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馁病

拼音:něi bìng

注音:ㄣㄟˇ ㄅ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飢饿困顿。《孔子家语·困誓》:“ 孔子 遭厄於 陈 蔡 之间,絶粮七日,弟子馁病, 孔子 絃歌。”

基本含义
指精神疲倦、无精打采的状态。
详细解释
馁病是由“馁”和“病”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馁”表示疲惫、精疲力竭,“病”表示疾病、不健康。馁病形容人精神疲倦、无精打采,无精打采的样子。
使用场景
馁病常用于形容人在长时间劳累或精神压力过大后出现的疲惫、无精打采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工作过度、学习疲劳或生活压力过大的人。
故事起源
馁病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十五年》。当时,齐国的公子纠长时间奔波劳累,精神疲惫,无力应对各种事务。他的父亲哀公就对他说:“吾闻之,人不可使馁,馁则病矣。”意思是人不能让自己疲惫下去,否则就会生病。从此,馁病成为了形容人精神疲倦、无精打采的成语。
成语结构
馁病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最近工作太辛苦了,整天都是馁病的样子。2. 她最近备考压力太大,整个人都变得馁病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馁病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精疲力竭、无精打采的样子,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馁病相关的成语,例如“精疲力竭”、“疲惫不堪”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参加了太多的课外活动,现在看起来有点馁病。2. 初中生:考试前准备得太紧张了,现在整个人都是馁病的样子。3. 高中生:高三的学习压力太大了,同学们都开始出现了馁病的症状。4. 大学生:熬夜写论文导致身体状况不佳,现在每天都感觉馁病。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