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严凝

拼音:yán níng

注音:ㄧㄢˊ ㄋ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1).犹严寒。《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 唐 顾况 《补亡诗·十月之郊》:“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昇。” 宋 陆游 《大雪》诗:“大雪 江 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气序严凝,遥忆征人倥傯。”
(2).形容脸色严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颜言事。”
(3).谓冷酷。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怕不道是外面儿温和,则你那彻底儿严凝。”
(4).严肃凝重。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宋 沉 之诗,以严凝之骨,饰流丽之词,颂扬休明,渊乎盛世之音。”

基本含义
形容严肃、庄重,不动声色。
详细解释
指人的神态严肃、庄重,不露声色,不动声色,不流露出内心的喜怒哀乐。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在严肃庄重的场合下,保持冷静、不动声色的表现。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不流露出内心的动摇和焦急。
故事起源
《庄子·秋水》中有一段故事:“严子陵游于荆山之阳,逢严子濑。严子陵曰:‘子濑!子何以得至此?’子濑曰:‘以无心通于有心。’严子陵曰:‘然则吾岂无心乎?’子濑曰:‘子心与子之有心,不相遗也。而心与无心,有诚莫逆。故吾以无心通于有心。’”这段故事中的“无心通于有心”被后人引申为“严凝”,表示人在严肃庄重的时候,内心保持平静。
成语结构
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动词。
例句
1. 在重要场合发言时,他严凝的神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尽管面对困难,他依然能够严凝自若地解决问题。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严凝”与“严肃庄重”、“不动声色”等含义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在严肃庄重的场合下,保持冷静、不动声色的表现。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严凝”相关的成语,例如“严阵以待”、“庄重严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严凝的表情让我觉得他很严肃。2. 初中生:面对考试,我要严凝心情,保持冷静。3. 高中生:作为班长,他总是严凝自己的情绪,不流露出压力。4. 大学生:在面试的时候,我要严凝自己的神态,展现出自信和庄重。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