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素裳

拼音:sù cháng

注音:ㄙㄨˋ ㄙㄨˋ ㄙ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1).白色下衣。古代凶丧之服。亦用于礼服。《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 孔颖达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后汉书·舆服志下》:“行大射礼於辟雍,公卿诸侯大夫行礼者,冠委貌,衣玄端素裳。”
(2).泛指一般的白衣。 三国 魏明帝 《短歌行》:“厥貌淑美,玄衣素裳。” 清 俞蛟 《梦厂杂著·齐东妄言上·胡承业》:“移灯就视,弱态含娇,倦眸未启,即 黄 家素裳侍妾也。”

基本含义
指身穿素色的衣裳,比喻品行纯朴、不加修饰。
详细解释
素裳一词源自于古代,素指的是白色或未染色的衣物,裳指的是长袍。素裳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衣装朴素,没有过多的装饰和繁琐,反映出这个人的品行纯朴,不虚伪。
使用场景
素裳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纯朴,不做作,不虚伪。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真诚和朴实,也可以用于批评一个人虚伪、矫揉造作。
故事起源
素裳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两个朝廷的官员,一个人穿着华丽的衣服,而另一个人则穿着朴素的衣裳。两人都去见到庄子,华丽的官员自诩自己的衣服高贵,而朴素的官员则表示自己的衣服是真实的,没有虚伪。庄子听后赞扬了朴素的官员,认为素裳才是真实的象征。
成语结构
素裳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素”和“裳”。
例句
1. 他一身素裳,举止朴实,给人一种真诚的感觉。2. 虽然他穿着华丽的衣服,但内心却是素裳,没有一丝虚伪。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素裳”这个成语的意思来记忆。素可以联想到白色或未染色的衣物,裳可以联想到长袍。将这两个词联想在一起,表示一个人的衣装朴素,没有过多的装饰和繁琐,反映出这个人的品行纯朴,不虚伪。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更多的成语和故事来扩大词汇量和学习成语的用法。同时,可以阅读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加深对素裳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穿着素裳的衣服,看起来很朴实。2. 初中生:尽管她穿着华丽的衣服,但她的内心是素裳的,很真实。3. 高中生:他一直坚持着素裳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响。4. 大学生: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保持一颗素裳的心是很重要的。5. 成年人:他的品行纯朴,素裳不加修饰。
推荐词语