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查询
查姓氏

拼音: dèng

百家姓邓姓专栏主要介绍邓姓的起源知识及由来历史资料,以及推荐多个好听的邓姓男孩/女孩名字。

邓姓来源
邓姓起源
出自子姓。据《元和姓纂》及《广韵》所载,商王武丁分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今河南省邓州),称邓侯。春秋时有邓侯吾离期,朝鲁国。后邓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因邓氏为曼季后裔,故又云出自曼姓。又据《安化邓氏谱序》所载,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南唐亡国后,李从镒之子李天和逃匿,以其父曾封邓王之故,改姓邓氏。
邓姓郡望堂号

郡望

郡望,又称姓望或地望,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望是指望族世家,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望族或该望族的发源地。

郡望始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盛行,各个州郡都形成了一批公认的高门大姓,当时称为“士族”、“右姓”等,为标榜自己是某地的望族,他们特意在姓的前面标出自己家族所在的地域,显示贵族身份,显示与同姓其他人的区别。

一个郡可以有多个望族,如陈郡有陈郡谢氏、陈郡袁氏等。一个姓也可以有多个郡望,如崔姓有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唐朝时期,门阀制度衰落,而社会上仍多称郡望。

毛汉光指出,士族是具有时间纵度的血缘单位,强调郡望以区别于其他家族,犹如一家百年老店强调金字招牌一般,郡望与士族相始终。

我们邓氏的主要郡望[8] 有:

南阳郡:

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废黜,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安定郡:

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时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大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

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汉末武威太守邓晋生。

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

安定邓氏始自骘公第7代孙邓晋生,因他出任武威太守而留居安定(今甘肃烃川),此后便从新野邓氏中分出,称安定邓氏。

邓晋生生子名邓羌,在十六国前秦时历官并州牧、尚书左仆射。邓羌裔孙邓素,唐朝时任兵部郎中,封南阳县伯,迁属蓝田(今属陕西)。邓素二子:邓元挺、邓元机,分别官至吏部侍郎、兵部郎中。此外,唐代时又有著作郎·邓行俨,也称邓羌的后代。

高密郡:

又称高密国,西汉汉宣帝时改胶西郡置高密国,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辖境包括今山东胶州和潍坊一带。东汉时期改郡为县,隶属北海郡。南北朝后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其时辖地在今山东高密市一带。

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9]

平阳郡:

西汉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三国时期魏国正始八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设置平阳郡,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当时辖地在今山西省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一带地区,即今山西省临汾市。

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西晋邓攸。

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

平阳邓氏:始自西晋尚书右仆射邓攸,因家于平阳(今山西襄汾)而称平阳邓氏。邓攸自称是新野邓禹之后,有兄子名邓绥,也知名于两晋之时。[9]

长沙郡:

周朝即有该地,战国时期楚国始建郡,秦灭楚后承之,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等地。西汉改郡为长沙国,东汉仍改回为郡。

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东晋荆州刺史邓粲。

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

长沙邓氏:东晋时,有荆州刺史邓粲,曾任车骑将军桓冲别驾,也是东汉太傅邓禹的后裔。[9]

陈郡:

秦朝时期置郡,治所在陈县。西汉朝初期改为淮阳国。东汉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汉献帝时改回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太康县、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一带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将其管辖区域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五、六个县的范围之内,其中的太康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阳夏县。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时期皆改为陈州淮阳郡。

此支邓氏,为晋代广州刺史邓岳之族所在。

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

陈郡邓氏:两晋时,有广州刺史邓岳和著名将领邓遐父子,也是汉太傅邓禹之后;两人祖居陈郡陈县,亦即今淮阳县。[9]

洛阳郡:

秦始终置县。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此支邓氏,为东汉大将军邓骘后裔。

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

洛阳邓氏:东汉大将邓骘的后人中有一支世属洛阳,称洛阳邓氏。唐代时,有尚书右承、扬州长史邓景山,便是以洛阳为郡望的邓姓人。

宜春县:

西汉时期置宜春县。晋朝时期改名为宜阳。隋朝时期设袁州,改宜阳为宜春,治所便在宜春(今江西宜春),其时辖地在在今江西省宜春市一带地区。元朝时期为路。明、清两朝均为袁州府。民国时期废府改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县。

南雄县:治所在今广东省南雄县。

宣城郡、南唐郡

这两个郡号是南唐李改邓之邓氏的郡号。

其中宣城郡是以邓天和牧地安徽宣城得之。

南唐郡是由南唐时期李改邓得之。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南阳郡邓氏多以此为堂号,意指为南阳郡禹公后裔。

安定堂:以望立堂。

高密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宜春堂:以望立堂。

南雄堂:以望立堂。

陈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陈国堂、淮阳堂。

谦恕堂:源出东汉时,邓禹第六子邓训为郎中。谦(谦逊不骄傲)恕(对人宽恕)下士(以礼待下属),士大夫都归附他,所以叫“谦恕堂”。邓训用恩惠和信义对待羌胡,少数民族都感激他,喜欢他,都来通好。朝廷封他寿平侯。[9]

魁宿堂

是福建汀州府莲城县(今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为其主体区域)德恢公于宋代为避战乱迁江苏阜宁邓家灶一脉独有的堂号。今德恢公后人又从江苏阜宁邓家灶分迁散居于安徽、上海等地。

东汉堂

笔者在由贵州习水的一个邓氏宗亲(邓三祝公的后裔)提供的贵州习水邓氏族谱中看到。据此支族谱记载,其世系与南阳郡邓氏存在较大差异。

世德堂、敦本堂

敦本堂是今福建龙岩新罗小池卓洋邓氏友兴公迁今湖南醴陵的邓氏后裔在醴陵当地兴建了尊奉松峰(友兴)公为始祖的宗祠,友兴公后裔以此为堂号。

其总堂是世德堂,是福建龙岩新罗小池卓洋邓氏、所有外迁各地敦本堂友兴公后裔的总祠堂,自明朝创建至今已经数百年。

此支邓氏分布于今天的湖南醴陵、浏阳与环洞庭湖各县市;江西萍乡、湘东等地;还远及四川成都周围包括金堂和重庆包括巫山一带(原太昌镇(今巫山县大昌镇公平村)),已繁衍至少超过五六万之众。

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是此支邓氏在龙岩小池卓洋邓氏宗祠世德堂祭祖大典之日,已经当地邓氏独有的一个盛大节日!

云台堂

福建汀州府千四郎祖贤公后裔迁浙江武义后裔所创立的堂号。

九睦堂

湖南长沙金圫邓氏的堂号

此支邓氏位于今天的湖南长沙县榔里镇金圫村,在历史上相当富有,曾建有家族内部的免费学校。

爱德堂

今福建龙岩新罗区东肖邓氏及红坊悠远邓氏通用堂号,为闽沙邓氏光布公后裔一脉。

崇本堂

今江西永新、兴国等四县邓氏通用堂号,此支邓氏由今福建龙岩永定县合溪乡王社村迁江西永新、兴国等四县,是福建简公后裔一脉,为当地旺族。

光裕堂

今福建三明闽沙邓氏的堂号。闽沙邓氏尊光布公为开基祖,此支邓氏人丁兴旺,代有人才。如当代邓子基是我们中国财经界的泰斗。

敦伦堂

今武义县东南部金岩村邓氏家族堂号,“敦伦堂”即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劝戒训勉后代子孙。敦伦,即敦睦夫妇之伦,也可谓敦睦人伦,家和万事兴。

此支邓氏由福建汀州府上杭县古田里东乾(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古蛟新区东乾村)迁出。清初因族人经商来到浙江,寄居于金、衢、严(州)、处(州)四府,其中部分邓氏定居武义南乡二十都唐里(今熟溪街道塘里村),建宗祠名曰善继堂。联十公长子碧进从唐里迁武义南乡双坑葛塔村(今熟溪街道甘塔村),联七公长子虞章迁到武义南乡双坑管岭脚村(上甘塔),他的四子志荣迁居金岩村,为金岩村始祖。

武威堂”、“汝南堂”

凤山廖邓氏家族之邓氏的堂号,当地98%之凤山廖邓氏、廖氏都以此为堂号!

邓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西部
山西省襄汾县
湖南省部分地区
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县一带。
邓安翔  邓安晏  邓安宜  邓安怡  邓安易  邓安志  邓昂然  邓昂雄  邓宾白  邓宾鸿  邓宾实  邓彬彬  邓彬炳  邓彬郁  邓斌斌  邓斌蔚  邓滨海  邓波光  邓波鸿  邓波峻  邓波涛  邓博瀚  邓博超  邓博达  邓博厚  邓博简  邓博明  邓博容  邓博赡  邓博涉  邓博实  邓博涛  邓博文  邓博学  邓博雅  邓博延  邓博艺  邓博易  邓博裕  邓博远  邓才捷  邓才良  邓才艺  邓才英  邓才哲  邓才俊  邓成和  邓成弘  邓成化  邓成济  邓成礼  邓成龙  邓成仁  邓成双  邓成天  邓成业  邓成益  邓成荫  邓成周  邓承安  邓承弼  邓承德  邓承恩  邓承福  邓承基  邓承教  邓承平  邓承嗣  邓承天  邓承望  邓斌涵  邓梓琪  邓浩旷  邓浩阔  邓浩漫  邓浩淼  邓浩渺  邓浩邈  邓浩气  邓浩然  邓浩穰  邓浩壤  邓浩思  邓浩言  邓皓轩  邓和蔼  邓和安  邓和璧  邓和昶  邓和畅  邓和风  邓和歌  邓和光  邓和平  邓和洽  邓和惬  邓和顺  邓和硕  邓和颂  邓和泰   更多邓姓男孩名字
邓雨婷  邓婉兰  邓艳秋  邓晓英  邓佩玲  邓烟絮  邓水莹  邓如佳  邓江静  邓月爽  邓韵璇  邓红芳  邓缘柏  邓柳花  邓沛琪  邓含芷  邓珊芸  邓菲绿  邓清芳  邓玫颖  邓靖倚  邓欣新  邓如雪  邓缘香  邓柏菲  邓花晴  邓倚梦  邓依雪  邓彤旋  邓君韵  邓新华  邓云昕  邓迎红  邓则悦  邓楚冉  邓桂芳  邓凤婷  邓雯丽  邓茹婷  邓琳秀  邓燕明  邓洁文  邓素莉  邓艳玲  邓悦儿  邓江红  邓李媛  邓玉琴  邓照红  邓鸿洁  邓宣蓉  邓文钰  邓亚梅  邓泽英  邓秀英  邓紫玲  邓崇芳  邓芸英  邓艾玲  邓小妹  邓惠琴  邓玲玉  邓文英  邓继红  邓娅彤  邓保哲  邓苑洁  邓瑞艳  邓辰雪  邓瑜莉  邓兰娟  邓蓉洁  邓品怡  邓钊莹  邓嫦娥  邓路英  邓婉怡  邓冬雪  邓义茹  邓茹芸  邓红叶  邓虞怡  邓韵雁  邓雁芸  邓筠云  邓紫晴  邓任嫣  邓晓珊  邓涵琦  邓韵清  邓自虹  邓芊芸  邓夏娜  邓翠蓉  邓菡颖  邓珊欣  邓松铃  邓珊清  邓玫琴  邓语凤   更多邓姓女孩名字
姓氏名字大全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