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在德国南方距慕尼黑市20千米的地方,用于关押“人民祸害”,包括: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等反对党人、被确定有罪的各类犯人。数以千计的苏军战俘经常被就地处死,更有数不清的人死于活人医学实验。
达豪集中营-简介
达豪集中营大门
达豪集中营最初设计容纳5000人,对象是“人民祸害”,包括: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等反对党人、被确定有罪的各类犯人。这份单子不断扩张:城市游民、同性恋、犹太教徒、吉普赛人、政治犯、国家敌人、犹太人、战俘……
从1933年到1945年间,共登记在押206,206名囚犯,死亡人数永远不会为世人所知,数以千计的苏军战俘经常被就地处死,被送去用于SS的Sonderbehandlung(特别医疗,也就是被处死的SS委婉说法)的牺牲者,在被转移过程中死去的人更是无可计数,这些都是不在记录的。此外,还有数不清的人死于“达豪学校”的一项创新上———活人实验。这些活人医学实验包括:将犯人从冻僵的情况下放入热水中,记录复苏的时间;将犯人关入高压舱,持续加压,记录致死的气压…….有记录的死亡统计数字是31,591。由于达豪集中营的主要目的不是处置犹太人,所以在1933年到1945年间在这里被屠杀的犹太人并不多,据估计约在5,000人左右。被解放时,32,000名幸存的囚犯中,有2,500名犹太人。
达豪集中营-历史
集中营的航拍照片
在成立之初的5年里,达豪集中营扮演的角色更像一间苛刻的传统劳改营。囚徒们在这里被迫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这些劳动被分为有效劳动和无效劳动两类。各类罪犯、同性恋、政治犯等在理论上存在“被改造好”可能的囚徒从事的是无效劳动———将巨大的石块从一处搬去另一处,然后再搬回来———集中营的管理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的重劳动能够将他们的思想重新“扳正”过来。犹太人、吉普赛人等被纳粹的“人种学”否定的族群,在这里分配到的是有效劳动任务———他们要为附近的宝马、爱克发胶片等公司制造产品,就像《辛德勒名单》里展现的那样。而到了后期,无效劳动被取消,几乎所有囚徒都要投入更大工作量的有效劳动中。这与纳粹的集中营政策有关,除了一些实在支撑不下去的集中营能从党卫军那里领到数量极少的津贴,其余的集中营必须自负盈亏,随着被“集中”的人越来越多,营里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1933年,战争狂人希特勒握住了德国的权杖,从他上台时起,他就在这里建立了集中营,用来关押“政治犯、犹太人、宗教界人士”和所谓“政府不喜欢的人”。使这里成了一座人间地狱。从1933年到1945年的12年间,这里共关押过数万人,杀死31 951人。
1939年以前,达豪集中营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党卫军疗养院的角色,在紧张的前线作战了一定时间的士兵,会与这里的看守换岗,在这里享受一段作威作福的日子。
到1939年为止,达豪集中营中过劳导致的死亡率虽然偏高,但远不是今天人们印象中地狱般的情形。集中营纪念馆收藏的一份图表显示,从1933年到1937年,达豪集中营分别有22人、33人、12人、11人和41人死亡,加上1938年的256人和1939年的183人,在头7年里,这里有558名囚徒死亡,而在接下来的6年中,死亡的人数是31393人。
1938年,为应付人满为患的情况,达豪集中营进行了扩建,加建了营房、添加了快速处死囚徒的焚烧炉,但一直没有把毒气室修起来。自此以后,情况开始失控,实验和杀人成了这里看守的主要工作。1944年底,在德军不断溃败的背景下,看守们打破不对囚徒进行性侵犯的规则,在集中营中修建了军妓院,挑选女囚徒服务。
达豪集中营-陈列馆
从现已辟为陈列馆的管理处中,可以看到反映囚徒生活的一些照片、实物和少量文字图表。当年达豪集中营被押的囚犯虽然待遇十分恶劣,但却要承担繁重的劳动。从早4点钟起床,一直到晚8点半才能回营。从一些照片上可以看出,那些犯人都被折磨得皮包骨头,疲惫不堪。
陈列馆还介绍了惨无人道的法西斯匪徒使用这些囚徒的身体作各种试验的情况。为了进行细菌战争,他们在犯人身上培植疟疾病菌,还进行其他使人体受到致命伤残的生物化学实验。为了战争的需要,他们还用犯人作“超低压、超低温”试验。甚至破开犯人的脑壳,作活体解剖。
达豪集中营-内部
内部
达豪集中营的犯人,强壮的或者做苦工,或者被用来做试验,至于那些老弱病残与妇女儿童的下场则更为凄惨。等待他们的是集中营的毒气室和焚尸炉。毒气室外表看起来像个浴室,里面装着莲蓬头,然而那里流出的不是生命之源的水,而是窒息生命的毒气。刽子手们用洗澡的谎言把囚犯们骗入“浴室”后,管理人员立即封闭毒气室,然后将毒气放入,几分钟后,犯人就已全部死亡。毒气室紧挨的是焚尸炉,尸体马上被扔到焚尸炉里焚烧。陈列馆有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青年妇女,搀着三个天真的孩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在默默地、无可奈何地走向毒气室。在毒气室和焚尸炉旁让人触目惊心的是那些堆积如山的各式各样的大大小小的靴子、鞋子,这是那些成千上万的被害者被迫走向毒气室前脱下的。
达豪集中营还有一个专门的“射击场”。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前苏联后,大批的前苏联人被押运到达豪,结果仅几天, 6 000名前苏联人全部被枪杀。达豪解放前夕,还发现约有7 500具尸体未来得及焚烧,战争结束后才移入达豪公墓。
达豪集中营-现状
现在的达豪集中营故址,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原貌。集中营为长方形,方圆有上百公顷土地,四周有通电的铁丝网和壕沟环绕,每隔十几米就有一座高高的炮楼,上面装有探照灯和机关枪,日夜监视着全营每个角落。集中营分为三部分,中间是关押犯人的简易棚式营房,一端是管理处,管理处与营房之间是操场,这是每日点名和集体处罚犯人的地方,另一端是行刑焚尸院。犯人居住的棚式营房,是一种用厚木板钉成的方框框,床铺分为三层,第三层几乎接近牢房顶的顶柱,空间十分狭小,只能爬着上床,床与床之间的距离仅可下脚,看上去就像一口口棺材搁在那里。
今天,集中营的营房已经被全部拆除,只留下墙基。当初看守们办公的平房被改建为纪念馆,其中的几个房间用以再现当年的营房。但营房实在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被用来再现。架子床、马桶间、饭兜、条纹囚服,这就是营房的所有元素,也是最幸运的囚徒们的全部生活。站在空旷的营房旧址上,秋天的风一阵阵掠过旁边的白杨树,响起凌乱的沙沙声。站在这片沙地上,感觉到的只是孤单。
这里被拆除的还有当年的焚烧炉。与营房尚留下墙基不同,这里树着一块牌子,上面只有一句话:这里曾是焚烧炉。
在慕尼黑,“达豪集中营一日游”是各家旅行社重点推荐的项目,其中一家的宣传单张上,对焚烧炉的去向有详细一些的解释:现在,达豪集中营已经没有焚烧炉了,焚烧人类的地方终将被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