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áng yǒu bù qí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混淆视听、混淆是非
泾渭分明
good and bad mixed together
成语解释: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成语举例:兼之人品良莠不齐,诚恐因逸生事。(太平天国 洪秀全《整顿属员诏》)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莠,不能读作“xiù”。
成语辨形:莠,不能写作“秀”。
成语辨析:良莠不齐和“参差不齐”都有不整齐的意思。但良莠不齐是指好人坏人都有;混在一起;“参差不齐”是指长短高低大小不一;当指人时是指水平不一。
成语谜面:稗子挤在禾中间
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级别,“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