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查询
查姓氏

拼音: xuān

百家姓宣姓专栏主要介绍宣姓的起源知识及由来历史资料,以及推荐多个好听的宣姓男孩/女孩名字。

宣姓来源
宣姓起源
出自姬姓,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载,周厉王之子静,继位后为王四十六年,死后谥号为“宣”,称为周宣王。其支氏子孙有以“宣”为氏者。
出自子姓。以谥号为氏。春秋时宋国君主名力,在位十六年,死后谥号为“宣”,其后亦有宣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谥为氏》所载,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侨如之后。侨如谥“宣伯”,其支孙以谥为氏。
宣姓郡望堂号

东郡: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东东昌府、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西汉时期因之,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阳县及山东省东西部一带地区。东汉初其平中尝治武阳,臧洪为太守,又治东武阳。西晋朝时期废黜,东晋朝复置,在今河南滑县东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县),隋朝初期废黜,后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县)改名而成,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南朝宋国再置东郡,在河南陈州府境。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始平郡:西晋时期置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市一带地区。

宣城郡:即古宣州,是秦、汉时期的吴国地名。宣城郡始建于晋朝,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从原丹阳郡中分出来置为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十一县。辖境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阳、池州、石台、太平、泾县、宁国、广德等地。南宋孝宗赵昚(赵慎)乾道二年(丙戌,公元1166年),改升宣州为宁国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为宣城县。1952年1月,宣城专区撤销,辖县并入新成立的芜湖专区。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1982年4月,行署机关移驻宣城。1987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县,设立宣州市。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宣城市设立宣州区,以原县级宣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宣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叠嶂中路。2000年12月,正式撤市设区。2001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

堂号

始平堂:以望立堂。

东郡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宣姓家乘谱牒

江苏江阴暨阳大部乡宣田宣氏宗谱四卷,(民国)宣钜诰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积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江阴开化鲁村水口宣氏宗谱三卷,(清)宣汉云、宣元恺等修,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永恩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江苏江阴暨阳开化宣氏宗谱六卷,(民国)宣祥夫修,郑佳焘纂,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鄞县马湖宣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蒋国权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积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德清武康宣氏宗谱二卷,(清)宣学文、宣永标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到2009年1月为止,仍然被收藏在浙江省德清县清退办公室。

江苏江阴暨阳宣氏宗谱,(民国)宣桂鹤等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浦江云阳宣氏宗谱,(清)宣思林等纂,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浦江云阳宣氏宗谱十二卷,(民国)宣正喜等纂,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仅存第二~十二卷。

浦江云阳宣氏宗谱十二卷,(民国)宣荩臣等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仅存第一~二卷、第五卷、第十二卷。

浙江上虞古虞宣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崇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仅存第三~四卷。

浦江云阳宣氏宗谱,(清)宣正铭等纂,清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第九卷。

浦江云阳宣氏宗谱,(清)宣凰山等纂,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江苏暨阳大部乡宣田宣氏宗谱四卷,(清)宣天瑞等修,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积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江苏暨阳宣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积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仅存第二卷。

江苏暨阳宣氏宗谱两卷,(清)宣中礼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仅存第二卷。

江苏暨阳宣氏宗谱,清朝年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

江苏暨阳善溪宣氏宗谱,(清)宣鹤千等纂,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五~六卷、第八卷、第十~十一卷。

江苏暨阳善溪宣氏宗谱,(民国)宣继善等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继述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到2009年1月为止仅存第六卷、第十三卷、第十六~十八卷。

江苏暨阳厚溪宣氏宗谱,(民国)宣炳森等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江苏暨阳善溪宣氏宗谱二十二卷,(民国)宣必寿纂,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继述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江苏暨阳厚溪宣氏宗谱,(清)宣大备等纂修,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无为县濡湏宣氏宗谱,(清)宣祝三等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鰲桂堂署字号木刻活字印本,到2015年3月止仅存八册,卷二与卷三各一册,卷四、五、七各二册。

宣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陕西省咸阳、户县一带,河南省濮阳县、滑县一带。
宣雨泽  宣梦炎  宣瑾瑜  宣金杭  宣梓航  宣俊云  宣子岳  宣辰亦  宣辰乐  宣梓涵  宣余安  宣德罄  宣韦霆  宣韦沦  宣韦添  宣韦彤  宣韦洛  宣韦源  宣震侠  宣韦泊  宣韦滐  宣韦鸣  宣伟汶  宣韦汶  宣韦雯  宣韦闻  宣伟闻  宣伟雯  宣伟文  宣君浩  宣伶辉  宣雯博  宣伶聪  宣零飞  宣翎飞  宣凌飞  宣伶飞  宣霆亨  宣伟霆  宣伶亨  宣凌亨  宣淩聪  宣伟卓  宣凌聪  宣志伟  宣思聪  宣凌铿  宣小松  宣鑫蕾  宣佳艺  宣逸谦  宣逸辰  宣芳蕊  宣添麟  宣谨銮  宣云金  宣恩武  宣颜晨  宣乐天  宣进朋  宣建永  宣度翔  宣云天  宣绎哲  宣之力  宣景曦  宣彦钧  宣彦晶  宣彩书  宣奕凡  宣海云  宣浩竣  宣滨佳  宣荣奋  宣粤杰  宣文瑞  宣行声  宣松涛  宣明成  宣光阁  宣冰清  宣君慈  宣哲睿  宣昊成  宣振山  宣树策  宣荣旨  宣彦皓  宣信江  宣毅超  宣人泸  宣新睿  宣云鑫  宣晓平  宣知洋  宣颜滨  宣景程  宣宇朋  宣栋予  宣仲春   更多宣姓男孩名字
宣雨菲  宣雨琳  宣雨馨  宣雨彤  宣贝贝  宣冬梅  宣晓晓  宣灵飞  宣靖月  宣静依  宣淑倩  宣淑娥  宣静娴  宣静宜  宣秀梅  宣成英  宣敏玉  宣雨霏  宣雪慈  宣翠梅  宣桂霞  宣呵怡  宣雨栅  宣雨桐  宣雨楚  宣娟娟  宣瑛瑛  宣瑶楠  宣楠瑶  宣雨葶  宣珠芬  宣雪晴  宣雪琴  宣雪芬  宣静蓉  宣箫玉  宣雁媛  宣雨含  宣骁玉  宣雨婷  宣雨岑  宣英英  宣伯霞  宣俏瑶  宣迦倩  宣杞瑶  宣锦瑶  宣欣婷  宣雨溪  宣雨艳  宣雨莛  宣妍青  宣荣花  宣雅青  宣雅馨  宣雨亭  宣佳丽  宣诗妍  宣雅木  宣雅酌  宣雅雯  宣凤丽  宣颉婧  宣雅欣  宣雅真  宣雅茗  宣晓丽  宣小丽  宣傲雪  宣雅姿  宣雅嫣  宣雅恣  宣雅文  宣莹盈  宣怡盈  宣惠燕  宣雨曼  宣雨朋  宣怡帆  宣凌燕  宣雁宁  宣雁敏  宣雁月  宣耀文  宣燕丽  宣雨晴  宣彩燕  宣锈珺  宣锦蓝  宣沛怡  宣雨欣  宣沛瑶  宣闺朦  宣阿英  宣阿蓉  宣未娟  宣莉馨  宣燕萍  宣怡欣  宣兆颖   更多宣姓女孩名字
姓氏名字大全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