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徵逐

拼音:

注音:

繁体:徵債

基本解释

1.谓交往过从。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蚕桑事未起,农里得徵逐。”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弟墨书》:“ 徐宗于 、 陆白义 辈,是旧时同学,日夕相徵逐者也。”
2.特指不务正业,唯在吃、喝、玩、乐上的往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还有那些手头空乏的,虽是空着心儿,亦要充作大老官模样,去逐队嬉游,好像除了徵逐之外,别无正事似的。”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清之狭邪小说》:“作者虽目光始终不离於 赵 ,顾事跡则仅此,惟因 赵 又牵连租界商人及浪游子弟,杂述其沉湎徵逐之状,并及烟花。”
3.追随;追求。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李朱画得坡仙赏识》:“ 毛泽民 为郡守……常延致 象先 为作一大屏,真近世絶笔。但日来鉴赏之家,未免徵逐时好,未有深知二人者。” 清 朱焘 《北窗呓语》:“人一好名,则访求师友,购买书籍,徵逐声气,驰騖名场。”

基本含义
徵逐是指通过搜索、追捕等手段将敌人或犯罪分子逐出或逮捕的意思。也用来形容排除异己或追求正义的行为。
详细解释
徵逐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徵意为搜索、追捕,逐意为逐出、逮捕。徵逐的含义是通过搜索、追捕等手段将敌人或犯罪分子逐出或逮捕。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排除异己或追求正义的行为。
使用场景
徵逐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少,但在文学作品和历史故事中经常出现。可以用来形容警察追捕罪犯、军队逐敌、政府打击犯罪等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消除不良现象、清除害群之马等。
故事起源
徵逐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已经不可考,但在古代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例如,古代小说《水浒传》中,宋江带领一众好汉徵逐了方腊等恶人,保护了百姓的安宁。
成语结构
徵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徵和动词逐组成。
例句
1. 警察利用高科技手段徵逐了逃犯。2. 军队奋勇作战,成功徵逐了敌人。3. 政府采取措施徵逐了一批犯罪分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英雄警察或将军,通过搜索、追捕等手段徵逐了敌人或犯罪分子,保护了人民的安全。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成语徵逐的使用和相关故事,可以阅读古代小说《水浒传》中关于徵逐的章节,或者查阅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警察叔叔用勇敢的精神徵逐了坏人。2. 初中生:军队奋勇作战,成功徵逐了敌人,保卫了祖国。3. 高中生:政府采取措施徵逐了一批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的稳定。4. 大学生:科技的进步使得警察可以更有效地徵逐逃犯,保护人民的安全。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