渣坪团和小麻溪团者皆有谢姓,为著名大族;广东连山县瑶族有盘、赵、李、冯、邓、黄、谢、韦、覃等姓,其中谢姓与韦、覃等姓都是出自壮族,因入赘瑶族而来。此外,近代以来,一些瑶族人由广西南迁越南北部山区,称为山瑶人,越南人则叫做山由人。他们主要来自八个大姓,其中之一便是谢姓。
壮族谢姓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族中的谢姓也主要由当初谢蛮人的后裔融人而来。清咸丰七年(1857年),广西贵县覃塘乡青云村人谢秉彝率众举行了反清暴动,参加者主要是他的壮族同姓人。
侗族谢姓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地区,隋唐时是东谢蛮的活动范围。东谢蛮的绝大部分后来成为汉族,但也有一少部分与西谢蛮部落的人一起发展成为侗族,其中便有以谢为姓的人。他们主要居住于湖南新晃、广西三江、贵州玉屏等地。新晃县侗族有杨、吴、姚、龙、谢五姓,约在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部分人北迁湖北宜恩县潭区、晓关一带,还先后建造了15座具有本族特色的飞山庙。在新到的地方中,谢姓仍是侗族大姓之一。
满族谢姓
明代居于辽东的谢姓汉人,由于清朝兴起,成为满洲贵族的臣民和奴隶,满语中“包衣”或“包衣阿哈”就是指这种人。他们除做家奴外,有时还被编人军队。如果运气好,还能谋到一官半职。如《清朝通志》载:“谢氏,谢承宗,正黄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任骁骑校。”又:“谢氏,西林布,正蓝旗包衣旗鼓人,任护军校。”他们的子孙经过清朝近三百年的发展同化,大多仍为汉族,但也有融人满族的人。
谢姓郡望堂号
堂号
威怀堂、安晋堂:因谢安命名。晋朝时的谢安名望很高,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不干,一直到了40岁那年才当了司马。在作官的过程中表现了高风亮节,拜为尚书仆射加后将军。在淝水之战中携其侄谢玄大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得此堂号。此外还有以“陈留”、“会稽”、"宝树”为堂号。
郡望
陈留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相当于今河南东至民权。宁陵,西至开封、尉氏,北至延津,南至杞县。
陈郡:秦始置郡,西汉时改为淮南国,东汉章和二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献帝时改变郡,隋开皇初废。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所在吴县。西汉相当于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大部及福建全省。顺帝时移至山阴。此支谢氏为陈郡谢氏分支。
冯诩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同名行政区。三国魏在此置郡,治所在临晋。
谢姓家乘谱牒
谢姓家谱介绍
家乘(sheng)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时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撰有日记体《宜州家乘》,后人撰修家谱,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也有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后者又称“族谱”“宗谱”“家谱”或“家乘”。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官方选用人才必须考察谱牒,因此,撰修族谱之风盛行,隋代以后虽然施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取仕,但直至明清时期,许多家族仍编修族谱。族谱主要内容有姓氏起源、播迁、分支始祖、世代相传的统系、辈字、祠堂、祖茔、族规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前一种家谱在书中共引用七处,后一种引用一处。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为防止假冒,国家还专门成立有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
《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出自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出自谢氏族人之手。但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
目前所见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书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94人,附录会稽谢氏4人。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刊本,藏于日本,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刊布发表。
修谱
谢氏修谱,约始于东晋、南朝时期。南朝梁刘孝标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作注释时,曾引用《谢氏谱》。此谱分为《陈国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此外,《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氏谱》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谢氏家谱》一卷。可惜这些书都已亡佚。
据福建谢氏源流研究室主任谢宗楷先生多年调查、发掘、整理,初步发现共有谢氏族谱401部,其中,福建省 166部,涉及44个县市,江苏3部,浙江 23部,安徽5部,江西8部,山东4部,河南3部,湖北2部,湖南6部,广东8部,广东2部,四川1部。台湾档案机构藏谱目录168部,泰国2部。另有《世界谢氏通讯》报道的《成都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银山谢氏族谱》《广东南海谢氏族谱》等多部族谱,可见谢氏谱牒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这些族谱,存有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名人作的序数十篇,其中著名的有宋代《苏公老泉赠谢氏谱序》、黄庭坚《谢氏世谱序》、苏轼《谢氏宗谱谱序》、朱熹《谢氏宗谱序》、彭龟年《谢氏旧谱序》、文天祥《江西信州叠山谢先生谱序》、谢枋得《修辑族谱原序》及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为福建长乐谢氏宗谱所写的序。
宋代的作者都是著名人物,按理说所作谱序应是非常珍贵的,但是,有些问题却值得考虑:首先是谱序的真伪应予以辨别; 即使是这些名人所写,由于时代的、阶级的、知识的局限,他们论述之事是否符合史实,也须加以研究。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写《谢氏宗谱谱序》 (一本作《谢氏族谱序》),落款“宋元?五年知杭州眉山苏轼”,一本作“知浙江杭州眉山苏轼东坡”,一本作“通判浙江杭州眉山苏轼”,其中必有传抄者妄自增删者。文中有“熙宁三年余以谪通判杭州”、“绍兴与杭接壤”等语。据《苏东坡年谱》载,苏轼先后两次去杭州任职。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辛亥(1071年),因获罪王安石,“乞外避之,除通判杭州”;第二次是宋哲宗元?四年(1089年)“除龙图学士知杭州”。于此可知,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的时间为“熙宁四年”,而不是“熙宁三年”;元?五年应为“知杭州”而不是“通判浙江杭州”。再者,“绍兴”作为地名,最早是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而北宋时的苏轼1101年已死,怎能会有“绍兴与杭接壤”之语呢?更重要的是文中所说“谢氏自申伯得姓”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申伯从来也没有姓过谢。凡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即使出自名家之手的谱序或谱中所记内容,也必须经过鉴别方能采用。
宋代以后,谢氏由于分散全国各地,随着私家修谱之风的兴起,各地的谢氏族人也纷纷修谱,发放给族中宗亲,并定期续谱,不,断更新。每当新谱一出,旧谱除留少数几部由族长保存外,其余全部销毁,加上社会动荡和天灾人祸,早期家谱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就笔者所知,目前台湾谢氏族人保存有一部明朝万历年间所修的《谢氏统宗志》,大概是较早的一部家谱。至于在此以后的各种落谱牒,较为常见者,有民国时期所修《谢氏宗谱》、明万历《海沧石塘谢氏族谱》、清同治《南海丹山谢氏世谱》、《番禹芳村谢氏族谱》、《西贡沙角尾谢氏族谱》、《深圳石岩龙眼山谢氏族谱》、浙江上虞《盖东谢氏宗谱》等。
1947年,由硕儒谢鸿轩发起并主持,约请各地谢氏宗亲,开始编写一部新的家族通谱。经过多人一年时间的辛勤耕耘,新谱于次年冬至日全部修毕,并请谱师来宗祠中雕版印谱。又过了半年,新谱雕印完毕,共32部,每部12册,定名为《谢氏宗谱》,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影响,目前这部家谱完整的只有两套。另在台湾的大半套,是由修谱者本人于1949年从大陆带去的。当时修谱者正在督印新谱,来不及将谱印完,仅带一些印毕的纸页匆匆上路。至台湾后经分捡整理,编为家谱的第二至十册。另外三册终因海峡隔阻,多年来一直未能补齐。
近年来两岸关系解冻,寄居台湾的谢姓人纷纷回思念多年的家乡寻根祭祖,又从家乡访得新谱的第一、十一、十二册,带回台湾,使分散的家谱终于合璧。
世系:
在谢姓人及其编修的家谱中,多称炎帝为太始祖,申伯为始祖,并说他是炎帝的六十三代孙,在周宣王五年(前823年)因功被封于申国谢邑。子孙别姜为谢,以地为氏。这样,就用一条血缘纽带把炎帝和申伯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还确定了申伯受封的确切时间,不过,仅就这一时间而言,历史上还有不同的记载。就笔者所见,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书籍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原是一本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从魏安厘王墓中发掘出来的书籍,记夏商以来至魏哀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它的原书在宋代以前已经亡佚,今天所能看到的除几种辑本外,还有一种是由明朝人伪造、假称是南朝人沈约编定的《竹书纪年》。属于辑本者一般还能遵循历史的原貌,不擅自改写或添加原文;伪造者不仅全部抄袭他书,而且还随意添文去字,望文生意,甚至加注日期。说申伯在宣王某年确切受封者便出自这本伪造的书中,全文是“宣王……七年,王赐申伯命”,而前者对此事只字未提。这种确切的受封日期与前述受封时间虽有两年之差,但也大约是其说的根据,当然也不否认可能是另有所据。至于谢姓有关家谱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做法的初衷,大约也不外乎为了解开人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使人有一种确切无疑的历史感,同时也使之树立一种以祖宗为荣的自豪感。另外,大约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谢姓人还编定了自己传说中的世系,并在这一世系中确定了自己列祖列宗的姓名,以及他们的事迹、婚配、子女、迁徙、寿夭、在位时间等情况,使我们从另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关于谢姓传说中祖先的名字和世系,不少家谱都有记载,其间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大同小异。
八世祖考榆罔公,在位55年。蚩尤作乱,禅位黄帝,降为侯。妣伊耆氏,子帝柱。
九世祖考帝柱公,因父降为列侯,分封丁洛,世袭其职。妣伊耆氏,子庆甲。
十世祖考庆甲公,妣陈张氏,一作陈绛氏,子戏。
十一世祖考戏公,妣有邰氏,子器。
十二世祖考器公,妣风氏,子祝融。
十三世祖考祝融公,相黄帝而治天下,辩乎南方。妣挚氏,子垂。
十四世祖考垂公,妣蜀山氏,子伯益、伯夷。
十五世祖考伯益公,舜命为虞,佐禹治水有功,禹崩以天下授之,公不受,乃避居箕山之阳。妣虞氏,一作有娥氏,子若木。
十六世祖考若木公,妣石费氏,子费昌。
十七世祖考费昌公,妣祝绛氏,子房。
十八世祖考房公,妣视山氏,一作蜀山氏,子仁昌。
十九世祖考仁昌公,一作仁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天英。
二十世祖考天英公,妣蜀山氏,子硅。
二十一世祖考硅公,妣扈氏,一作有扈氏,子敏。
二十二世祖考敏公,妣嫩訾氏,一作(女取)紫氏,子豹
二十三世祖考豹公,妣鬼方氏,子谦。
二十四世祖考谦公,妣有扈氏,一作扈氏,子澄。
二十五世祖考澄公,妣挚氏,子晔。
二十六世祖考晔公,妣风氏,子宇。氏
二十七世祖考宇公,妣己氏,子清。
二十八世祖考清公,妣伊耆氏,子宝。
二十九世祖考宝公,妣鬼方氏,子宽。
三十世祖考宽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典。
三十一世祖考典公,一作兴公。妣有娇氏,一作(虫乔)子明。
三十二世祖考明公,妣有娇氏,一作(虫乔)氏,子车
三十三世祖考车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能。
三十四世祖考能公,妣蜀山氏,子宏。
三十五世祖考宏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瑞。
三十六世祖考瑞公,妣风氏,子倚。
三十七世祖考倚公,妣宝惠氏,一作实费氏,子拜。
三十八世祖考拜公,妣有娥氏,一作娥氏,子世长。
三十九世祖考世长公,妣景仆氏,子恭。
四十世祖考恭公,妣鬼方氏,子祥若。
四十一世祖考祥若公,妣有邰氏,一作邵氏,子范。
四十二世祖考范公,妣陈绛氏,子箨。
四十三世祖考箨公,妣有娇氏,一作娇氏,子安世。
四十四世祖考安世公,妣伊耆氏,子忠贞。
四十五世祖考忠贞公,妣挚氏,子绍良。
四十六世祖考绍良公,妣风氏,子庵年。
四十七世祖考庵年公,妣蜀山氏,子卿。
四十八世祖考卿公,妣景仆氏,子(讠合艹)。
四十九世祖考(讠合艹)公,妣风氏,子彦。五十世祖考彦公,妣姬氏、鬼方氏,子绥章、筠生绥章,一作绂章。
五十一世祖考筠生公,一作虺筠公。妣姬氏,子吕尚。
五十二世祖考吕尚公,字子牙,号飞熊,一称姜太公。年八十遇周文王,相武王而治天下,周尊为师尚父,封齐侯,子孙世袭。妣马氏,子丁、王、年、彦、柯、绍、骆、铎、青、易、尚、其、佐。
五十三世祖考佐公,封于申。妣景仆氏,子汲。
五十四世祖考汲公,妣有扈氏,一作扈氏,子陵高。
五十五世祖考陵高公,妣姬氏,子嵩。
五十六世祖考嵩公,妣温氏,子谋。
五十七世祖考谋公,一作某公。妣顾氏,子成。
五十八世祖考成公,妣马氏,子胡。
五十九世祖考胡公,妣温氏,子献。
六十世祖考献公,妣有施氏,子宁。
六十一世祖考宁公,妣顾氏,子恩。
六十二世祖考恩公,字宏道,妣孟氏女适周厉王。子诚、申甫,
六十三世祖诚公,号申伯。辅宣王中兴,宣王赐封于谢,子孙因以为氏,遂为谢氏受姓始祖。妣王、高、张氏,子弘、猛。
谢姓迁徙分布

谢姓迁徙史
当今谢姓人主要出自炎帝和黄帝,其中尤以自称出自炎帝之后者最多。由于炎帝在当年被认为以姜为姓,尊其为祖先的谢姓人也被认为姜姓谢氏,并以此与出自黄帝之后的姬姓谢氏相区别。仅就姜姓谢氏而言,他们血缘先祖可考的历史大约以跟随炎帝参加与黄帝之间的阪泉之战为最早,其后因炎帝的失败而被迫南迁安邑,殷商时期再次南迁,居谢水,到达今天的洛阳西部一带。西周建国后经营成周,他们被迫再次南迁,与黄帝之裔的古谢国人交错杂居。从此,分别来自炎黄二帝的两支谢姓人便融合在一起。
炎帝部落在黄帝族兴起时已很衰落,以至在阪泉之战时被彻底打败,部落从此分崩离析。其中的一支由河北北部南迂山西安邑县一带(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镇),并以巫咸之名知名于世。
故《太平御览》卷七九引《归藏》曰:“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意思是说“巫咸”是一位著名的巫师,《世本·作篇》说“巫咸作筮”,《路史·后纪三》说神农使巫咸主筮,与《归藏》参校,知巫咸是炎帝部落的人。阪泉战后,炎帝族不胜,巫咸即率余部西迁,在山西西南部的安邑县定居下来,专事采药治病,继承发展炎帝的事业。由于其技艺世代相传,名闻遐迩,其居住的地区也被《山海经》等书称为巫咸国。
《山海经·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从这段记载可知,巫咸国民有操蛇而行的习惯,可见是一个与蛇有密切关系的部族。《帝王世纪》明确记载炎帝是一个感神龙而生的人,龙即是蛇,说明巫咸国与炎帝有渊源关系,更可证巫咸国民即炎帝的后裔。
巫咸国民因职业的不同,又被分作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个流派,其中的巫谢便被认为是最早的一支谢姓人。《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爰在药。”这段记载意思是说,灵山上出产草药,巫谢等常在此采药。灵山与前述登葆山都在安邑县境内,巫谢与巫咸音同字异,其含义也当与巫咸相同,指以巫术和医术世代相传的一部分人。这是一段对谢姓来源有特殊意义的记载。
巫咸国对内虽有支派之分,对外则被视为一体,擅长巫医的国民被通称为巫咸。商朝中宗时(约公元前1447—前1330年在位),巫咸国早已被纳入商朝统治之下,其中一个被称做巫咸(又作巫贤)的人曾奉命“祷于山河”(《御览》卷七九。引《外国图》),其后便被誉为“神巫”(《楚辞·离骚》王逸注),说明巫咸国民在商王朝中仍以医术知名。
南迁谢水
炎帝的子孙在巫咸国中生息繁衍了数千年,至殷中宗时巫咸国民之一的巫咸与伊尹之子伊陟夹辅中宗,“治王家”,“殷复兴,诸侯归之”。其后商朝迁都于耿(今河南温县东),巫咸国的一部分人也南迁于谢水流域(今河南洛阳市西),成为炎帝的谢姓传人。
谢水在今洛阳市西,《山海经·中山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其西五十里曰瞻诸之山。“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谢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毅水。”郭朴注“谢”曰:“音谢。”是谢水又作谢水。而谢水发源地的瞻诸山在洛阳市新安县东南部的磁涧乡岭东村南,属秦岭崤山余脉,俗名黑羊山。从此往南人宜阳县界,有一因山得名的黑羊山村,便是谢水流经的地方。谢水今称马沟水,由瞻诸山发源,东南流经新安县磁涧乡的岭东、前洼二村,人宜阳县寻村乡的黑羊山村,经刘沟、小郭坪等村,在小郭坪东南约一公里处注入龙潭沟水,然后流进洛河。谢水从发源处到人龙潭沟,全长不足十公里。经过数千年的风雨侵袭,它在一年中很少有水,河床的最浅处也与平地一般无异。但谁又能想到,当年的谢姓先祖们,从安邑迁到这里,正是靠这条水生息繁衍的。
《水经·洛水注》说,洛水支流之一的惠水发源于魔山的交角水合白石山南,东南流。与源于娄涿山的瞻水汇合后,继续流向东南,再与谢水汇合,最后注入洛水。惠水今称龙潭沟水,瞻水今称南赵洼水;白石山今名依旧,娄涿山俗名镂脚山,又名磨盘山,都在瞻诸山西;魔山仍因旧名,在瞻诸山东。由此可知谢水在南北朝时就已是先人惠水,然后再人洛水,形成今天所见的地理面貌。 谢水的得名大约与巫咸人亦即谢人迁居这里有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既称巫咸国分为巫谢等十大支派,又说瞻诸之山有谢水,以此与其他先秦史书参校,可知巫咸国民在殷中宗时确有一支因巫咸“治王家”的缘故南迁,并最终定居在谢水一带。这支南迁的巫咸人属巫咸国中何种支派不得而知,但从他们南迁后定居的地方被称为“谢”推断,他们显然是巫谢人,或者是因“巫咸”与“谢”同音而转的别称。他们到谢水流域后,应与当地人一样从事农业生活,而不再以医巫为专职。因此若十年后,他们也不再被称做巫咸或巫谢。
这样,他们便彻底地从巫咸国中分化出来,成为中原地区华夏族的一员。
巫谢人定居谢水流域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原地区一支不容忽视的势力
至西周建国以后,为了在洛阳一带安插亲信势力,他们被作为西周的异姓臣民从谢水一带迁出,沿秦岭东部的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下,到达南阳附近的(氵此)水、谢水流域,并最终在那里定居下来。
谢人这次南迁的原因是西周王室经营洛邑。原来,周部族兴起于关中的渭水流域,灭商建国后仍都关中,未能适应新的形势,因而引起了在东方的武庚、管叔、蔡叔、霍叔和徐、奄、薄姑等国的叛乱。周公亲自率师东征,苦战三年才平定叛乱。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成王、周公除大封诸侯于天下外,又在洛水支流岸修建洛邑(今洛阳白马寺东三里),把商朝遗民迁到那里,严密加以监督又在西岸修建王城今洛阳王城公园),以八师军队驻守,作为朝会东方诸侯的东都。据史书记载,洛邑与王城相距30里。由此往东至圃田(今郑州市东),西至周都镐京(今西安市),千里之内,都是王畿之地。伊洛地区一下子成了周朝的东方重镇。
谢人居住的谢水流域,由于西周王朝经营东方的缘故,也变得十分重要起来。后来被当做周朝东都的王城,面积约四十平方里,由此向西南不远,便是谢人活动的谢水流域。据《尚书》、《逸周书》、《帝王世纪》等书记载,王城建成后,成王亲自驾临,视察新建的宗庙、宫殿和朝市,观看新城规模,并从关中调来八师(每师2500人)驻防,一度把王城作为国都。此后,西周王公贵族也不断迁居于此,周王每到东方巡视,都要在此召见诸侯、处理政务、决定国家大事。而谢人活 动的谢水流域,地处西周王畿之内,剑匕近东西交通咽喉的函谷关口,东北毗邻王城城池。作为王城附近的一大隐患,西周统治者不能不留意这一事实。出于加强东都防卫的考虑,强迫他们迁出这一地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先秦至晋代谢姓的迁徙:
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前827一前782年),曾把舅父申伯分封于谢,让他在这里建立一个诸侯国。从此,谢人成了中国的臣民。申伯之名最早见于《诗·大雅·嵩高》,生平、来源已大多不可考知。《史记·齐世家》说,虞夏之际,曾封当年辅佐大禹治水有功的四岳的后人于申,据此可以推断申伯的祖先可能与四岳有关。四岳在尧舜时是四方部落的首领之一,他在《元和姓纂》卷三申姓部里排名在炎帝之下,又说他出于炎帝的姜姓部落,那么也就是炎帝的后人。《元和姓纂》还说“炎帝四岳之后封于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其所指也是上述所说的申伯。由此可以认为,申伯也是炎帝的后裔,与谢邑所居谢民中的一部分人是同一个先祖。
申伯因有宣王元舅的身份,封谢时受到了特别的优待。宣王不仅亲自为他选定封地,派召公等人为他准备好就封后所需要的一切,而且还赏赐给他车马、硅璧、朝板等象征身份地位的器物,亲自到五六十里外的郧(今陕西眉县东)为他设宴饯行。申伯因有这样的荣耀,就勇武番番地到谢邑就任。至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的时候,又率“南国之师”随宣王北伐姜氏之戎。
申伯及其子孙受封谢邑后,即成为周朝南方的一个重要诸侯国,级别也从伯爵国上升为侯爵国。其后又嫁女与宣王子幽王,生太子宜臼。幽王宠幸褒姒,废宜臼而立褒姒子伯服,宜臼只好逃到申国求援。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攻周,杀幽王,虏褒姒,立宜臼,迁周都于洛邑,开创了东周政局,而宜臼也被称为周平王。这是申国最强盛的时期。后来楚国在南方兴起,申国中衰。至公元前 688年前后,申国最后被楚国灭亡。
由于申国建立在谢人活动的谢邑之地,受谢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以至在亡国之后,申伯后裔中的不少人改姓谢,成为又一批谢姓人。故《元和姓纂》称:“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后失爵,以国为姓焉。”《姓氏急就章》也说:“谢氏,南阳棘阳县有谢城。周申侯于此作邑,后为氏。”《万姓统谱》:谢,“炎帝之胤。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谢,以邑为氏”。今天谢姓人大都尊申伯为始祖,其原因就在这里。
申伯封谢后,曾有一批不愿做附庸的谢人离谢邑而去,迂往东方或南方。至春秋初年,留居的谢人又遭楚国的奴役,先后迂往湖南,四川,浙江等地,遂把种子撒向全国在申伯受封前后由谢邑外迁的人中,有一些人东迁到今淮河与泖水相交的东南部一带。后人因他们迁居于此,也把这里称做谢城或谢邑。1979年3月,河南信阳市吴家店乡坟扒村刘忠富院内,出土一批西周末期的青铜器,其中就有当年谢人铸造和使用的器皿。一支铜削上还铸有文字,铭文是“佳系仲榭子用”。铭文中的“榭”字即谢字,说明谢人确实在这一带活动过。《清一统志·汝宁府》记载,罗山县西北30里有谢城,在淮河之南,泖河东北。清代的罗山县今名依旧,谢城当在该县尤店乡西围孜与罗围子两村之间。这里西距信阳市坟扒村不远,显然是当年谢人迁到这里后的一个活动中心。
留在申国的谢人在东周初年又有一次迁徙记录,不过这次是属于追随申国贵族而来。如史书所载,申侯在西周末年联合其他国家灭亡西周,拥周平王建立东周,还把周朝国都迁到离自己较近的洛邑。为了加强对周平王的控制,又派军队屯驻在洛邑东郊。这时是申国最强盛的时候。与此同时,又在南方发展势力,攻占淮水上游诸小国土地,派亲近人等到那里建邦立国。于是在申国本土之外,又有了新的谢邑、谢城、申国。乾隆《信阳县志》:“信阳、罗山皆申伯国也。”民国续修《信阳县志》:“谢城在县西北六十里淮河北、泗河西北。《方舆胜览》云:申伯所封之地。即今平昌关北之古城。”古城旁又有楚王城、太子城,相传都是当年申国人和谢人迁徙之地,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多次在信阳北60里的长台关一带的古城址中发现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铜器及其他文物,证明当时确有申国移民居住。而信阳在北周以后称申州,颜师古等人都认为“古者申与信同”,可知二者有渊源关系。
申国谢邑在被楚国灭亡后,除有一部分人留居当地外,大多被作为战俘迁到淮河上、中游。他们中属于申伯之后者多改姓谢以纪念故国,而谢人则仍以谢为姓。又过了百余年,楚国与吴国在淮河流域争霸,楚灵王担心他们对自己不利,便把他们与许、胡、沈、道、房等国遗民一起,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从此,这部分人便流落到南方各地。
楚灭申谢后,被迫南迁的谢人有一些摆脱楚人的控制,继续南迁到潇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汉代时,已经成为一大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此后便在这里设谢沐县。《水经·湘水注》说,湘水支流之一的观水出谢沐县,西北经观阳县西。汉代的谢沐县即今湖南江永县,谢沐则在该县西南25里处。
南迁荆山的谢人中,约在战国时期,还有一支西迁至四川涪陵,以后便成为那里的豪门大姓。至于秦汉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谢姓人,则大多与迁居荆山的谢姓人有关。而在北方各地的谢姓人,则多与留居谢邑的谢姓人有关。
谢姓先民,除部分人留居祖根地外,早在西周后期及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向外迁徒,其中有不堪忍受统治者的压迫而自动迁出的,也有被大国强迫外迁的;近者移居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一些地方,远者迁往东、南、西三方较远的地方。在河南省境内,主要是向东南方向迁居今信阳地区及向东北方向迁居今太康县。信阳、罗山以及汝南,都是谢姓先民聚居之地。太康谢氏,也是在秦汉以前迁入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谢姓在申国故地得姓,后来随着申国被楚国灭亡,便开始了被动或主动的迁徙过程。其中大部分人被迁到淮河流域的上、中游地区,其后因楚国与吴国在这里争霸,—楚灵王又把他们中的一部分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亦即楚国的国都附近。此后,这部分人便以此为中心开始了在南方各地的迁徙。如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战国时期南迁到潇水流域,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到汉代时,已经成为一大势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不久便在这里设立了谢沐县(今属湖南江永)。又如另一支谢姓人在战国末年西迁到重庆涪陵,后来还发展成为当地的豪门大姓。至于秦汉以后生活在南方各地的谢姓人,除一些与前述被迁往越国的谢姓人有关外,又与迁居荆山的谢姓人有关。而在北方各地的谢姓人,则多与留居谢邑的谢姓人有关。至两晋十六国时,以陈郡阳夏谢氏为代表的谢姓人从北方渡江南下,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原分为南北的谢姓人因而获得了新的交流。隋唐以后,全国一统,谢姓无论南北,合而为一,顽强发展,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个著名姓族。
春秋后期,鲁国有成大夫谢息,说明在此以前已有谢氏迁入今山东省。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三年(前529年),楚灵王为防止灭国遗民被吴国勾引起来叛乱,强迫迁徙申国及许、胡、沈等国遗民于荆山 (在今湖北南漳县境),其中便有以邑为氏的谢姓人。与此同时,还有一支谢氏迁至今湖南江永县西南25里处,因这里是谢氏聚居点,西汉在此置谢沐县,一直延续至隋代。大约在战国时期,河南谢氏有一支溯长江三峡西上,迁至四川涪陵。东晋人常璩 (qu)所撰《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载:“延熙十三年,大姓徐巨反,车骑将军邓芝讨平之”,“乃移其豪、徐、蔺、谢、范五千家于蜀,为猎射官……遂世掌部曲,为大姓。晋初移弩士于冯翊(yi)莲勺(今陕西渭南东北来化镇),其人性直,虽徙他所,风俗不变”。于此可知,涪陵谢氏有一支于汉代西迁至蜀郡;至晋初,蜀郡谢氏又有一支北迁至陕西渭南。《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永昌郡”大姓有陈、赵、谢、杨;《校补图注》称这四姓皆中原旧姓。永昌郡系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置,治所在不韦县(今云南保山县东北金鸡村),说明涪陵谢氏有一支于东汉时向西南迁移至今云南省。该志还在“(片羊) (za。g)柯郡”下载:“大姓龙、傅、尹、董氏与功曹谢暹(xia。)保郡,闻世祖在河北,乃远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贡汉朝。世祖嘉之,号为义郎。”引文中的“胖柯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治所在故且兰县 (今贵州凯里县西北);“功曹”为官名,系郡守下功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除掌人事外,并得参与一郡的政务;“世祖”
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番禺”即今广东广州。史书称谢暹是胖柯人,说明西汉时已有谢氏迁徙到今贵州省,这支谢氏当系涪陵谢氏南迁的一支,他们居住在贵州及广西的一些地方,与散居在今贵州境内的濮人、越人、僚人杂居通婚,成为部落酋长,后形成东谢蛮、南谢蛮和西谢蛮。
汉代至晋代,谢氏除在上述地区发展繁衍外,还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一些地方。这些地方的谢氏,有的直接从祖根地迁入,有的则是间接而来,他们植根于江南,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东汉时有谢姓改为射姓者。东汉末,大鸿胪谢服,奉旨出征。天子以为将军出征姓谢名服不祥,将其改姓射名咸。从此谢服及其子登、援便不再姓谢而姓射了。
历史上谢姓的迁徙和分布,大多受政治环境的影响,有被动迁移和积极迁徙等多种形式。比较积极的因素有:族中有人在朝中做官,为了仕宦的方便,举家向做官的地方迁徙,进而留居在那里;或者因功高受封而迁居受封之地。另外,读书人四处求学和商人们的各地贸易,也有定居他乡的可能。另一方面,比较被动的因素有:国家灭亡、民族矛盾加剧、战乱、灾荒等等,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迁徙。当然,由于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如因在官场上失利避免受迫害,因仕宦失误而家族受累发配远方,因与邻里结仇而迁徙相避等,也是谢姓人小规模迁徙的主要原因。至于因家族势力发展太快,人口太多,不得不分庄另居,或者为改变生活环境而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迁徙,在历史上也是时有发生的。
如果回头考察一下我国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一些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都是引起谢姓大规模迁徙的直接原因。如自春秋战国以来,大小规模的战争总不间断,这些战争又往往同旱涝灾荒相交织,其结果无疑会引起谢姓人的迁徙和避难。另外,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际,两汉之际,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和三国时的战争,两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南北朝的分裂和战乱,隋朝统一后的大征发、大迁徙和隋唐之际的战乱,唐末及五代十国的纷争,北宋末年的战乱及宋朝廷的大规模南迁,宋与辽夏金等政权的对峙,元末明末大战乱,明清大移民,等等,都导致和形成了大规模的民众迁徙。特别是在民族矛盾激化、汉族政权被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所灭亡、取代时,移民的浪潮更加汹涌澎湃,几乎可以波及到举国上下所有的地区。因此,在上述大的历史背景下,谢姓人出于主动或被动,内因或外因,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便有了难以数计的迁移运动,从而造成了更为广泛的分布。
具体到谢姓人在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迁徙活动,我们根据史传和家谱,还是可以得知一些的。如陈郡阳夏谢氏的第二代人谢衡,虽然祖居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但在西晋末年因避乱迁居会稽始宁 (今浙江上虞南),至他儿子谢鲲时又一度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谢鲲弟谢裒,则因出任吴国内史而居于吴 (今江苏苏州)。谢裒子谢奕,则又在担任会稽剡县(今浙江嵊县)令时迁居剡县。此后,这支谢姓人便分布在这一地区,并在上虞(今属浙江)和始宁形成两大居住中心,一直绵延至今。宋朝时,谢衡三十二世孙谢波迁居会稽漫池,三十三世孙谢某居水沟营,三十七世孙谢善观居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此前,在唐僖宗时,谢衡的后人中还有一支迁居江西鄂都,数传至谢新,元朝时任梅州 (今属广东)令,徙家于此,被后人尊为梅州派开基祖。此外,由于这支谢姓人进一步分衍的缘故,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还被尊为这些新支派的祖先。如由于谢衡始迁会稽,便被尊为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五世孙谢肇被尊为稽金公支派始祖;四十世孙谢枋得被尊为叠山派始祖,等等。又如会稽山阴谢夷吾的后代在唐代时有人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至今仍有不少人生活在这些地区。
唐宋时期谢姓的迁徙
唐代至宋代,由于朝廷调遣、征战、兵燹(xia)等原因,中原地区几次向南方,尤其是向闽越地区大移民,居住在谢姓祖根地河南的谢氏,每次都有族人加入移民行列。
唐朝初期,福建南部及广东东部畲族酋长蓝奉高、雷万兴等集结人马,劫掠城 乡,为害百姓。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朝廷派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3600名,战将123员,入闽平乱;后又派陈政的两个哥哥率领一批军校前往增援,陈政之母魏氏带着陈政之子陈元光随军前往。陈政的两个哥哥及陈政先后病亡,21岁的陈元光于仪凤二年 (677年)代父领兵,经过九年征战,平定了局势,进行了一番建设,使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随陈氏父子戍闽的中原将士,共 64姓约7000多人,几乎全部在福建漳州安家落户。当时迁闽的家属有400余户四十姓,其中即有谢姓女眷和男眷。
唐朝末年,寿州人王绪在黄巢起义的影响下聚众起义,攻克固始。固始人王审潮 (即王潮)、王审邦(gui)、王审知三兄弟参加义军,885年至漳州,杀王绪,次年攻取泉州,降唐,后据有泉、汀五州之地,王潮任威武军节度使。898年王潮死,其弟王审知继任,尽有今福建之地,909年被后梁封为闽王。在河南固始随同王潮、王审知入闽的有27姓,约5000人,其中即有谢姓军校。这一批中原人全都在福建定居,为开发和建设福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记载,随王氏兄弟入闽的谢氏有谢彦时(正一)、谢淇、谢浩、谢康、谢文乐等人,后分衍为几支。柘荣溪坪《谢氏族谱》云:“后梁乾化间,我祖彦时公,从王审知入闽,为左朝仪大夫,掌建州武夷冲佑观事,及致仕,偕弟正二公卜居是乡。”福安晓阳《谢氏族谱》云:“始祖淇公,自(后)梁太祖朝随王审知入闽,始迁古田,旋迁晓阳之地创立基业。”古田石床《谢氏族谱》称:“浩公,兵马使,随王审知入阿,子雍,弃官居石床。”连江龙山谢氏谱称:“康,唐光州刺史,随王审知入闽,传至南宋,基,避地龙山开基。”宁化、连城、松溪三个村的《谢氏族谱》均载:“始祖文乐公,字季远,左学士登云幼子也,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时,公兄弟自大梁徙居杭州,再投金陵威武节度使。王审知闻公博学多才,奏辟为判官,挈家相随入闽。审知屡用公策,削平黄巢。及审知为闽王,公为王府长史,寓居邵武禾坪鹳树下,后徙居黄连镇。其子望,字汝标,孙彦斌,相继为黄连镇将。”这一支谢氏,分布于闽西,后分衍到江西、广东。
福建谢氏谱牒资料还显示,唐代谢氏除了随陈氏父子、王氏兄弟入闽者外,还有因任官、避乱等而迁往福建的。入闽时间最早者是谢成。古田石床《谢族家谱》云:“成公仕唐,为国匡霸侯,于武德二年(619年)为唐平南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土,竟为南枝。”第二位是阳夏谢氏谢灵运的后裔谢善宰。建宁客坊水尾村《谢氏族谱》云:“灵云生凤,凤生超宗,超宗八传到令淮,唐代时官居散骑常侍,出任韶州长史,后改任虔州节度使。唐圣历戊戌(698年)为避李奇乱而致仕,携子德额及家眷120余人从江西雩州县(今兴国)择迁广昌张川际开基。令淮四传至善宰,唐金旌光禄大夫,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再避乱携家众入闽,定居绥西(今建宁)西里元彭田社,又曰龙津坊开基。”谢善宰的后裔,主要分布于闽西建宁、宁化,其后又有分迁于江西广昌、广东梅县、浙江等地者,是闽西一大派系。第三位是霞浦麦山始祖谢文仕。谱载:“文仕公号闽峰,原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仕唐,大中宣宗朝甲戌八年(854年)特授光禄大夫,受兵部尚书职,至大中己卯十三年(859年)辞职归田,由淮入闽,驻福州,后寻至福宁麦山下埔樟澳开基。”谢文仕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闽东霞浦、宁德等地,是闽东一大派系。第四位是谢十八。惠安东园《谢氏族谱》云:“谢十八,名讳失传,据称,于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因避黄巢乱而入闽,兄弟四人,一居福州闽县,一居晋江,二居惠安,一居永春坂头。”第五位是谢滔。南安东门《谢氏族谱》云:“谢滔字国珍√唐僖宗文德六年(888年)进士,福建御史大夫,避黄巢乱于闽之泉州、晋江。”谢滔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第六位是东汉山阴人谢夷吾的33世孙谢肇(字景初),他“唐末任福州太守,因征蛮有功,任韵州刺史,闽粤卒叛,复提兵剿平,诏授金紫光禄大夫、一等检校、户部尚书,子孙遂居福建,其曾孙谢贞吉迁福建邵武乌州”。
五代时入闽的谢氏有两支:一支始祖是东晋宰相谢安的后裔。谢安世孙谢致中,唐僖宗时任左散骑大夫,生九子,其“季子英,后梁时仕古闽参军、节度使”,留居福建。谢英的后裔,分布于仙游、莆田、永泰等地。一支始祖是谢荫隆,他“于后晋开运甲辰(944年)自豫章临川迁建昌军城,续以荒年,移居邵武水东坑”。谢荫隆的后裔,分布于闽北的邵武、将乐、沙县、明溪、永安一带。
两宋时期,中原居民有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时间在“靖康之变”前后,流向是长江以南,主要是江浙地区,络绎于南行道上的移民队伍中,也有不少谢姓人。
北宋靖康元年冬(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次年四月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抢掠大批珍宝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1127年5月,康王赵构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同年10月,南宋政府自商丘南迁扬州,又逃到镇江,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这一时期,中原人为逃避战乱,多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是到江浙一带,也有逃到江南其他地区的。在这批大迁移中,有不少是中原地区的谢姓人,其中有史书记载的是谢克家。谢克家是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随宋室渡江后,寓居浙江杭州,高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宋代,谢氏还有继续迁入福建者。据谢氏《报德堂谱》称:“(谢)澄源,原名四十五郎,自光州固始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溪,子十一郎,宋建隆二年(961年)迁连城曲溪口,复迁上杭州谢峰溪。”这一支谢氏,分布于龙岩、连城、上杭、漳州、泉州及粤东等地。宋孝宗淳熙年间,谢均兰由固始迁永定山前。宋理宗时礼部尚书谢宗贺之子谢琚,知邵武府事,遂在福建定居。宋理宗时殿中侍御史谢星,字林寿,因不顺从权贵被贬玉融州(今福清),致仕后隐居于平潭君山岚下村,其后裔称“东岚谢”,分迁于漳州、泉州、长乐、闽侯、福清等地。还有谢受甫,字玉贤,宋末由江西洪都迁顺昌水南。
谢氏经过多次迁徙、繁衍,至宋代,已遍布南方各省,今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市、区都有许多谢氏聚居点。谢氏在南迁的同时,由于官职调迁、游学、经商等原因,也有徙居北方各省的,至元代,已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河北省及东北的一些地区也都有谢氏的聚居点。
唐代时,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生息繁衍,有些也生活在中原各地,从而在分布上与以前相比更为广泛。另据唐《贞观八年条举世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望世族谱》、《元和姓纂》、《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这一时期的谢姓主要有会稽和陈留两大望族,各以谢夷吾和谢缵为祖先,说明上述两支谢姓人在汉魏南北朝以后仍在顽强发展。不过,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有99姓、237望、369人出任宰相,但没有一人出自谢姓,说明谢姓人在这一时期的地位与此前两个时期相比已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与唐代或隋唐五代时期的谢姓有所不同,宋代或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谢姓获得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在南宋时期更是如此。当时谢姓的知名人物,仅见于正史的就有谢文节、谢元壤、谢方叔、谢谔、谢麟、谢德权、谢皋、谢绛、谢淳、谢良佐、谢泌、谢涛、谢深甫、谢枋得、谢崇平、谢景温、谢贝见、谢炎等数人,见于其他记载的又有谢茂希、谢伯景、谢履、谢伯宜、谢词、谢允昌、谢季成、谢皓、谢文龙、谢(氵是)、谢升、谢黻、谢佃、谢安时、谢潜、谢举廉、谢逸、谢(艹过)、谢如意、谢洪、谢发、谢勋、谢孚、谢英、谢孝义、谢师稷、谢汝明、谢公旦、谢梦生、谢子强、谢斑、谢升贤、谢应瑞、谢堂、谢昌元、谢徽明、谢翱等人,与唐代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在血缘上大多是或自称是谢夷吾、谢缵的后代,在籍贯上除传统的会稽、陈留两郡及所属各县外,又有福州、富阳、龙溪、资州、歙、嘉兴、晋江、光泽、惠安、寿春、金堂、许州、政和、新喻、临川、开封、资阳、颍昌、丰州、长溪、仙游、遂宁、弋阳、天台、泉州、永嘉、当阳、祁门、建宁、瓯宁、邵武、武宣、长汀、永康、咸州、浏阳、建安、宁乡、临海、崇仁等地,若以当代行政区划分则是浙江、河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安徽、湖北、江苏等省,其中又以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省最多,反映了它在祖居地和新住地共同发展且以东南各省为中心的基本规律。
总的来看唐宋时期的谢姓,其基本特点正如以上所述。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发掘其中的特殊性,便会发现其最为知名的人物应是唐代的谢偃、谢肇,宋代的谢涛、谢良佐、谢逸、谢翱、谢枋得、谢深甫,以及宋理宗谢皇后等人。诸人所在的谢姓家族,如卫州谢氏、江西兴国谢氏、浙江富阳谢氏、寿春上蔡谢氏、临川谢氏、长溪谢氏、信州弋阳谢氏、台州临海谢氏等无疑也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当然,由于在宋代以后私家修谱之风盛行,许多谢姓人也像其他姓氏的人一样编修了自己的家谱,并在其中记录了自己家族发展演变的历史,使我们能够得以从另一个方面对其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些记录在家谱中的谢姓家族当然也不乏影响重大者,其中如先后居住在仙游、莆田、潮州一带的宋会稽知府谢斯立、潮州总管谢升一等人所在的家族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元朝时期谢姓的迁徙
宋代以后,元代时期,谢姓的发展再度陷于沉寂。在此之前的金朝中,曾有谢库德、谢夷保和谢里忽三人名载史籍,但他们大抵有另外的血统来源,或者直接是少数民族姓名的汉字译音,与其他朝代中的大多数谢姓名人并无相同之处。这种情况大约开启了这一时期谢姓的新的先河,所以到元代以后的谢姓名人,见于史书记载的也只有谢让、谢端、谢一鲁、谢伸温和谢睦欢等人,即使加上见于其他书中的谢景章、谢俊民、谢晖等著名人物,其总体数量也依然难以与此前的宋代相比,在某种程度上倒与唐代有相似之处,说明谢姓在发展中于这一时期曾呈现了波浪式的规律,其巅峰是在宋代,而唐代和元代都是其低潮时期。
另外,从历史上一些谢姓名人的籍贯上,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一些分布特点。如东周时期的谢息是鲁国人,生活在今山东曲阜一带;西汉时的谢殷封章乡侯,居住地在今湖北荆门西;后汉时的谢甄是汝南召陵人,其地在今河南郾城东;谢弼是东郡武阳人,其地即今山东莘县;谢该是南阳章陵人,居住地在今湖北枣阳南;谢夷吾是会稽山阴人,其地即今浙江绍兴;两晋南北朝时的谢衡、谢安、谢万、谢灵运等都是陈郡阳夏人,其地即今河南太康;唐朝的谢偃是卫州卫人,其地即今河南浚县;五代时的谢瞳、谢文节都是今福建福州人;宋代的谢涛、谢绛是富阳人,其地今属浙江;谢履是福建惠安人,谢季成是福建晋江人,谢良佐是河南上蔡人,谢逸是江西临川人,谢勋是福建建安人,谢谔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南)人,谢方叔是威州(今四川理县)人,谢折贤是福建仙游人,谢翱是福建蒲城人,谢枋得是江西弋阳人,谢深甫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元朝谢让是颍昌(今河南许昌)人,谢应芳是江苏武进人;明朝谢徽是长州(今江苏苏州)人,谢肃是浙江上虞人,谢琏是福建龙溪人,谢绶是山东乐安人,谢铎是安徽太平人,谢迁是浙江余姚人,谢榛是山东临清人,谢有儒是湖北蒲圻人,谢杰是福建长乐人;清朝的谢济世是广西全州人,谢清高是广东嘉应(今梅州)人,谢升是山东德州人,谢墉是浙江嘉善人,谢朝恩是四川华阳人,谢家福是江苏吴县人,谢宝胜是安徽寿州人,谢启昆是江西南康人,谢家乐是浙江钱塘人。由上述可见,在东周至清朝期间,谢姓人的分布呈越来越广泛的趋势,而且相继到达今天的河南、湖北、山东、浙江、江苏、江西、广东、福建、四川、陕西、河北等地,说明这些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是谢姓人的分布中心。当代谢姓分布特点表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迁居台湾香港和澳门。

在台湾,谢姓是位居第13位的大姓。谢姓人的迁居台湾,谢氏自大陆徙居台湾,最早者在明朝后期,距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
明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福建南安人郑芝龙与颜思齐设寨于笨港(今北港),郑芝龙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汉人,渡海到台湾垦荒。漳、泉二州有不少谢姓人加入拓垦行列,成为最早入台的谢氏移民。郑芝龙之子郑成功,被南明永历帝封为廷平郡王,率领将士数万人入台,经过八个月的战斗,于清康熙元年国怀抱。郑成功的部下有个谢贤,任工官,还有个谢岩,任州官,他们二人于1664年前后到达台湾,是有名可查考入台最早的谢姓人。郑成功在收复台湾五个月后病死,其子郑经嗣位,据守台湾,至清康熙十九年 (1680年)。郑氏父子主台期间,闽、粤人大批徙居台湾,其中有谢某徙居今台南市,死后葬在新丰区埤(pi)仔头。还有一位谢姓人,来台后辗转定居于现在的桃园市。
清朝政府领有台湾后,谢氏入台者络”绎不绝。有文献记载的谢氏入台及在台的活动即有将近20起。例如: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有一谢姓人与黄、冯、邱诸姓,合筑茅港尾保五社课碑。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朱一贵领导台湾农民起义时,有广东籍移民谢必凤及
其家族,协助清朝官兵平乱。
康熙年间,有一位谢姓移民,到达大若p榔西堡的学甲庄开垦。
康熙末年,有谢、蔡、杜、陈四姓人,合垦今苗栗县后龙镇。
乾隆元年(1736年),泉州人谢榜,进入现在台北县林口乡嘉宝树的宝斗厝 (cuo)坑开垦。
乾隆十六年(1751年),谢俊元捐建麻豆镇北极殿的齐房。 乾隆二十年(1755年),谢启湖与洪、邱、杜、余等姓人,修建水堀头桥。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谢尚赐与乡人邓、赖、曾、邱等姓,设置里港天后宫的义渡。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有谢朝及谢夸、谢标、谢建、谢群、谢钦先后携眷渡台,居住在彰化县二林堡路上厝乡,以务农为生。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谢明显居住于麻豆保虞朝庄,与庄民同立武庙香灯禁碑。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谢章和与其他姓的人,呈请官府严禁棍徒诬控。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谢荃观将其
父所遗水田一丘(在大加腊中心庄),出典于邱鲁士。
乾隆年间,谢秀川由桃园入垦大(王献)岭;泉州人谢友远,与陈振声到达台北县石碇乡的鹿窟村路开垦。
嘉庆十三年(1808年),谢(缪-纟)(liu)与杨启元等人,合建东螺西堡的北斗街。
嘉庆末年,谢品八垦水底村中三股。
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谢姓人,基本上全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及广东的沿海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人自称是叠山公(即南宋末爱国诗人谢枋得)的后裔。近现代,谢氏入台人数更多。此外,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期,台湾土著曾被迫使用日本的姓“平尾”,1945年台湾光复后,这些人奉命重新改姓谢。
370多年来,谢氏在台湾已扎下深厚的根基,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是全台湾的第十三大姓,人多而势众,台北、台中、台南、基隆、新竹、高雄、花莲、澎湖、南段等市、县还建立有谢氏宗亲会。
至于在香港和澳门,也有不少谢姓人居住。他们大多是历史亡的广东谢姓移民,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客家人。当然,在近年以来,也有不少其他地区的谢姓人陆续迁到这里居住,进一步扩大了谢姓人在这里的队伍。另外,他们也像生活在台湾的谢姓人一样,活跃在当地的政治、经济、文教等领域,并且为了加强同姓宗亲之间的联系,还成立有谢氏宗亲会,并与总部设在台湾的世界谢氏宗亲总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移居海外
目前,生活在海外的谢姓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欧美,大洋洲等地。谢氏徙居海外,除了南宋时的谢升卿改姓名为陈日(日巨火)迁往安南(今越南外),最早始于明代。明英宗天顺年间 (1457—1464),订州(治所在今福建长汀)人谢文彬,因取盐下海,飘泊至暹罗国(今泰国),留居该国,官至坤岳(学士)。明神宗万历庚子年(1600年),福建厦门海沧谢氏有人乘船南渡,到吕宋 (今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谋生。清朝至近现代,有更多的谢姓人走出国门,飘洋过海,历尽艰辛,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谋生求发展。多数是从台湾出发,也有直接从大陆迁往海外的,移民的目标主要是东南亚,也有到亚洲其他地区及大洋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及欧洲的。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缅甸、印度,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拉丁美洲的巴拿马、苏里南,欧洲的法国、英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
侨居海外的谢氏,为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泰国有谢易初、谢国民、谢慧如、谢枢泗、谢其昌、谢伯诚等。谢易初,祖籍广东省潮汕澄海县外砂区蓬中乡,于本世纪20年代与其弟谢少飞在泰国建立卜蜂集团,以饲料及养殖业起家,至50年代逐渐成型。目前,卜蜂集团的负责人是谢易初的四儿子谢国民,业务有农业、工业、水产养殖、种子及化工产品、外贸、房地产开发、服务、石油化工、机动车制造、电话及卫星通讯服务等九大系统,拥有的公司超过400家,遍布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土耳其、印尼等地。其中,在中国所设立的合资及独资企业超过70家,投入的资金累计超过40亿美元。据有关资料显示:谢国民的财富约 60亿美元,在世界华人“50位超级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五位。谢慧如,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官塘镇实湖,14岁赴泰国打工,后创办泰联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时拥有财富约10亿美元,1996年83岁病逝。他不仅是泰国屈指可数的富侨,而且是著名的慈善家,他在泰国及故国桑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捐献,每年以千万计,曾获泰皇御赐四等皇冠勋章。谢枢泗是著名实业家,曾被泰皇赐封男爵,并获白象勋章。谢其昌为和艾市前市长。谢伯诚是著名的儒家哲学士。
印度尼西亚有谢桂芳、谢建隆、谢建智、谢建友等。谢桂芳为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人,曾任兰芳共和国(今印尼的加里曼丹)第八任大总统。谢建隆,祖籍福建省,出生在西爪哇马札琅卡,青年时期曾以修补车胎为业,做废纸生意。1957年与弟弟建智、建友等开设了阿斯特拉国际有限公司,经营汽水、香茅油及农产品。60年代后期从事汽车买卖,并在印尼装配日本汽车,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印尼最大的汽车装配商。由于其长子谢重生经营不当,曾造成 13亿多美元的损失,但现在谢建隆的财富仍超过10亿美元,走世界华人亿万富豪之一。美国有著名学者谢益谦、旧金山华人权益促进会执行主席谢国器等。澳大利亚有飞艇发明家谢缵泰,祖籍广东开平。苏里南有财政部长谢欣。
从大陆迁往海外各地的谢姓人,当初在国内的时候有同宗共族的人安排一切,一旦远离宗族,客居他乡,方才体会到亲情的重要。于是,来自各地、本非同宗的谢姓人,基于血浓于水,又是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共同感受和同宗族谊的亲切感,自发地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宗亲联谊团体,藉以作为彼此间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合作团结的手段,共谋宗亲间的福利。
谢氏宗亲联谊会,目前在世界各地已有四十多个。其中如新加坡南洋谢氏总会,创办于1929年,至今已有63年的历史。在 1989年10月15日,该会在新加坡海京海上大酒楼,举行了纪念总会成立60周年暨互助部成立37周年纪念大会,会后还出版了纪芯特刊。再如泰国谢氏宗亲总会,下辖合艾等宗亲分会,1982年10月派团参加了在香港召开的谢氏宗亲第三届恳亲大会,两年后又承办了第四届恳亲大会。此外又有美国旧金山谢氏宗亲会,加拿大多伦多谢氏宗亲会,美国三藩市谢氏宗亲会,马来西亚谢氏联宗总会,香港谢氏宗亲会以及台湾北县、桃园、新竹、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台东、花莲、基隆等地的宗亲会等。在此基础上,由香港宗亲会和美国三藩宗亲会联合倡议,1977年8月,世界谢氏宗亲总会在美国旧金山宣布成立,随后召开了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其后,在1979年 10月、1988年10月和1989年10月,又分别在台北和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二至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1979年的大会上,确定大会会址设在台剑匕,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聘任谢东闵为名誉会长。在以后的几次会议上,又决定创刊《世界谢氏通讯》、设立海外青少年宗亲回国求学奖助金、聘请各地热心宗族事务者执任总会荣誉职务、组织谢氏源流研究会、统一制定会徽、协助各地成立宗亲分会、编印谢氏历代文献等。总会会址在台北市阳明山谢氏大宗祠,亦即台北市士林区岭头仰德大道一段12巷39号。
此外,世界性的谢氏宗亲联谊组织还有:世界谢氏恳亲大会、世界昭伦宗亲恳亲大会、全球谢氏宗亲总会,等等。

谢佳航  谢村忠  谢金默  谢遗韧  谢兰花  谢艾锡  谢八都  谢杯衡  谢笼莓  谢苈殿  谢攀棋  谢镔睦  谢绳视  谢耘豪  谢笛涵  谢昕越  谢岱岫  谢羽轩  谢沅兰  谢礼鸥  谢春波  谢霆锋  谢泽萌  谢郐楼  谢佩桐  谢弘芑  谢昊阳  谢承霖  谢丞霖  谢丞涛  谢萧永  谢慧妍  谢源源  谢以欣  谢昊瀚  谢金龙  谢爱珍  谢子琦  谢晗昱  谢依娜  谢佩锦  谢佩颖  谢佳颖  谢一如  谢其儒  谢欣妤  谢小雷  谢弘文  谢博轩  谢文博  谢文昊  谢怡香  谢香怡  谢振轩  谢昊轩  谢昊鑫  谢昊云  谢昊天  谢昊明  谢敬华  谢昕昱  谢开璞  谢龙航  谢海涵  谢昊伦  谢一飞  谢冰楠  谢蕙镁  谢欣烨  谢佩燃  谢萧逸  谢梓萧  谢舜筠  谢哉招  谢允烽  谢稚子  谢一凡  谢余谨  谢余锦  谢余煜  谢余昱  谢余毅  谢余城  谢余海  谢余峰  谢余雨  谢海峰  谢余运  谢余坤  谢安吉  谢翠荣  谢翠兰  谢宝强  谢宝超  谢昕雨  谢昕宇  谢婷婷  谢雨欣  谢文静  谢子怡   更多谢姓男孩名字
谢妃艳  谢若巧  谢侄彤  谢芦亭  谢灵彤  谢雨妯  谢宛诗  谢丛铴  谢火茗  谢焯丹  谢佻杏  谢灵吉  谢璐琶  谢馨葸  谢昕欣  谢姗缨  谢琵凰  谢丹瑜  谢弦昕  谢中殖  谢琼瓜  谢吉艳  谢葭妍  谢王箐  谢味笫  谢蓓萱  谢莹刘  谢孜昕  谢孜菲  谢孜澶  谢孽诗  谢璎琳  谢姒菡  谢朵荔  谢孟辰  谢簧蔓  谢荡婴  谢逸蔓  谢宛霓  谢雨苹  谢丛婴  谢彤灵  谢火茹  谢昙娴  谢璐莉  谢鸯沁  谢灵杏  谢灵抒  谢灵禧  谢丽燕  谢豆灵  谢璐管  谢琼谡  谢燕昕  谢戆晴  谢彤怡  谢侄岑  谢砾丹  谢昕竺  谢妮杏  谢鹃寺  谢泞充  谢枇竺  谢汾桃  谢嫣屿  谢碧霞  谢鹦巫  谢欣蓉  谢彤妩  谢凤丹  谢戆杞  谢佳莉  谢菩蔓  谢泛娉  谢雅丹  谢婵香  谢苑孔  谢珊炙  谢勺葶  谢妮欣  谢雨季  谢艾汪  谢艳杉  谢苹杨  谢萩妍  谢依萦  谢汾蓉  谢佩梦  谢怡妃  谢莺烜  谢岿娇  谢佳剂  谢萱女  谢苏芩  谢丹祧  谢丹井  谢姗缆  谢骀侯  谢昕燕  谢蕊蕾   更多谢姓女孩名字
姓氏名字大全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