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查询
查姓氏

拼音: gān

百家姓甘姓专栏主要介绍甘姓的起源知识及由来历史资料,以及推荐多个好听的甘姓男孩/女孩名字。

甘姓来源
甘姓起源
甘姓始于商周,甘盘甘罗为证。殷商中兴名主武丁,年轻的时候,曾就学于一位叫作甘盘的学者。后来继位,便礼聘甘盘为相。这位被后世推崇为贤相的甘盘,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便是甘氏的始祖。像《姓纂》、《姓谱》等书就异口同声地指出:“甘,武丁臣甘盘之后”。而甘盘之得姓,则夏有甘国是以国为姓的。可见甘姓人的源远流长。不过,甘氏家族的组成,实际上不仅此一支。到了2100多年前周武王伐殷而有天下之时,姬姓的庞大家族之中,也有子孙由于被封为甘伯而改姓甘的。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记载的:“周武王同姓,于畿内为诸侯,因氏焉,甘伯恒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罗”,即为明证。这一支源自姬姓的甘氏,最初的发祥之地是在周天子的王畿之内。当时所谓的王畿,是指现在以陕西长安为中心的四周之地。根据考证,现在陕西省?县的西南,当时就是以甘为名,因此,陕西一带,一向就认为是甘氏的发源地。其余的有:夏朝时,有诸侯国甘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其君主家族在亡国后散居各地,以原封国名为姓,成为甘姓的一支。商朝时,高宗武丁曾就学于甘盘,后武丁为商王,遂用甘盘为相。甘盘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名字为姓,遂成甘姓。出自姬姓。周武王时,封同族人于畿内为诸侯王,其中有封于甘地者,称甘伯。后有甘伯恒公,其后代亦为甘姓。出自春秋时甘昭公子之后。
甘姓郡望堂号
郡望
渤海:西汉时置郡,相当于今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一带。丹阳: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郡,相当于今安徽省宣城地区。
堂号
“五城堂”:战国时期,秦国甘罗12岁被派出使赵国。赵王郊迎。通过甘罗的外交活动,赵国割了五城给秦,秦国封甘罗为上卿,并把他爷爷甘茂当左丞相的田都赐给甘罗。
甘姓家乘谱牒

辽宁潘阳甘氏续修宗谱一卷,(清)甘运沧、甘运洁等修,清嘉庐九年(公元180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辽宁潘阳甘氏续修家谱一卷,(清)甘书芬、甘景麟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阳甘泉里甘氏三修家谱,(清)甘土愍等修,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常山甘氏族谱六卷,著者待考。

浙江常山甘氏重修宗谱七卷,(民国)郑顺来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芳村镇河边山村。

安徽桐城梅岭甘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甘子瑞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燕翼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

安徽太湖县甘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甘炳垣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旧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图书馆。

安徽太湖甘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民国)甘世珍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旧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南昌东关甘氏重修支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甘怀和等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奉新甘氏重修族谱九卷,(清)甘常俊等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丰城骊塘甘氏族谱,(清)甘氏合族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艺文篇第一~八卷,世系篇第六~七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丰城骊塘甘氏族谱,(清)甘氏合族纂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丰城骊塘甘氏宗谱,(清)甘氏合族纂修,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丰城骊塘甘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七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档案馆。

山东桓台甘氏家谱,(清)甘绍裕等修,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手写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枝江甘氏家谱一卷,(民国)甘可富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撰,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江口华阳石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枝江市档案馆。

湖南甘氏草谱,(民国)甘岳臣辑,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手抄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中湘勃海甘氏续修谱二十卷,(清)甘功献纂,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西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潭中湘甘氏三修族谱二十卷,(清)甘臣勋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广东甘氏祠谱,(民国)甘熙庭重编,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

广东甘氏族谱,(民国)甘远林撰,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台山上川房甘氏族谱,(民国)甘铭新等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南山祖祠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市图书馆、美国。

甘氏宗谱,(清)甘国堂修,清朝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甘氏宗谱,(民国)甘元抡等续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甘氏族谱八卷,卷首上、下册,著者待考,民国丁已年渤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档案馆。

江西萍甘氏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甘华盛主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档案馆。

安徽甘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旧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档案馆。

湖南湘潭中湘甘氏族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档案馆。

湖南中湘甘氏族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档案馆。

甘姓迁徙分布

《百家姓》:甘钭厉戎(甘姓位于《百家姓》249位)。

《说文解字》:“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属皆从甘。古三切”。可见,甘姓来源于职业。甘姓祖先是上古巫师,以占卜为业,所以说出来的话都是“道”。黄帝战胜炎帝、蚩尤,一统天下后,利用上天赐予的宝鼎,测定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作干支;用占卜用的蓍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按照节气教导百姓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鱼虫。黄帝将掌管天文历法占卜这一重大事件交给第十三个儿子,并封他在甘。后来子孙繁衍,以国为姓,是为甘姓祖先,研究天文历法占卜事。

甘英铭  甘佳鑫  甘世栋  甘宝生  甘知灵  甘宝升  甘建平  甘孟依  甘晨炜  甘煜祺  甘一凡  甘一丹  甘向军  甘明卓  甘安平  甘向禹  甘知鑫  甘国成  甘国辉  甘国军  甘自然  甘婷婷  甘丽蝉  甘宝树  甘耀扬  甘子龙  甘丽妙  甘成足  甘永足  甘长秋  甘长收  甘久莹  甘庆锋  甘戆王  甘寄勰  甘骏臣  甘泊君  甘朔子  甘文龙  甘荣轩  甘承旭  甘雨泽  甘诗瑜  甘诗芸  甘语欣  甘宇辰  甘景英  甘舒瑶  甘舒亦  甘天馨  甘芮萱  甘无名  甘竹馨  甘竹萱  甘家豪  甘梓涵  甘沐子  甘芝州  甘陈羲  甘鹿驿  甘玥显  甘庄即  甘丽娅  甘诗妍  甘绎煦  甘帐仔  甘明鑫  甘鹦公  甘敖稚  甘健成  甘附鑫  甘逻臣  甘得仕  甘鹦鑫  甘宗山  甘鸾褶  甘帝儒  甘道儒  甘烨磊  甘梦颖  甘小利  甘小丽  甘薹骧  甘力畴  甘又韬  甘政澜  甘园发  甘圆发  甘元发  甘宇轩  甘梦缘  甘梦琪  甘蕊婷  甘妙凡  甘晓露  甘卓豫  甘卓霖  甘恒源  甘梦澄  甘久旭   更多甘姓男孩名字
甘小钰  甘苻诗  甘瞿茱  甘霓若  甘静婉  甘羞箬  甘悦菀  甘若薇  甘妮灵  甘竺篱  甘鹦元  甘珙珑  甘埒萱  甘凰岑  甘钏鸯  甘莉馥  甘苑丹  甘竹媛  甘姣娅  甘竹冬  甘丹荥  甘姣玥  甘厅妆  甘菀笫  甘佳厅  甘香姝  甘汪枚  甘易妮  甘月采  甘苻娇  甘佳觎  甘宛妻  甘欣姗  甘璐滢  甘勿蕴  甘语芯  甘妍岑  甘丛竹  甘蓓箐  甘一姒  甘月戆  甘遣何  甘玑含  甘戆澧  甘戆鍪  甘霓鸯  甘阙涟  甘竺怀  甘芜莎  甘旎楠  甘缋欣  甘美缨  甘怜印  甘昌萱  甘昭辕  甘於娇  甘姗蕊  甘朵薇  甘耿骀  甘矛竹  甘宛梦  甘簧贝  甘滢琪  甘佩欣  甘思瑾  甘昪彤  甘蓓笫  甘梦瑭  甘璎珊  甘雨婴  甘燮羊  甘雨丸  甘苻钰  甘晴丹  甘泞旖  甘厅汐  甘怡妩  甘幽娴  甘杏镶  甘璨淑  甘岫静  甘妮萦  甘依霓  甘思艳  甘雨芸  甘梅菊  甘悠片  甘冰萱  甘芸珊  甘珏灰  甘佩艳  甘丽绢  甘琥蕃  甘芩朕  甘霓洁  甘婉耩  甘韵琳  甘堇逾  甘鹊蕴  甘馨月   更多甘姓女孩名字
姓氏名字大全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