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避寂

拼音:bì jì

注音:ㄅㄧˋ ㄐ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僻静。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杂类·笤帚》:“ 洪武 间, 本觉寺 有一少年僧,名 湛然 ,房颇避寂。”

基本含义
避免孤独寂寞,远离寂寞的状态
详细解释
避寂是指为了避免孤独和寂寞而采取行动。它强调了人们在寻求社交和人际关系时的需求,以避免孤独和孤立感。
使用场景
避寂常用于描述人们寻求社交和交往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追求友谊、亲密关系或社交活动,以免陷入孤独和寂寞。
故事起源
避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食货志》中。据说,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王莽的官员,他非常喜欢孤独和寂寞的生活。他不喜欢与他人交往,也不喜欢参与社交活动。因此,人们用“避寂”来形容他追求孤独和寂寞的生活方式。
成语结构
避寂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避”和“寂”。其中,“避”表示避免,避开,躲避;“寂”表示寂寞,孤独。
例句
1. 他经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以避寂。2. 她喜欢和朋友一起旅行,以避免孤独感。3. 他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以避免寂寞。
记忆技巧
可以将“避寂”与“避免寂寞”进行联想,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追求社交和人际关系,以避免陷入孤独和寂寞的状态。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其他与社交和人际关系相关的成语,例如“交际花”、“孤芳自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一起玩耍,以避免寂寞。2. 中学生:我喜欢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避免孤独感。3.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经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以避寂。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