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āo
百家姓萧姓专栏主要介绍萧姓的起源知识及由来历史资料,以及推荐多个好听的萧姓男孩/女孩名字。
郡望
兰陵郡:兰陵郡始建于西晋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从原东海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下领五县,其时辖地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县一带地区。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黜。兰陵郡又称济宁、氶县、枣庄。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以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到了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明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民国时期,沿袭清朝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庚子,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辛丑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堂号
兰陵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
定汉堂:汉代陪人萧何,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即皇帝位,始终帮助汉高祖,功居第一,位列丞相,汉朝一切律令典制,都是萧何定的。“定汉堂”就是夸耀萧何追随刘邦有功,汉朝一切律例典制均为他制定。
制律堂:同定汉堂。
湖南益阳石板滩萧氏七修族谱六篇:(现代)萧建勋主编,2001年计算机排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元佑,先祖为[明]萧光显。
湖南萧氏家谱十一卷,末一卷,(清)萧东南主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明]萧立纲,先祖为[明]萧志远。
湖南益阳澬阳萧氏四续族谱五十卷,(民国)萧先志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萧兴国,先祖为[明]萧寔卿。
湖南邵阳上车萧氏续修族谱十九卷,首二卷,(民国)萧光腾等总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萧梓贵、萧一菊,始迁祖为萧江。
湖南平江萧氏重修族谱五卷,首一卷,(清)萧兰莘编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宋]萧定基,始迁祖为[明]萧继宗。
湖南汉寿沅江萧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三卷,(民国)萧麦秋等主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务忠,始迁祖为[明]萧务广。
湖南益阳桃江萧氏四修族谱八卷,末一卷,(民国)萧大伋主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兴朝。
湖南武冈宝庆萧氏五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萧纲俊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南宋]萧一菊。
湖南汉寿萧氏三修族谱八卷,首一卷,(清)萧桂春等主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德忠。
湖南安化萧氏昺祖族谱二十二卷,首二卷,(民国)萧纲德主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宋]萧汉二,本支祖为[宋]萧积昺。
湖南安化萧氏昺祖族谱,(清)萧英俊等主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宋]萧汉二,本支祖为[宋]萧积昺。
湖南沅江萧氏谱二十三卷,首一卷,(民国)萧世德主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石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子成。
湖南益阳萧氏六修家谱二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民国)萧康明总主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高隆。
湖南湘潭鼇山萧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自朗,分支祖为萧嗣宗。
湖南湘乡硆山萧氏南彩先补公房续修支谱十三卷,(民国)萧展信纂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自朗,先祖为萧嗣宗、萧嗣。
湖南长沙善化萧氏五修族谱十九卷,末一卷,(清)萧珏笙等主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元]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萧道南。
湖南长沙萧氏二房支谱十八卷,首一卷,(民国)萧大窻等主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明]萧定恭,本支祖为萧致用,先祖为萧致。
湖南醴陵萧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石子岭石印本。
湖南宁乡沩宁萧氏四修族谱十五卷,(清)萧德湘等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宋]萧燧,先祖为[元]萧绍汉。
湖南醴陵东城萧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浏阳萧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浏阳浏南横溪萧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存富。
湖南浏阳横溪萧氏三修支谱十六卷,首二卷,末二卷,(清)萧安寮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存富。
湖南衡山乌塘萧氏十一修族谱,(民国)萧嘉学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祖兴。
湖南宁乡宁邑萧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牌楼港萧氏续修支谱十卷,(民国)萧清凤等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孔源。
湖南宁乡沩宁萧氏五修族谱,(民国)萧望晓主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宋]萧燧,先祖为[元]萧绍汉。
湖南宁乡沩宁萧氏六修族谱十三卷,首二卷,(民国)萧振纪等主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宋]萧燧,先祖为[元]萧绍汉。
湖南宁乡萧氏五修族谱,(清)萧传蓕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本支祖为萧宗成。
湖南宁乡泉塘萧氏四修族谱,(清)萧彰璪等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本支祖为萧宗成。
湖南涓江萧氏宁乡泉塘六修族谱十七卷,(民国)萧家钰主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本支祖为萧宗成。
湖南汉寿萧氏族谱,(清)萧永岚主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远开,先祖为萧远胜,先祖为萧远。
湖南新化萧氏族谱,(清)萧化南等主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宋]萧汉三。
湖南湘潭湘南萧氏六修族谱,(民国)萧重钧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宗源。
湖南湘潭鼇山萧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自朗,分支祖为萧嗣宗。
湖南湘潭鼇山萧氏续谱,(清)萧义理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自朗,分支祖为萧嗣宗。
湖南湘潭萧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元]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先祖为萧道南。
湖南湘乡萧氏三修族谱五卷,首一卷,(民国)萧实莲等主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志霖。
湖南湘乡版陂萧氏族谱,(民国)萧汉乔主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绍涣。
湖南湘乡萧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唐]萧霁,先祖为萧澈,分支祖为萧知彰。
湖南湘阴萧氏族谱十九卷,首二卷,(民国)萧恭锄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宋]萧芳,始迁祖为[元]萧嘉庆。
湖南长沙善化萧氏五修族谱十九卷,末一卷,(清)萧珏笙等主修,清光绪三十二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元]萧祖兴,先祖为萧道泰,先祖为萧道南。
湖南郴州萧氏续修族谱,(民国)萧明煦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龙华。
湖南益阳澬阳萧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华容萧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宋]萧渊,先祖为[宋]萧涵。
湖南华容萧氏族谱,(清)萧继振纂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宋]萧渊,先祖为[宋]萧涵。
湖南华容萧氏族谱,(清)萧一砋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宋]萧渊,先祖为[宋]萧涵。
湖南长沙萧氏二房支谱,(清)萧大任总纂,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明]萧定恭,本支祖为萧致用,先祖为萧致。
湖南常德武陵萧氏族谱五卷,首一卷,(民国)萧维藩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开广、萧开达。
湖南常德武陵萧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用贵,先祖为萧赞琏。
湖南常德武陵萧氏续谱九卷,首一卷,(清)萧开甲等纂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用贵,先祖为萧赞琏。
湖南常德武陵萧氏族谱,(清)萧嗣达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用贵,先祖为萧赞琏。
湖南常德县萧氏六次续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民国)萧开钧等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有襄,[清]萧捷三。
江西宁邑萧氏续修族谱五卷,首一卷,(清)萧坤黄纂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河南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江西婺源萧江全谱五卷,附录五卷,(明)江旭奇纂修,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第五卷、附录第一~第二卷。
江西高安奉新兰陵萧氏宗谱二十六篇,(现代)萧天侠主编,1996年铅印本。鼻祖为[唐]萧固,先祖为[北宋]萧雪峰。
江西萧氏族谱八卷,(清)萧本干主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唐]萧遘。
江西萧氏大成族谱五卷,首一卷,(清)萧俊彦等纂修,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萧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泰和南溪萧氏族谱,(民国)萧吉等主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五代]萧觉,先祖为[宋]萧演。
江西萍乡萧家湾上萧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清]萧福贵。
江西萍乡萧氏续修族谱,(民国)萧光莹等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完川。
江西泰和陇陂萧氏族谱八卷,(清)萧之书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先祖为[宋]萧普贤,始迁祖为[明]萧德菖。
江西萍乡萧氏谱稿,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玉书。
江西萍乡萧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玉书。
江西萍乡湘东萧氏族谱,(民国)萧绍曾纂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玉书。
江西萍乡陂头萧氏集据一卷,(清)萧达祥等纂修,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萧荣宗,始迁祖为[明]萧铭鼎。
江西兰陵萧氏二书,萧氏本宗世系考一卷,萧氏保世滋大录三卷,序一卷,(清)江永纂修,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春秋]萧大心,先祖为[唐]萧江祯。
江西萍乡陂头萧氏四修族谱四卷,首一卷,(清)萧观沣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木刻活字印本。始祖为萧荣宗,始迁祖为[明]萧铭鼎。
江西万载岭东萧氏九都三啚九甲支谱一卷,(清)萧凤舞等修,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木刻活字印本。远祖为萧明远,始祖为[唐]萧武冈。
江西兰陵萧氏族谱四卷,首一卷,(现代)萧卓泉主编,1998年铅印本。
江苏丹阳萧氏家族四辑,(现代)韩梦庆编,1997年铅印本。始祖为萧源,始祖为萧整,先祖为萧俊。
江苏丹徒开沙萧氏重修族谱十五卷,首一卷,(清)萧楙琛总理,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宋]萧雷应。
江苏宜兴萧氏宗谱十卷,末一卷,(清)萧和铃主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元一,始迁祖为[明]萧福七。
江苏镇江京口小沙萧氏宗谱二卷,(清)萧大均主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南朝]萧道成。
江苏宜兴萧氏宗谱十卷,末一卷,(清)萧和铃主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元一,始迁祖为[明]萧福七。
安徽兰陵萧江大宗统谱,(明)江学礼纂,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萧江大宗统谱二十五卷,(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新安萧江大统宗谱二十七卷,(明)江云澍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第十卷,记事至明万历年间。
安徽新安萧江氏宗谱,(明)江从善、江文灼纂,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新安萧江宗谱四卷,(明)萧晴春纂修,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安徽无为濡须萧氏宗谱六卷,(民国)萧兰馨等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清]萧用有。
浙江平阳河南郡萧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先祖为[明]萧瑞宇,先祖为萧士侃、萧乾。
浙江平阳河南郡萧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先祖为[明]萧瑞宇,先祖为萧士侃、萧乾。
浙江平阳渡龙下汇萧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先祖为[明]萧瑞宇,先祖为萧士侃、萧乾。
浙江环北萧氏宗谱,(民国)萧氏佚名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麦美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下册。
湖北武昌萧氏宗谱四卷,(清)萧忠炳等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始迁祖为[明]萧祖仁。
萧氏宗谱,(清)萧炳文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河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萧氏三续族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萧兴筹等纂辑,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萧氏宗谱,(民国)萧氏佚名纂修,民国后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存十四卷。
萧氏是一个非常古老且典型的多民族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
萧姓最早发源于今徐州萧县,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居鲁、宋、楚之间,后子孙多居丰沛。秦汉时期,社会动荡,迫使萧姓外迁,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萧姓经长期迁居,已从原聚居地向四周大量繁衍,且名人辈出,汉相萧何便是其典型代表,他早年辅佐刘邦起义,在攻占咸阳后,注意收集秦的律令图书,郡县户口、社会情况等大量资料,为西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并助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他的子孙也分别入仕于两汉,均为高官,为汉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家族兴旺,几个较大的郡望即在此期形成,萧氏子孙大多居金陵、长陵、兰陵、杜陵。三国魏晋时期,战乱频繁,加上两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士族南迁,萧姓族人也随之而徙,播迁于南方诸省,使家族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南北朝时期,萧姓显贵于天下,建立了齐、梁两朝、繁衍昌盛、人才辈出,使萧姓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唐宋年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萧姓族人一方面文人墨客遍布于天下,另一方面由于新成分的涌现,即居住在中国北方及东北的契丹族萧氏劲族的加入,从而成为一个显贵、庞大的家族。在此期间萧姓也有迁入福建、广东定居者,至此,在唐宋以前,萧姓已广布于我国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北京、福建、广东等地区。元明清时期,萧姓徙居于南方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份,名人不断使萧姓成为名门,自清康熙末年,萧姓族人开始了多次入迁台湾,有的还远播海外,使萧姓真正遍布于我国南北方各地。
萧姓在中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山东、广东等省多此姓,六省萧姓约占全国汉族萧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