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规警

拼音:guī jǐng

注音:ㄍㄨㄟ ㄐㄧ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规儆 ”。规劝警戒。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七:“ 杜陵 《冬狩行》曰:‘草间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 咸阳宫 。’规警将帅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次作《諭民诗》五十絶,不事风雅,皆流俗易晓之语,俾之讽咏,以申规警。” 宋 吴聿 《观林诗话》:“虽无规儆之风,亦无佞諛之辞,独敍叨冒愧惭而已。”

基本含义
警戒、警惕
详细解释
规警是由“规”和“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警戒、警惕的意思。规指规矩、法度,警指警戒、警惕。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行动、言语或思想上保持谨慎和警觉的态度。
使用场景
规警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处理事物时应该保持警惕,不掉以轻心。可以用于提醒他人警惕风险、注意安全,也可以用于自我警醒,提醒自己在做事时要小心谨慎。
故事起源
关于规警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源远流长,与中国古代的法律和道德观念有关。在古代社会,人们常常需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道德准则,以保持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因此规警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成语结构
规警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名词“规”和“警”组成。其中,“规”是名词,表示规矩、法度;“警”是动词,表示警戒、警惕。
例句
1. 在旅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规警,注意自己的财物安全。2. 老师提醒学生们要规警自己的言行,不要说伤害他人的话。3.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要规警谨慎,不要掉以轻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成语“规警”。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座高高的规矩上,严防歪斜,同时注意四周的警戒,保持警惕的状态。
延伸学习
想要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规警”这个成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历史书籍或者参加相关的讨论活动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规警自己的行为,不要随便乱扔垃圾。2. 初中生:考试前要规警自己的学习态度,做好充分的准备。3. 高中生:在选择朋友时,要规警自己的判断力,不要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4.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规警自己的风险意识,不要盲目冒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