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成语

如火如荼

拼音:rú huǒ rú tú

出处:《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缯,望之如火。”

典故出处

《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缯,望之如火。”

近义词

方兴未艾、轰轰烈烈

反义词

无声无息

英文翻译

grow vigorousl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成语举例: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巴金《家》六)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荼,不能读作“chá”。
成语辨形:荼,不能写作“茶”。
成语辨析:见“热火朝天”。

成语故事

如火如荼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故事出自《国语 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详细解释
如火如荼源自《庄子·外物》:“仲尼适楚,见两丈人相谓曰:‘某将为其子娶妇,欲得无过于己者。’其一曰:‘无过于己者,吾闻之矣:如火如荼,如霜如雪,如风如雨,如雷如电。如火如荼者,然而火犹可决也;如霜如雪者,然而霜犹可耗也;如风如雨者,然而风犹可散也;如雷如电者,然而雷犹可擒也。’”
使用场景
用来形容事物充满热情、光彩夺目、进展迅速的情况。常用于形容活动、工作、事业等有生气、有活力、有激情的状态。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外物》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两位丈人在讨论如何为自己的儿子找到合适的妻子。其中一位丈人说:“我听说,找一个不比自己差的,就像火一样炽热、像草木一样茂盛、像风雨一样猛烈、像雷电一样威猛。”这个故事中的比喻成语“如火如荼”后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如火如荼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词重复组成的成语,形成了“如A如B”的结构。
例句
1. 这个项目的开展如火如荼,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2. 这场比赛的气氛如火如荼,观众们都非常热情。
记忆技巧
可以将“如火如荼”与火焰和茂盛的草木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充满热情、光彩夺目的场景,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如虎添翼”、“如鱼得水”等,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开学第一天,学校里的气氛如火如荼,大家都充满了期待。2. 初中生: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活动非常丰富多彩,每一天都过得如火如荼。3. 高中生:考试前的最后一个月,同学们都在全力备战,学校里的氛围如火如荼。4. 大学生:我的创业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希望能够取得成功。5. 成年人:这个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整个行业都像是在如火如荼地发展。
推荐成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