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成语

敛声屏息

拼音:liǎn shēng píng xī

出处: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庄严洪亮的宣告。”

典故出处

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庄严洪亮的宣告。”

近义词

敛声屏气

英文翻译

lower one's voice and hold one's breat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同“敛声屏气”。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精神集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敛声屏息形容人们在面对重大事情或重要场合时,由于紧张、震惊或敬畏,而不敢发出声音,甚至停止呼吸。这个成语意味着人们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景的无比敬畏和恭敬。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在重要会议、庄重场合、关键时刻等时候的安静和肃穆。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对于伟大事物或伟大人物的敬仰和敬畏。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一书中。故事中,贾宝玉在贾母的压力下,参加了科举考试。考试期间,贾宝玉感到非常紧张和恐惧,以至于不敢发出声音,呼吸也变得很浅。这个场景被形容为敛声屏息。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人们在重要场合的紧张和肃穆。
成语结构
敛声屏息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敛声表示“收敛声音”,屏息表示“不呼吸”。
例句
1. 在领奖仪式上,观众敛声屏息,等待着得奖者的名字宣布。2. 比赛进行到最后一刻,全场观众都敛声屏息,等待着决定胜负的那一刻。
记忆技巧
将“敛声屏息”拆分成“敛声”和“屏息”,分别记忆其含义。可以将“敛声屏息”与害怕、紧张、肃穆等情绪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紧张、肃穆相关的成语,如“肃然起敬”、“心惊肉跳”等。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等,了解成语的具体应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在动物园里看到大熊猫时,我敛声屏息,感受到了它的可爱和神秘。初中生:比赛决胜负的那一刻,全场观众都敛声屏息,紧张地等待着结果的揭晓。高中生:听到老师宣布了我们班级的优秀成绩,全班同学都敛声屏息,感受到了自豪和喜悦。
推荐成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