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隐形富豪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隐形富豪 解释

“隐形富豪”的说法颇为耐人寻味,顾名思义,“隐形富豪”就是不为多数公众所知悉的富翁。在中国以至东方国家特有的现象。

隐形富豪 存在现象

一个不大的产业里的一个不知名的地方的一个公众并不怎么熟悉的人物,遽然成为“中国首富”,这便是辽宁辽阳做铝型材的忠旺集团董事长刘忠田。

他的企业在香港上市,以高达28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40多亿元)的发行市值,超过200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富刘永行,由“隐形富豪”蹿升为新的“中国首富”。

究竟谁是“中国首富”不要紧,在我们这个剧变的时代,在中国这样的经济转型国家,在资本市场的神来之手面前,富豪会不断产生,如刘忠田、刘永行辈;富豪也会不断地消失,如黄光裕德隆唐氏兄弟辈。让我们感兴趣和思考的,是中国的“隐形富豪”现象。

到江浙一带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走走,就会发现,那里很多其貌不扬的人,其实可能就是腰缠万贯的富豪,他们或者从事的行业并不起眼,或者刻意的行事低调,或者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也就不曾进入公众视线,从而成为“隐形富豪”。

黄茂如:个人身家过50亿,个头不高,典型的潮汕人五官,处事刻意低调,被业界称作最神秘的“隐形富豪”。

张程光:1960年只身从大陆来香港,进入永业置业工作,后加入和记电业工作, 当打杂及工人18年,最终凭夜校进修建立自己的电子王国,是隐形富豪。

隐形富豪 存在原因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做个“隐形富豪”?这首先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密不可分。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这些古言古训,世代植根国人心灵深处。不少人担心,一旦出名,难免引来多方骚扰与非难,与其热热闹闹风风光光一时,倒不如偷偷赚钱自个乐得美。的确也是,你看,《福布斯》一旦把谁排上了富豪榜,这个人的麻烦就接踵而至。你说,谁还肯上诸如此类的富豪榜?

企业发展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甘做“隐形富豪”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即使是在经济体制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非“阳光”的因素依然存在,甚至随着市场竞争的愈趋强烈而有增无减,遑论其发展初期了。一个老板倘若行事高调,出头频频,难免引来各路神仙这样那样的质疑:他与政府部门有什么说不清的瓜葛?某某高官是不是他的后台?他是不是有什么权钱交易行为?如此等等。

当然,也不乏这样的富豪人士,他们本身没什么问题或没什么大问题,但压根儿就是个思考型、爱安静的人,不愿与他人有过多的结交,就想踏踏实实做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好了,就是乐趣,就有说不出的成就感。他们不愿人说好说歹影响了自己的判断,更不愿在是是非非面前劳神费力,浪费时光。即使有什么必须企业高层出面的事,也是打发手下人应付。久而久之,外人也就习惯成自然。如此一来,企业做大了,老板依旧是个“隐形富豪”。但一旦企业上市,成为公众公司,这默无声息的“隐形富豪”才突然间遐迩闻名,浮出水面了。

在发达国家,由于社会透明度较高,市场机制健全,法律完备,好像不见“隐形富豪”之说,比尔·盖茨、巴菲特或者沃尔玛的老板,都是台面上的富翁。或许熏文化的、社会心理的以及体制转型等因素,带来了中国以至东方国家特有的“隐形富豪”现象。

“隐形富豪”并非全然“问题富豪”。做企业某种意义上犹如做学问,也需要寂寞与孤独,企业家过于抛头露面,并不利于静下心来思考企业潜藏的问题或企业的未来。当然,倘若是因为企业有太多非“阳光”的东西而不得不做个“隐形富豪”,又另当别论。

隐形富豪 生活消费

中国富豪们的财富以井喷速度逐年增长:2003年,美林发布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指出,中国内地“百万美元富豪”约有23.6万人,如果以人民币计算,相当于有近24万人成为千万富翁;200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显示,中国千万富豪人数增至44万人,亿万富豪超过1.8万人,更有50人财产超过10亿美元(其中包括8位台湾富豪和21位香港富豪)。

亿万富豪雨后春笋般冒出头,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豪高产国”。那么,拥有千万以上身家的中国“隐形富豪”们,在努力创造财富之余,又在怎样生活、如何消费呢?

狂爱舶来奢侈品

《2009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显示,千万富豪年均消费200万人民币,其中,名车、名表、珠宝等欧洲舶来奢侈品是最大花销项目。

世界上最顶级的房车、跑车、越野车都已经登陆中国,价值千万以上的顶级豪华车,在中国的保有量2004年时就已经突破100辆大关;当然还有世界最顶级的珠宝、价值千万镶满珠宝钻石的钢笔,以及价值上千万的腕表,动辄数万元一件的限量版时装以及饰品,都悉数成为中国富豪身上的标志性品牌。有机构预言,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不过,富豪们消费这些奢侈品的心态并不相同。一位刚刚购买了三块分别为15万元、20万元和30万元江诗丹顿表的企业主说,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选购名表,至今已经购买20多块,其中一部分用来送礼。

另一位喜欢买豪车的CEO表示,购买奢侈品纯粹就是满足自己兴趣。他酷爱飙车,驾驶爱车在高速路上狂奔时就忘了生意上的不顺,这已经成为他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

除了商品本身的特性吸引富人以外,更让中国富豪们痴迷的是奢侈品商家标榜的“贵族尊贵私享”服务。他们急于证明自己的经济身份和社会地位,需要“独一无二”和“拥有特权”的成就感,而奢侈服务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

奇特的社交圈

要用某种顶级奢侈品的消费,作为进入一个或多个社交小圈子的象征,这正是富豪们普遍面临的状况。

一方面,秉承“藏富”古训的中国人不愿意炫耀自己的财富,另一方面豪宅等奢侈品又能证明他们的经济实力,在为他们博得尊敬和仰视的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铺上坦途。

近两年,去长岛买房的中国富豪以每年2%—4%的速度增加。不过,这些价值动辄数百万美元的豪宅却很少有人居住,买家往往每年只去住上两三次,更多时候豪宅内空空如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位买主一语道破天机:“谈生意的时候,你告诉对方你住的是400万美元的豪宅,生意就好谈多了。”

出身满清皇族正黄旗后裔的香港富豪陈丽华,投资近两亿元建立起中国第一家私人紫檀博物馆,将自己收藏的3000件紫檀器物放在其中。据说,仅仅其中的910件紫檀器物,就价值两亿美元,而她还有近2000件藏品未公开展出。

东江企业老板黎永星带着自己珍藏的十多辆豪华老爷车在车展上亮相,引起一片骚动。黎永星拥有40多辆名车,其中包括一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戴安娜的专用车劳斯莱斯加长型,一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礼宾专用车1989年版凯迪拉克12米加长型,还有1998年退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使用的红旗专用车。

黎永星收藏高档轿车的爱好,也是通过试图与香港富豪比肩而一举成名,据说过程是这样的:黎永星带着一辆1909年加拿大产古董福特参加香港古董老爷车展览,被时任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试坐,此举获得香港同样喜欢收藏古董车的富豪们刮目相看。此后,黎永星无论在与香港的饮食业同行交流,还是去香港收购当地的酒楼,均能相当顺利。

和黎永星一起经营集团的黎家大哥则正在抓紧时间筹备他的私人战斗机珍藏秀,可能是不想输给弟弟,黎家大哥已经一口气买下了20架旧战斗机。

隐形富豪 揭秘明星

男明星敢冒险四处出击

林志颖多元投资样样掂

林志颖过去有“小旋风”的称号,不过现在很多人可是改口叫他林董事长了。虽然容貌依旧保持得很年轻,但林志颖确确实实已是一个大富豪,身家保守估计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

17岁就出道,林志颖可以说是理财有道,投资相当多元。林志颖在17年前,就已经注册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分店一度开到七家,仅月营业额就一度达到200万元。随后,林志颖入主赛车业,成为台湾地区身价最高的赛车手,每年进账超过1000万元。23岁时,林志颖用在股市中挣到的钱买了一辆法拉利跑车。

2003年,林志颖又开始通过网上卖东西。起初是参加拍卖,把自己用过的赛车T恤、帽子放到网上去卖。现在已有一个叫“JR店”的个人专属品牌区,每月营业额达200多万元。

此外,林志颖还涉足IT业,他目前拥有两家相关公司,分别从事软件和监控系统销售,主要是为台湾银行开发制作软件系统。加上吉米工作室、自有品牌服饰、餐厅以及在世界各地的房产投资,他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亿万富豪。

周润发“大地主”身家逾10亿

大家都知道周润发片酬高身家丰厚,但估计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身家居然高到这种程度———逾10亿港元。

发哥的富贵,是靠“发嫂”陈荟莲的高超的理财能力。在发嫂的规划下,周润发在香港持有7项物业和地皮,市值近8亿港元。再加上海外物业、股票和储蓄,周润发的身家保守估计逾10亿港元。发嫂一向生活简朴,可说“有入无出”,但在投资方面却是相当大手笔,自上世纪80年代起,她便不断投资地产,早年投资地皮,斩获不少。

受发嫂影响,周润发近年开始研究楼市,购入了价值3亿港元的贝沙湾独立豪宅。除此之外,周润发最有价值的是香港九龙塘那块地皮———他在1990年以1400多万港元购入,现已升值至超过2亿港元。而他在相思湾和清水湾道持有住宅用地,都可改建成多幢独立豪宅。

任达华仅纽约房产多达二十几处

从1980年在香港首次买下人生第一处房产的任达华,至今已有着25年的置业经验。从小生活艰苦的任达华,非常重视家的感觉,所以在成功的一开始,他就把置业作为唯一投资。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置的第一处屋是套小公寓,也是初涉演艺圈的任达华掘的第一桶金辛苦换来的。

如今,任达华在世界各地已购置了几十处房产,几乎都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如纽约的曼哈顿58街、巴黎的二区、香港的中环、上海的南京路、北京崇文门的新世界,他买房的秘诀很简单:永远要选择市中心的位置。二十几年来,随着任达华在影视界的蒸蒸日上和拼杀沉浮,任达华在世界各地的房产数量也呈直线上升地增长,单在纽约所置的房产加起来就有二十几处。

古天乐一年吸金过亿港元

2010年,古天乐被媒体踢爆已经是娱乐圈“隐形富豪”,一年吸金过亿港元,他亲口证实,将购入价值1.2亿港元的贝沙湾独立别墅供一家人自住。目前,古仔一共有多少家产没有人知道,但成功关键在于他很早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希望给家人一个安乐窝。”随着演艺事业的红火,古天乐一路走来的确赚了不少钱:2002年一掷2800万港元买入京士柏山独立别墅,三年后卖出赚1900万港元然后楼换楼,买入同一屋苑面积更大的另一个单位自住。

赵文瑄一口气买下一层楼

赵文瑄拥有多少房产?单在北京朝阳区某楼盘中,他就一口气把一层楼的6个单位都买了下来。细数两岸房产,赵文瑄在台北、淡水、北京、天津、宁波和老家莱阳都有房子,他大有本钱当“包租公”。而且,赵文瑄买房子不爱贷款,多采取一次付清的方式。他云游四方,喜欢搜集一些老东西,他笑说:“我的东西多,各地置产才可以存放这些东西。”

女明星求稳买楼为上

郑秀文“宅女”实是“女楼神”

2008年金融海啸,娱乐圈不少人被拖累身家缩水,在楼市的动作也小了很多,但郑秀文逆市出击,分别于当年11月香港楼市“触底”期入市,以合共2780万港元买入两个单位,几个月后,她持有的两个物业已升值逾3成,账面劲赚过千万港元。其实出道21年的郑秀文,从1990年买入南湾花园开始,多年来有记录的物业交易才4次,但没有一次亏过,手上物业总值逾亿港元,被封为“娱乐圈女楼神”。

张柏芝卖大屋赚钱买小屋自住

张柏芝一向会花钱,但是没人想到她也很会赚钱,比如她购入没多久的豪宅———康乐园就几乎翻了一倍。实际上,张柏芝更精明的地方是,出售大屋赚钱,买进小屋自住。她在2001年前已开始物色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楼盘,足迹遍布九龙和新界,单是康乐园,她就看过十多套房子。

不过在下定决心购买了康乐园以后,香港楼市就开始出现低迷。楼市行情好转以后,解套的她立马抛售大房,赚了200多万港元。但她的精明之处还不仅在于此,卖出大屋前的两个月,她还在同一楼盘买了一间小屋自住———不仅规避了投资风险,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那套小屋的市值也飙升了200多万港元。

容祖儿持有过亿元物业

入行十载,容祖儿最爱买豪宅,手头持有过亿元物业,是歌坛富婆。她除了最近购入杨受成的新盘“维壹”外,早前还买入一个市值1900万港元的铺位。虽然楼龄接近50年,收租回报不高,但她表示将专心等待财团来收购。据悉,“大忙人”容祖儿投资的幕后军师是她的妈妈余金凤。

隐形富豪 相关评论

马红漫:中国隐形富豪之多耐人寻味

《2009胡润财富报告》于2009年4月15日发布,报告称,全国有82.5万位千万富豪和5.1万位亿万富豪,每1万人中有6人是千万富豪。北京市富裕人士最多,分别有14.3万位千万富豪和8800位亿万富豪。广东排名第二,上海排名第三。这份《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层级状况,尽管报告甫一发布就有人质疑“每1万人中有6人是千万富豪”的结论是否准确。毕竟在绝大多数公众眼中,千万富翁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这位年轻的英国人给出的庞大富豪数量似乎与公众的直觉不符。对此,胡润自己的解释是,在综合考虑了微观与宏观因素后,该数据囊括了所谓的“隐形富豪”,由此才会使得数据之高超乎想象很多。

那么,首要的问题是,如此庞大规模的千万富豪为何偏偏能“大隐隐于市”呢?其实,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想完全隐藏个的财富规模难度极大。就以海外市场为例,针对富豪的统计已经颇为成熟,包括知名的财经杂志以及调查机构都会定时发布相关数据。这些数据间虽有所出入,但大体规模与结构却大同小异。究其原因就在于,各个机构的主要数据基本相同,即通过公开的工商企业登记报告、企业纳税规模与个人纳税申报、上市企业采购销售利润股权状况、奢侈品买卖、收藏市场价格变动等等,来测算相关财富数据。

由此观之,虽然国内的相关数据公开程度仍存在不足,但“隐形富豪”数量之多却与公众直观感受差别极大,这才是我们要深思的关键所在。事实上,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市场经济的架构其实只是一个工具。对于个体财富积累而言,这个工具的作用就在于让努力付出者得到最合理的市场回报。换言之,海外富豪和成功人士都是依靠自身努力来成就事业,这一点从美国富豪比尔盖茨到总统奥巴马都不例外。正因为财富积累源于个人艰辛的努力与付出,而每个公民都拥有平等的创富机会。既然如此,全面公开个人财富信息又有何妨,自然也就没有了隐形富豪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全社会发展而言,这样的透明信息是榜样、是激励,能够鼓励一代代年轻人积极上进,最终让社会总量财富积累扩大。

而反观胡润榜,不仅富豪信息要靠调查者去猜测,最终公布的富豪构成更是疑问重重。《报告》称,中国的千万富豪主要包括四类人群,即商人、高收入人士、炒房者和职业股民。实际上,这样的结构划分极为不合理,它的最大问题就是在于“商人和高收入人士”表明了富豪的财富来源,但是所谓的“炒房者和股民”却模糊了财富来源,其中的奥妙值得玩味。其一,炒房和炒股只是投资渠道,而千万富豪们巨额投资本金来自哪里,也就是说他们最初的财富积累途径是什么,这一点被“炒房者和股民”说法所掩盖;其二,以中国投机市场的暴涨暴跌状况看,“十个投资者亏七个、平两个、赚一个”已经成为铁律,而那些依靠炒楼和炒股成就千万财富者,却为何能够历经惨烈的金融危机而不倒,其间又有什么秘诀呢?显然,较之于海外市场的富豪信息透明,这样的千万富豪榜只会让人们更加迷惑。

一个匪夷所思的千万富豪榜,暴露出深刻的社会问题。无须讳言,当下的中国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仇富心理”,这样的心态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反观仇富心态的根源,假如每个富豪的财富都能够一笔笔地说得清楚明白、每个公民只要勤奋努力就能拥有成为千万富翁的平等机会,那么,“隐形富豪”自当大白于天下,所谓的“仇富心理”自然也就会随之而消亡。

隐形富豪 税收征管

加强高收入者税收征管

国税总局摸底“隐形富豪” 建重点纳税人档案

如何对“隐形高收入者”实施监控和加强征管,是最大的难题 国税总局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管理,对高收入者的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五类主要所得来源加强个税征管。

2010年6月9日,国税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调查摸底,并与税务机关的全员全额明细申报数据和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数据对比分析,总局掌握了高收入者分布和所得来源的有关情况。

从2010年3月开始,税务系统对于个人所得税管理系统的推广力度开始加大,并加强了对高收入行业人群的信息采集摸底工作。 不过,如何对“隐形高收入者”实施监控和加强征管,是最大的难题。 目前,税务机关主要是通过企业代报来对个税征缴实施间接监管。

专家献策

刘桓:可“化税为薪”调节收入

个税的作用更侧重的是调节收入差距,但我国现行税制作用并不明显。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工人的收入差距最高才十多倍,而现在几乎达到上千倍。要真正起到调节作用,还需要从整体税制上来解决。

目前,我国个税税制已违反一般规律,容易监控的工资薪金低,税赋高、占比大。而资本所得收入高,税赋低、监管难。因此,现在“化税为薪”成为学界开始重视的一个课题,即政府对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以促进实现员工工资的正常增长。高收入者征税只是一方面,还要将他们的钱转移到低收入者身上,这就要从总体上对税制进行改革。

林江:减少高收入者避税动力

高收入者难监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对这部分人群制定的个税税率太高。现在个税实行的九级累进税率,最高一级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万元的部分需交45%的个税,所以就造成了富人难监控,穷人多抱怨的现状。改革税制是势在必行的,而短期可操作性较强可以拉大税距,即降低最高税率,再适当提高最低税率,减少高收入者避税的动力。

推荐词语

©2019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9034508号-2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