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an
百家姓安姓专栏主要介绍安姓的起源知识及由来历史资料,以及推荐多个好听的安姓男孩/女孩名字。
源流一
西亚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为姓氏,称安帕提亚氏。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刘彻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开始有了往来。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而向往佛学,想当僧人,于是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自己出家为僧。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来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便定居了下来。
在安清的后裔子孙、以及当时随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汉的侍从随员们,皆以原国名的汉译名称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安氏正宗。有相当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时期中西亚的昭武九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国名“安国”为氏留居中原,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后省文简化为安氏。
唐玄宗在唐朝时期“安史之乱”中的祸首安禄山,原为康氏,是中西亚的“昭武九姓”中康国人的后裔,后随继父姓冒姓为安氏,其后代遂以安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旧五代史》卷一二三《安叔千传》载:“安叔千,沙陀三部落之种也。父怀盛,事唐武皇,以骁勇闻。”《新五代史》卷五一《安从进传》载:“安从进,沙陀振武索葛部人也。祖、父皆事唐为骑将。”(注:《新五代史》卷4《庄宗纪》注)沙陀、萨葛、安庆三部落。而萨葛索葛,亦即粟特之不同音译。粟特为中亚古国,所谓昭武九姓多指的就是粟特人,作为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粟特人。安叔千、安从进其先世仍为中西亚安国人。 河南洛阳等地区:洛阳为东汉、魏、晋、北魏首都,因此从东汉以来,包括安息国和安国在内东迁到中原的胡人侍子和商贾,纷纷涌向这里。《洛阳伽蓝记》卷三记载了北魏时期洛阳城内胡商云集的盛况:“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汉朝时的东罗马),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是为附化之民,万有余家。”此“百国千城”的“商胡贩客”,当然包括安息和安国的商人在内。唐代安姓胡人中,有不少占籍河南。如前面提到的安师、高宗时处士安静为河南洛阳人;处士安神俨为河南新安人等等。而一些籍贯为他地的安姓胡人,也有许多卒于或葬于洛阳,如前面提到的安怀,高宗时陪戎都尉安度,玄宗时祁州祁山府果毅安思节等。这说明他们生活或活动的地方已经主要在洛阳了。 安禄山 ,中亚人 。《通志》所云“望出”河内(洛阳)的安姓,也主要指的是安姓胡人。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安迟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吐谷浑部中有安迟氏族,后被鲜卑拓拔部所吞并。
北魏王朝建立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实施全面汉化改革措施,将其改为汉姓安氏,其后代多称安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钦定八旗通志·烈女传》中记载:
⑴.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黑龙江东宁)、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爱珲)、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安氏。蒙古族族中原有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化为满族姓氏后,其后均改汉字单姓为安氏。
⑵.满族昂刚氏,亦称昂冈氏,满语为Aangang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乌兰塔塔尔(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一带(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安氏,少数为汉姓刚氏、冈氏。
源流五
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时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嘎宛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安氏是中国回 族的古老姓氏之一,为回 族著姓。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有从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嘎宛思,后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与王、安、万音相谐,故其后裔子孙便依汉俗改为汉姓王氏、安氏、万氏。另外,安息国人(今伊朗)安腓汗之子安附国,于唐贞观初年(公元627年)率部族五千余人来华定居,被唐太宗安置在维州(今四川茂县),后被授封左右卫大将军、定襄郡公,其子孙后代皆以原国名之谐音汉字称汉姓为安氏。
明朝时期来中国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东王巴都噶·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鲁,其后裔融入回族后,也取汉姓为安氏,现其家族主要在山东德州、天津两地繁衍。
源流六
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时期奚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朝时期,有回鹘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为汉姓留居中原地区,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诸部,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明朝时期,有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达色等族人归附大明政府,其后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汉姓为安氏,意为“安分守己”,其后代子孙以汉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清两朝时期,在西南地区生息的彝族中有沙玛氏、村密氏、吉巴氏等众多部落,后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均流改汉姓为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九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达斡尔族阿尔丹氏,世居黑龙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dan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达斡尔族阿尔丹氏多改汉姓为安氏。
源流十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锡伯族安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锡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辽宁大连庄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ngiya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安佳氏多改汉姓为安氏。
源流十一
源于外夷,出自清朝时期沙俄侵略军俄罗斯族、哥萨克族战俘,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起,沙俄殖民者先后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长达数十年之久,入侵范围遍及黑龙江的上、中、下游。沙俄侵略者在黑龙江两岸强筑城寨村屯,抢劫村庄,勒索毛皮,捕捉人质,奸淫妇女,虐杀居民,策动当地头人归顺沙皇俄国。中国政府多次向沙俄提出抗议,要求停止对中国东北边疆的侵略并引渡逃人,沙俄根本不予置理。为了保境安民,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平定了“三藩之乱”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国东北边防的措施。这些俄罗斯“旗人”,后来由康熙大帝赐其姓氏皆为安氏,意为“安卫大清”,押留中国,禁止返俄。这批战俘人数为一百二十九人,其后代遂以安为氏,后逐渐融入汉族、满族,世代相传至今。若干年后,当一位俄国使节来到北京时,有些俄罗斯“旗人”曾要求把他们带回俄国,但这位使节给他们的答复却很干脆:“把你们带回俄国?除非是要把你们当作叛国者押赴边界绞死,才能把你们的尸体带回俄国去!”
在俄国史籍中,这些俄罗斯“旗人”一般皆被称为“阿尔巴津人”(俄罗斯哥萨克),但在某些特定场合,他们统一被称为“逃人、叛徒、叛变投敌者”或者“俄奸”。
源流十二
朝鲜族(中国、韩国、朝鲜)安氏:本姓李氏,始祖安瑗中国人。唐宪宗元和二年丁亥 东入於高丽松岳山下, 有三子:长子名枝春、次子名叶春、三子名花春,新罗景文王四年,甲申倭乱,三兄弟平乱,故赐姓安氏。枝春改名邦俊 ,封竹山君; 叶春改名邦杰, 封广州君; 花春改名邦侠,封广州君。 朝鲜族(中国、韩国、朝鲜)安氏的祖先本古代中国人。
凉州:为汉武帝刘彻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期改置为州,治所在陇县(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地在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古各一部。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到姑臧(今甘肃武威),辖河西地区。凉州曾一度属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时期的西夏为设西凉府。元朝时期亦为西凉州。明朝时期置为凉州卫。清朝雍正时期改置凉州府,辖武威及其周围数县。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姑臧: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市。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军事重镇。先后为前凉、后凉都城,南凉、北凉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后音讹为姑臧。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东汉时为武威郡治所。由于汉、羌、匈奴多种民族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为河西富邑。三国曹魏时置凉州,以姑臧为治所,这是姑臧为凉州州治之始。西晋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张轨为凉州刺史,设州治于姑臧。西晋亡,即为前凉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荟萃,经济繁盛。东晋太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灭前凉,置凉州刺史镇姑臧,豪右七千余户被徙往关中。东晋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吕光据此地称凉州刺史,次年建后凉,立国都于姑臧。晋义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后秦主姚兴任命为凉州刺史的南凉王秃发□檀进驻姑臧,晋义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将南凉都城由乐都迁此。不久,北凉王沮渠蒙逊以步骑三万攻克姑臧,又于晋义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将北凉国都由张掖迁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凉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内户口二十余万,改姑臧县为林中县,仍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称世。西晋末年,中原战乱,中土人士避难西入凉州,姑臧成为保留汉族文化的重要据点,同时又是佛学东传的要地。后凉时,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此地讲经,大兴佛教。北凉时,沮渠蒙逊尊西域僧人昙无谶为国师,在此译出《大般涅□经》等十几部经典。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山东即墨白梅安梁四氏合谱六卷,(清) 白光剑、梅泽汉、安保元、梁义礼纂,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即墨县博物馆。
江苏无锡胶山安氏黄氏家乘合抄十六卷,(清)安曾发辑,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胶山安氏黄氏合抄家乘,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注:一名《瞻族录》(胶山安氏家乘瞻族录同续编)。
江苏无锡胶山安氏黄氏宗谱二十四卷,(民国)安荣光、安宗愈编辑,民国年间中和堂、天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无锡安氏族谱,(民国)安涛辑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浠水浠川安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卷。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
浙江安海安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
贵州黔西水西安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安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位,人口约二百零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4%左右。其中山东(日照、临沂、青岛胶南和烟台地区)、山西、河北、安徽、辽宁四省 占据了安姓大多数。
古代
安息国的安姓自古代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阳、甘肃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肃、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后安姓发展史上三大郡望:凉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
先秦时期,安姓很少为人所知。进入东汉以后,安姓主要活动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区。唐朝,是安姓发展比较快的时期,但因安禄山之乱,河南一带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减少。
宋朝时期,安姓大约有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九十位。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陕西、山东、广西、甘肃、浙江、福建。全国形成了以四川I和豫、冀、晋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安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有8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贵州和山西两省,约占全国安姓人口的40%。贵州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人口的21%。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陕西、山东、河南,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51%。宋、元、明期间,安姓人口减少很多,其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东南迁移。全国形成以川贵、晋冀豫为中心的安姓聚集地。
当代
当代汉族安姓的人口170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安姓人口由8万增到170万,达21倍,安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安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安徽、山东、辽宁四省,大约占全国安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河南、黑龙江、山西、甘肃、陕西、贵州,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河北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总人口的13%。全国形成了以渤海湾地区为中心,向西抵甘肃和向南达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布带。安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安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京津冀、晋陕宁、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四川北段、贵州北部、豫鲁大部、湖北西北、安徽北部、江苏西北、内蒙古大部、黑吉辽,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2.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9%的安姓人群。在内蒙古东北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东部(商丘柘城一带)湖北大部、皖苏中部、云南、川贵桂大部、重庆、湖南西部、新疆西北,安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0.2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3%的安姓人群。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