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端揆

拼音:duān kuí

注音:ㄉㄨㄢ ㄎㄨㄟ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指相位。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国政,故称。《南史·谢举传》:“虽屡居端揆,未尝肯预时政,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发明。”《旧唐书·房玄龄传》:“ 玄龄 自以居端揆十五年,女为 韩王 妃,男 遗爱 尚 高阳公主 ,实显贵之极,频表辞位。” 宋 司马光 《<百官表>总序》:“三公端揆之贵,施於军校;衣紫执象之荣,被於胥史。”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梁书·沉约传》:“六朝人以僕射为端揆。”

基本含义
端正、明察事理。
详细解释
端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端”意为正直、端庄,第二个字“揆”意为审察、观察。端揆表示一个人的品德端正,能够明察事理,善于审察观察。
使用场景
端揆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质高尚,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本质,善于观察和分析。可以用来形容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故事起源
关于端揆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另一个成语“明察秋毫”有些相似。明察秋毫意为观察细微之事,形容人的洞察力极强。端揆可以理解为明察秋毫的延伸,表示一个人不仅能够观察到细微之事,也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本质。
成语结构
端揆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汉字组成,中间没有连接词。
例句
1. 他是一个端揆的人,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本质。2. 她的观察力非常端揆,总能发现别人忽略的细节。
记忆技巧
记忆端揆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关联词法:将“端揆”与“明察秋毫”进行关联,因为它们的意义相似。2. 分解法:将“端揆”拆分成两个字,分别记忆它们的意义,然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端揆意义相近的成语,如“明察秋毫”、“洞察一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端揆,不要随便相信别人说的话。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端揆,不被一些不良信息所误导。3. 高中生: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端揆,做出明智的决策。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端揆,学会区分真假信息,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