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成语

临死不恐

拼音:lín sǐ bù kǒng

出处:

词语

临死不恐

拼音

lín sǐ bù kǒng

解释

恐:恐惧。 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释义

恐:恐惧。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出处

西汉·刘秀《新序·义勇》:“吾闻知命之士,见利不动,临死不恐。”

详细解释
临死不恐是指在面临死亡的时刻,仍然保持坚定、勇敢的态度,毫无畏惧之意。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的勇气和坚定,表达了对死亡的无所畏惧。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者死亡等严峻局面时,仍然保持勇敢和坚定的心态。也可以用来称赞一个人的胆识和勇敢精神。
故事起源
《庄子·人间世》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庄子的哲学家和一个死囚的对话。死囚即将被处决,却无所畏惧,庄子对他的勇气和坚定非常赞赏,于是有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临死不恐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1. 他在临死之前仍然保持着临死不恐的态度。2. 面对困境,他临死不恐,毫不退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庄子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刻,仍然保持着勇敢和坚定的态度,不感到恐惧。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勇气、坚定等相关的成语,如“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临死不恐,勇敢地面对考试。2. 初中生:在面对挑战时,我们应该临死不恐,勇往直前。3. 高中生:面对生活的压力,我们要临死不恐,坚持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临死不恐,勇敢地追求成功。
推荐成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