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以理去官

拼音:yǐ lǐ qù guān

注音:ㄧˇ ㄌㄧˇ ㄑㄩˋ ㄍ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唐律·名例·以理去官》:“诸以理去官,与见任同。”疏议:“谓不因犯罪而解者,若致仕、得替、省员、废州县之类,应入议、请减赎及廕亲属者,并与见任同。”

基本含义
以道义和理智去辞去官职
详细解释
以道义和理智为依据,主动辞去官职,放弃权力和地位。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官员因为道义和原则而自愿辞去官职的情况,也可用于指个人主动放弃权力和地位的情况。
故事起源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官员叫郑国之,他因为国家政治腐败,决定辞去自己的官职。他说:“以理去官,不如以官去理”,意思是说以道义和理智为依据去辞去官职,比起去违背原则和道义的官职更为重要。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并演变成了成语“以理去官”。
成语结构
以 + 理 + 去 + 官
例句
1. 他因为不满政府的腐败,毅然以理去官。2. 面对诱惑,他选择以理去官,不愿为了权力而背离自己的原则。
记忆技巧
可以将“以理去官”这个成语与“以道义和理智为依据去辞去官职”这个含义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官员站在一个道德和理智的十字路口上,他选择了道义和理智的方向,主动辞去了官职。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政治、权力、道义相关的成语,如“守正不阿”、“忠言逆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以理去官,不要为了权力而做不对的事情。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郑国之以理去官的故事,他是一个非常有道义的人。3. 高中生:在政治课上,我们讨论了以理去官的含义,思考了权力与道义的关系。4. 大学生:在社会学课上,我们研究了官员辞职的原因,其中以理去官是一种积极的表现。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