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装治

拼音:zhuāng zhì

注音:ㄓㄨㄤ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1).整理行装。《史记·封禅书》:“於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其后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2).装裱古籍或字画。 南朝 宋 虞龢 《论书表》:“ 范曄 装治卷帖小胜,犹谓不精。”

基本含义
指表面上假装好人好事,实际上却心怀恶意,图谋不轨。
详细解释
装治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装指假装,治指治理。装治意指表面上假装好人好事,实际上却心怀恶意,图谋不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虚伪的行为,表示某人在表面上做出善意的样子,实际上却有不良动机。
使用场景
装治常用于批评那些表面上装得很好,但实际上心怀不轨,图谋不善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对人很好,但实际上却暗藏恶意的行为。
故事起源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淮阴侯刘邦被项羽围困时,项羽派人给刘邦送信,说愿意与他和解。刘邦怀疑项羽的诚意,于是派人去打探。项羽的使者回来后,告诉刘邦说,项羽确实是真心要和解。刘邦却说:“他这是装治我。”这个故事中的“装治”一词,就是指项羽表面上假装好人好事,实际上却有不良动机。
成语结构
装治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他表面上对我很好,但我知道他只是在装治我。2. 不要被他的表面善意所迷惑,他只是在装治你。
记忆技巧
可以将装治与“假装治理”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含义。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表面上装出一副善意的样子,实际上却心怀不轨的形象,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虚伪行为和政治斗争,以及其他与装治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表面上对我很好,但我觉得他在装治我。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在装治别人,大家都不喜欢他。3. 高中生:政治斗争中常常出现装治的现象,需要我们保持警惕。4. 大学生:社交场合中有些人常常装治他人,我们要学会辨别他们的真实意图。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