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骨利干

拼音:gǔ lì gàn

注音:ㄍㄨˇ ㄌㄧˋ ㄍ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古部族名。在 瀚海 (今 贝加尔湖 )北,有二俟斤治之。产良马和百合草。 贞观 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来献马, 唐 以其地为 玄阙州 。 龙朔 中(公元661-663年)改名 余吾州 ,隶 瀚海都督府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忠志》:“ 骨利干国 献马百匹,十匹尤骏,上为製名。”《新唐书·回鹘传上》:“ 回紇 ,其先 匈奴 也,俗多乘高轮车, 元魏 时亦号 高车 部,或曰 敕勒 ,讹为 铁勒 。其部落曰 袁紇 、 薛延陀 、 契苾羽 、 都播 、 骨利干 ……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磧北。”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然三家外,散见各家论天地有极奇者,《唐书》 太宗 收 骨利干 ,其地夜短,煮羊脾未熟,天即明。”亦省称“ 骨利 ”。《太平广记》卷四八○引《神异录》:“ 骨利国 居 迴紇 北方, 瀚海 之北。胜兵四千,地出名马。昼长夜短,天色正臐,煮一羊胛才熟,东方已曙,盖近日入之所也。”

基本含义
形容人勤劳、勇敢,有骨气。
详细解释
骨利干由“骨”、“利”、“干”组成。骨,指人的骨头,比喻人的本质、品质。利,指利益、好处。干,指做事、努力。整个成语表示一个人不怕吃苦、勇往直前,有骨气的精神风貌。
使用场景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劳、勇敢,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可以用于表扬他人的努力和奋斗,也可以用来自我鼓励。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五年》中有一则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叫孟尝君的官员,他为了齐国的利益,不顾个人的安危,坚持奋斗,最终取得了齐国的胜利。后来人们用“骨利干”来形容他的精神风貌。
成语结构
主谓宾结构。
例句
1. 他是一个骨利干的人,从不怕辛苦。2. 我们要向他学习,努力成为骨利干的人。
记忆技巧
可以用以下方法记忆该成语:1. 关联形象:想象一个人勤劳地干活,他的骨头上写满了“利”字,表示他为了利益而努力奋斗。2. 创造故事:编写一个故事,讲述一个人不怕困难,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展现骨利干的精神。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骨肉之情”、“利益”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骨利干的人,每天都努力学习。2. 初中生:我们要向骨利干的人学习,不怕困难,努力奋斗。3. 高中生:只有骨利干的人才能取得成功,不怕吃苦,勇往直前。4. 大学生:他是一个骨利干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很多努力。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