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不齿于人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不被人所鄙视或轻视,具有极其恶劣、可耻的行为或品德。
详细解释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或品德非常卑劣,令人感到厌恶和愤怒。它强调了这种行为或品德是超出了一般人所能容忍和接受的范围。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和谴责某人的道德败坏或行为不端,表达对其的愤慨和不满。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背离道德准则、违背常理、伤害他人利益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传说。相传,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贵族,他的行为非常卑劣,不但贪图私利,而且对他人毫不尊重。他的行为引起了众人的愤怒和不满,人们开始用“不齿于人”来形容他。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不”、“齿”、“于”和“人”。
例句
1. 他的做法实在是太可恶了,简直不齿于人。2. 这种无耻的行为让人感到非常恶心,真是不齿于人。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这个成语与“不齿”这个词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如此卑劣,以至于被人们所鄙视和轻视。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道德伦理相关的成语,如“品行不端”、“行为不检”等,以加深对道德准则的理解和尊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欺负弱小同学的学生真是不齿于人。2. 初中生:他竟然偷了同学的钱包,这种行为真是不齿于人。3. 高中生:这些贪官污吏的腐败行为让人觉得非常恶心,简直不齿于人。4. 大学生:那个剽窃他人作品的人真是没有道德底线,不齿于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