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祀麴

拼音:sì qū

注音:ㄙㄧˋ ㄑㄩ

繁体:

基本解释

以酒祭奠。 清 唐孙华 《虎丘即目》诗:“ 峴 首曾悲 羊 ,望 江 常祀麴。” 岘 ,指 岘山 ; 羊 ,指 晋 羊祜 。

基本含义
祀麴是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麴,比喻事物的原始形态或最初状态。
详细解释
祀麴这个成语是由两个词组成的,祀指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麴指用来制作酒的发酵剂。祀麴的含义是指事物的原始状态或最初阶段,比喻事物处于最初的形态。
使用场景
祀麴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最初状态或原始形态,可以用来描述一些事物的起源、发展过程或最初的状态。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部作品的初稿、一项计划的初步构想等。
故事起源
祀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七年》。当时,晋国大夫鲍厚在参加祭祀时,他看到酿酒所用的麴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状态,于是他用“祀麴”来比喻事物的原始形态。
成语结构
祀麴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祀是动词,麴是宾语。
例句
1. 他的小说初稿就像祀麴一样,还需要经过很多修改才能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2. 这个计划还处于祀麴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祀麴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在古代祭祀仪式中,人们用原始的麴来祭祀神灵,表示最初的敬意和祈祷。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住祀麴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祭祀相关的成语和文化知识,了解古代祭祀的仪式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祀麴是古代人祭祀神灵时用的麴,表示最初的敬意。2. 初中生:这幅画的初稿就像祀麴一样,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3. 高中生:这个项目还处于祀麴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