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许愿池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意大利罗马市内最大的喷泉

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更成为罗马最著名的喷泉。

许愿喷泉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杰作,由教皇克里门七世(Pope Clemens XII) 命Nicola Solvi设计建造,共花了三十年才完成,它是罗马的象征之一。

详细解释


 相关简介

喷泉建筑完全采左右对称,在中央立有一尊被两匹骏马拉着奔驰的海神像,海神像是在1762年雕刻家伯拉奇(Pie- tro Bracci)的设计。在海神的左右两边各立有两尊水神,右边的水神像上,有一幅「少女指示水源」的浮雕,而浮雕上面有四位代表四季的仕女像。

许愿池,又叫做幸福喷泉,因为它的原名是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传说会带给人们幸福,池中有一个巨大的海神,驾驮着马车,四周环绕着西方神话中的诸神,每一个雕像神态都不一样,栩栩如生,诸神雕像的基座是一片看似零乱的海礁。喷泉的主体在海神的前面,泉水由各雕像之间、海礁石之间涌出,流向四面八方,最后又汇集于一处。

这个雄伟的喷线雕刻叙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宫,中间立着的是海神,两旁则是水神,海神宫的上方站着四位少女,分别代表着四季。喷泉的设计者是沙维(Salvi),于1762年才完工,因此是罗马喷泉中比较年轻的一座。

许愿池是力量的象征。罗马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只要背对喷泉从肩以上抛一枚硬币到水池里,就有机会再次访问罗马。很多旅游者在喷泉边排着队往里抛硬币就是被这座城市迷住了的证明。喷泉的名字特雷维是三岔路的意思,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道路向外延伸,也正是喷泉名字的由来。喷泉由在教皇克雷芒十二世主办的喷泉大奖赛中得胜的尼科洛·萨尔维设计,巧妙地用借景手法将背后的宫殿借来,使得海神尼普顿和特里托内充满生气。1762年完成。通往喷泉的道路很窄,比较难分辨。

基本含义
指可以许愿的地方,比喻能够实现人们心愿的地方。
详细解释
许愿池是指人们可以在其中许下心愿并希望能够实现的地方。这个成语比喻能够实现人们心愿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能够满足人们希望的地方或情况。
使用场景
许愿池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比如描述一个能够实现人们愿望的地方、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期望的情况等等。
故事起源
许愿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不详。
成语结构
许愿池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许愿”表示许下心愿,“池”表示水池或小湖。
例句
1. 这个公园就像一个许愿池,让人感到心灵宁静。2. 他的努力终于在这个公司找到了一个许愿池,实现了他的梦想。
记忆技巧
可以把“许愿池”想象成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人们可以在其中许下心愿并实现梦想。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心愿、愿望相关的成语,比如“心想事成”、“如愿以偿”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我的愿望能够像许愿池一样实现。2. 初中生:这个游乐园就像一个许愿池,满足了我们的所有期望。3. 高中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我一直以来的许愿池。4. 大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我对毕业后的许愿池。5. 成年人:我希望我的家庭幸福美满,成为我内心深处的许愿池。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